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时政新闻
分享

东南网3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文锦 朱子微 苏依婕 林侃/文 肖春道/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同根同源,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在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福建既有天然优势,也担负重要使命。近年来,福建勇当“探路者”,全力书写“通、惠、情”三篇文章,着力打造往来便捷、合作紧密,政策开放、服务贴心,情感融洽、心灵契合的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如何深化闽台交流合作,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纷纷建言献策。

刘爱英:互惠双赢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

两岸一家亲 同心创未来

刘爱英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释放出我们愿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的强烈信号。”全国人大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街道红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爱英说,经贸是两岸融合的重要领域,也是她重点关注的方向。

平潭综合实验区“因台而设、因台而特”,在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2014年开市,具有限额免税购物等优惠政策优势,是两岸经贸往来的主通道之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通车后,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不仅吸引本岛市民光顾,还成为越来越多旅游团来岚观光、购物的‘打卡地’。”但刘爱英在之前调研中发现,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经营模式较为传统,商品品类比较单一,还需进一步拓展。

“在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探索新经营模式,将对推动两岸经贸往来,探索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刘爱英说,平潭在跨境电商物流方面已有良好基础,2022年平潭对台海运跨境电商业务量居大陆第一。

为此,刘爱英建议,一方面支持免税市场开展线上销售监管创新试点,支持来岚游客通过“台品购”提前下单、到岚提货,允许游客购物离岚后利用剩余免税额度线上下单、邮寄送达。鼓励在全岛交通枢纽、商业区设点经营,扩大游客的触达率。另一方面,丰富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品类,先行扩大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台湾原产地商品免税清单,推动更多优质商品进入交易市场。

作为大陆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刘爱英还建议,充分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气候优势、交通优势,打响平潭国际旅游岛品牌,引导更多大型、有影响力的活动落地平潭,提升平潭对台对外窗口的知名度,持续丰富和深化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两岸融合功能,不断拉近两岸距离。

陈东海: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

两岸一家亲 同心创未来

陈东海

说到龙岩漳平永福镇,许多人都会提起连绵成片的樱花。但来自永福镇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东海,提到最多的却是位于此地的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

“我们永福被誉为‘大陆阿里山’,是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核心区,许多台商台农在此工作生活。”据陈东海介绍,永福镇凭借良好的自然和生态条件,自1996年起陆续有台商来此开办高山茶企业。园区的茶园面积从1997年的350亩扩大到如今的5万余亩,全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

两岸茶人一起种茶、做茶、卖茶,同生活、共发展。近年来,更是有20多名“台二代”“台三代”前来接棒创业。目前,园区已入驻台企82家、台农600多人。

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陈东海格外关注两岸融合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这坚定了我们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信心。”陈东海说。

如何更好发挥优势,助力两岸农业融合再上新台阶?陈东海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支持福建设立海峡两岸农业良种研发和繁育中心,通过种业中心建设,加强与台湾种业的合作交流,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建议支持在福建设立“两岸标准共通研究中心”,组织两岸智库专家、从业人员开展两岸农业标准化研究及标准研制工作,总结“台式乌龙茶”标准共通共用经验,拓展更多领域的两岸标准共通。

曾旭晴: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教育融合发展

两岸一家亲 同心创未来

曾旭晴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对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和心灵契合、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副会长、泉州市晋光小学校长曾旭晴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台胞,曾旭晴长期关注两岸青少年教育交流发展,曾多次参加、观摩闽台教师同课异构和教学研讨活动,时常与台湾的教育同仁交流互动。

“两岸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在曾旭晴看来,弘扬中华文化,是推动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唤醒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年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认同。

为此,曾旭晴建议,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常态化、制度化,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完善两岸教育交流机制,推动两岸学校联盟共建,在弘扬中华文化、教学联研上充分交流合作,让更多岛内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进一步开拓和创新交流模式,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促进两岸同胞情感交流。

曾旭晴认为,闽台文化一脉相承。福建更应充分运用好闽台文化交流的独特优势,推动南音等闽台非遗文化进校园,让两岸青年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共识。

“扩大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教育融合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需要两岸教育、文化工作者持续共同努力。”曾旭晴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两岸教育融合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两岸学者共同编写中华传统文化读物,并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加大入岛宣传力度,推动两岸同胞在共鸣中唤醒文化记忆、强化情感联结、促进心灵契合,为实现祖国统一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陈椿:以医者仁心拉近两岸距离

两岸一家亲 同心创未来

陈椿

陈椿有两个身份——台籍全国政协委员、医生,这就不难理解他对两岸医疗人员交流的长期关注。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到很多在闽工作、生活的台湾医生,并和他们交朋友,陈柏叡就是其中之一。”5日,住闽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这位年轻的同行和挚友。

陈柏叡来自台湾苗栗县,北大毕业之后来榕从医。“得益于福州的对台优惠就业政策,柏叡研究生毕业后幸运地成为第一个进入福州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台湾籍医生,他和同院医生享有同样待遇,获得了很大发展空间。”

这几年,陈椿看着陈柏叡成长——成为副主任医师、科研主力,取得同济大学博士学位,代表医院参加世界级皮肤病学会议,获得福建青年五四奖章……如今,柏叡也从惠台政策的受益者成长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摆渡人”。他与20多位在闽台湾医师共同成立“医疗服务委员会”,帮助台胞解决在大陆看病就医问题。

在陈椿看来,近年来,福建不断调整完善卫生健康领域闽台融合政策,包括落实同等待遇,在沿海地区开展台湾医师医疗保险、台湾名医收费标准试点,推动设立多种合作模式的台湾名医工作室、闽台专家工作站等,都让台湾医生在闽有了归属感、幸福感和责任感。

陈椿认为,当前,台资医院在大陆发展很快,大陆医学院系涌现台生报名潮,加之岛内医师竞争工作压力大、大陆的中医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等因素,很有必要加快两岸医疗人员的交往交流。

他建议,在承认台湾本岛的医师执业证书的基础上,推进台湾本岛护士、药师等医疗职业资格通过认证,助力两岸医疗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加大两岸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药企业间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和中药研发等重点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力度;进一步落实同等待遇,放开台籍医学生实习医院的限定,便于他们考取医师执照,更好地融入到祖国大陆的社会生活中。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时政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