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时政新闻
分享

白色恐怖下,这里28年红旗不倒

从“五个一”红色故事回望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

本报记者刘菁、李亚彪、朱青、白斌

又到六月,巍巍大别,漫山浸翠,一派生机。

1930年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在白色恐怖下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曾指出,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新四军能够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鄂豫皖苏区中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91年后,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大别山腹地,重访这个红色地标的山山水水,追寻“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逻辑……

一本旧书,关键词是:启蒙

“到底怎么办呢?走什么路?向何处去?……我当时胡思乱想的结果,得着了一条路,决定向着这一条路上走。”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静静地展陈着一本名为《少年飘泊者》的书。这是现代著名诗人、小说家蒋光慈撰写,1926年出版的一部书信体小说,被郭沫若称为“革命时代的前矛”。小说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惨死于地主之手后流浪异乡,经历了各种坎坷遭遇仍不懈地追求幸福、反抗压迫,最终成长为一名革命者的故事。

蒋光慈的出生地,就是今天大别山区金寨县白塔畈镇光慈村。在面积不大、清新简朴的蒋光慈纪念展厅,记者见到了展厅管理员彭忠良。

“《少年飘泊者》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当时的中国,一本书再版3次就可称作火爆了,而这部小说6年内重印了18次。”彭忠良说,“它激励了当时一批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展厅内的资料显示,习仲勋、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回忆,他们都受到《少年飘泊者》影响而投身革命。

“万恶的社会给我的痛苦愈多……更把我的反抗性愈养成得坚硬了……我到现在还是一个飘泊的少年,一个至死不屈服于黑暗的少年……”读者打开《少年飘泊者》,能感受到当时的中国苦难深重,人民在黑暗深渊中挣扎。

党史研究人员认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尤其需要反映工人农民生活、反映革命群众英勇斗争的作品,以教育鼓舞推动革命者投入新的斗争。从内容来看,《少年飘泊者》展现了从“五四运动”到“二七惨案”以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适应了革命斗争形势的要求,受到了广泛欢迎。

如今的光慈村,村容村貌整洁,村民生活幸福,小学、医疗卫生室、农民文化乐园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广场上立着一块“美好家园光慈村”的展板,上面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着今天的光慈村:一条条村组坦途承载着小康梦想、一块块沃野田畴散发着泥土芬芳……好一幅美好乡村的风情画卷、好一部诗意田园的华彩交响。

“村里主要种叶、板栗、大棚蔬菜,去年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光慈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华说,“全村3000多人几乎都看过这部小说,即使今天,书中那位少年的故事也在影响着我们。”

90多年前,这部革命启蒙文学作品让鄂豫皖苏区红旗持续飘扬有了强大的红色文化基因。当时,许多读者给蒋光慈写信,称这部小说为“指路明灯”。

书籍若是灯塔,《少年飘泊者》就是“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如今畅销书常有书评,但这本小说的书评不是文字,而是一颗颗播下的革命火种,是一代代中国青年远征的身体力行。

一面长墙,关键词是:牺牲

许多人记得小学课本中学过的一篇课文——王愿坚的《草地夜行》。这篇记录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红军和一位小战士故事的课文,成为一代人的红色记忆。

文中,老红军问小战士“老家在哪儿?”小战士回答“金寨斑竹园”,老红军听后很激动:“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

这里说的金寨大暴动,指的是1929年5月6日的立夏节起义。起义好似一声红色惊雷,宣告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边区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

“立夏节起义同黄麻起义、六霍起义一起,被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区爆发的三大革命武装起义,推动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先后有12支红军主力部队在金寨组建。”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远说。

立夏节起义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与另两次起义诞生的红31师和红33师在1930年春合编为红一军。1931年,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红四军后来又与在金寨组建的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都是参加长征的红军主力队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90多年前,不足23万人口的金寨先后有10万人参加革命,绝大多数血洒疆场、英勇牺牲。“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是当时金寨人支援革命的真实写照。“金寨几乎家家都有祖辈或父辈参加革命,包括我家。”80后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副馆长杨晓璐说。

在斑竹园镇长岭关村,50多岁的罗先平经营着中药材基地,带动了村里的中药材产业。罗先平的爷爷那一辈兄弟6人一起参加革命,除1人负伤回到家乡,包括爷爷在内的其余5人全部牺牲。

“直到解放后,我们罗家陆续收到5张烈士证,才知道5兄弟都牺牲了。”罗先平说,“每年清明,我都会到爷爷墓前说说村里的变化。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好日子。”

斑竹园镇的金寨县立夏节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安葬着2000多名革命烈士,其中包括立夏节起义领导者之一、红32师首任师长周维炯。记者登上山顶,看到烈士纪念碑碑身上方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立夏节起义的烈士们永垂不朽”13个大字,俯身细看一座座墓碑碑文,许多烈士牺牲时年龄不到20岁,最小的只有13岁。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长长的烈士墙上,镌刻着一万多名烈士的名字。“这一万多人是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更多人是无名烈士。很多人由于参加革命时年龄尚小,没有后代申请追烈,牺牲在哪都不知道。”胡遵远说。

胡遵远说,主力红军长征后,留下来的红军队伍坚守在大别山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在这里重新建立革命根据地,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为有牺牲多壮志。像金寨一样,大别山间的一代代革命先驱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成就了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奇迹。

一座石碑,关键词是:民心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展厅的一个玻璃罩内,静静地立着一块高约一米的石碑,上面刻有18个字:“赤城五区三乡第三村”“红军公田”“共计田五斗”。

“这块红军公田碑是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是国家一级历史文物,也是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镇馆之宝。”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长倪军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它见证了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开展土地改革的光辉历史。”

据史料记载,当年,大别山区鄂豫皖苏维埃政权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建立,实施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苏区还颁布土地法令,规定红军、游击队员、不能生产的苏维埃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应分得田地。按照苏维埃政府规定,红军公田被用于红军家属口粮、红军军粮。如果家中没有劳力或家属无力耕种时,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代种。

吃水不忘挖井人,金寨县各地群众十分拥护设立红军公田。上世纪30年初,金家寨、吴家店、斑竹园等地分配土地时,都把好田划为红军公田,立上石碑或木牌注明,既提醒大家爱护公田的庄稼,又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红军的恩情。

斑竹园镇桥口村外有一座高架桥,沪蓉高速从桥上穿过,桥下农田中,就是公田碑被发现的地方。“这块地就是当年的红军公田,这里曾是立夏节起义指挥地之一。当年红军从村里撤离后,为防止国民党军队发现,百姓就把碑埋在地里。”斑竹园镇党委宣传委员吴芳兵说。

当地干部和党史研究者说,公田碑折射了民心向背的历史逻辑。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崇旺说,“依靠群众、团结奋斗”是大别山精神的精髓要义,大别山区的党和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群众支持革命,军民团结奋斗,才筑起了打不破、摧不垮的铜墙铁壁。

“来自贫困农民中的红军战士也能分到土地,进一步激发了保卫革命成果的热情,百姓参加红军更积极踊跃。”胡遵远说。

公田碑是鄂豫皖苏区“军爱民、民拥军”历史的缩影。正因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别山区革命火种才在此后残酷的斗争中越烧越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就因为这里的群众基础好,最终取得战略上的成功。”胡遵远说。

一所学校,关键词是:赤诚

大别山金刚台山脚下的汤家汇镇,在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几度成为当时的皖西和豫东南革命斗争中心。直到今天,小镇上依然保存着邮政局等许多革命遗迹,不少遗迹标牌或文保碑上常能看到“赤城县”字样。

在汤家汇镇瓦屋基村,有一处古朴的院子,这是全国保留至今最完整的两所列宁小学之一。相邻不远,是不断传出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列宁小学新校区。

“小朋友,来读书,来革命,读书革命,都很要紧。”走进这所列宁小学,就能看到建校时质朴可爱的宣传海报、当年苏区孩子们坐在一起读书的旧照。

立夏节起义胜利后,鄂豫皖苏区为了让当地群众识字受教育,创办了上千所列宁小学。这所学校便是当时的苏区六区一乡列宁小学,上学读书免费。就这样,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前就办起了针对贫困群众的义务教育。

“只要愿意识字的,都可以来上学。”81岁的周世坤回忆说,他是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之一,还担任过多年的校长。“当时最小的学生6岁,最大的60多岁。”

很多老人都能回忆起在这里读书时的场景:老师是苏区干部或红军战士;课程有国语、算数、习字、常识、音乐、体操等;教材都是教师自编的;学校还自制木马、单双杠、秋千等体育设施;学生还参与学校管理……

据周世坤介绍,当时的列宁小学校舍和教具很简陋:没有课桌椅,就从豪绅地主家没收,或师生一起动手自制;没有操场,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平地;没有笔,就用棍棒在地上写字……

丰富的学习生活之外,列宁小学的学生还承担起“红区小卫士”的职责。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孩子亲身经历的苦难,让他们在红色教育中激发出了强大的革命热情。他们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年纪小的学生参加童子团,年纪大的学生参加少先队……

曾在此任教的邓忠仁、周纯麟,以及读过书的陈明义、程明,都是从这所列宁小学走出的将军。“列宁小学从诞生那天起就是革命的摇篮,长征后,列宁小学有200多人参加了红军。”76岁的村民周其锋说。

1961年,这所列宁小学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个依然保留着青砖灰瓦的质朴院落,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着孩子们缅怀先烈、奋发读书。新校舍里,学生们在配有空调、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使用平板电脑上课。现任列宁小学校长张辉说,汤家汇镇许多人家五代人都曾在这里读书,校史便是这里的红色历史。

革命先辈创办教育的历史从未被遗忘。列宁小学的孩子们都知道,自己生长的地方曾叫“赤城”,他们也从小就明白,对国家和人民“赤诚”的含义。

一首民歌,关键词是:美好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90年多前,喜爱民歌的共产党员、小学教师罗银青用曲调欢快的大别山民歌《八段锦》,填词创作了这首《八月桂花遍地开》歌曲,描绘了乡亲们欢庆苏维埃政权诞生的热烈场面,表达了工农群众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

这首歌曲调优美、词句好记,深受人民群众和红军战士的喜爱。1932年,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西去川陕,这首歌又被带到川陕,此后流传到全国各地,歌词也随之不断修改、翻新,穿越90多年时光,是家喻户晓,传唱不息。

罗银青1894年出生在斑竹园镇沙堰村的农民家庭。1927年春,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回乡之后,罗银青参加农运工作,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一面办学教书,一面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

步入斑竹园镇金山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见到了罗银青的孙子罗延志。74岁的罗延志老人衣着洁净,坐在简朴的小院中,向记者讲述着爷爷的故事。

“那个时代,爷爷是少有的‘文化人’,喜欢写诗、写歌,会编会唱。”罗延志回忆,爷爷受组织上指派,选择当地的民歌曲调,写出了《八月桂花遍地开》。

当罗银青将定稿交给当时的商城县委时,县委决定把歌词油印散发,教大家传唱。由于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心声,“八月桂花”迅速“开遍”苏区。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金寨红军史》是这样描述《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桂花为什么这样香?因为……她是中国革命石与火、血与泪、爱与恨的印记,她的那金黄色透着馨香的花瓣,蕴含的是革命先烈们不朽的精神和灵魂。”

罗延志说,受爷爷那辈人影响,家中后辈的名字都蕴含承袭革命之志、把大别山精神发扬光大之意。作为党员,老人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走上村头路边,参加疫情防控值班工作。

1952年,罗银青长眠于故土沙堰村。在他的故居屋后,一棵树龄近百年的桂花树生机盎然。墓前,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者向他描述“新世界”的光辉灿烂、新生活的无限美好,告诉他今天的人们依然会唱这首歌,并会一直唱下去……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时政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外交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大势不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