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马云曾经说过,未来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石油,而是数据,谁拥有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享数据的能力,就能抓住未来。不过,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收集用户数据可谓轻而易举,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并没有一心一意想着怎么为用户提供更出色的服务,反倒是利用自身平台的便利性,在获取到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后,对用户实现精准画像,并推送不同的服务,甚至还会进行“杀熟”。

前段时间据央视报道,河北有位张先生就在订酒店的时候,被平台“杀熟”了。据张先生介绍,他和妻子在携程上订了同一个酒店,却显示出不同的房间价格。为此,张先生还特意找来了三部手机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价值千元的普通手机显示的房间价格是1158元;三千多元的中档手机显示的房间价格是1258元;而价值最高的苹果手机,还是携程的黄金会员,按理会享受更优惠的价格,但结果依然也是1258元。

对此,张先生表示非常气愤:“凭什么我用贵一点的手机,价格就要高一些,就要挨平台宰,大数据杀熟就挺让我生气的。”

再次实锤,携程多次被指存在大数据杀熟

对于大数据杀熟,携程官微曾公开回应过,“绝不会大数据杀熟,如怀疑产品有大数据杀熟的内容,请提供相关截图,后续有相关客服为您处理。”

面对这样敷衍的答复,大家自然不会买账,不少网友都给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如在2019年,有网友曝出过“携程机票重搜贵近1500元”,对此携程官方也专门道过歉,但仍然只是将问题的原因归为系统Bug,矢口否认大数据杀熟?

携程涉嫌大数据杀熟又添新证据 携程虽然极力否认却惨遭打脸

可以想象得到,即使这次酒店房价的事件闹大了,携程方面也不会承认自己大数据杀熟的事实,毕竟对于这种操作,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不过,即使携程死不认账,但我们在使用携程App之前必须都要给予权限授权。所以说,携程确实获取到了我们的个人数据信息,但究竟是用在了服务用户上还是用在大数据杀熟上,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有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在携程上下单时,曾发现过“价格的差异化”。比如下面这位网友就曾表示自己“刚买完的机票马上就降价好几百,还说运营商是晚上调价。”但是“同一时间刷机票两个手机根本不一样。”

携程涉嫌大数据杀熟又添新证据 携程虽然极力否认却惨遭打脸

大数据杀熟的精髓在于只杀熟人,就像下面这位已经是携程钻石会员的网友,在对比非会员的价格之后,心态也直接炸裂了。

携程涉嫌大数据杀熟又添新证据 携程虽然极力否认却惨遭打脸

“杀熟算法越发精准了”,接下来的这位网友同样找来了三款不同的手机进行测试,结果却是“同一个链接,同一个地点,三个完全不一样的价格!!!”

携程涉嫌大数据杀熟又添新证据 携程虽然极力否认却惨遭打脸

可以说,虽然携程极力否认平台存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但事实却屡次惨遭打脸,试问今后携程再次做出类似的承诺还会有人选择相信吗?

大数据杀熟已成行业顽疾,原因何在?

其实,早在这次携程被曝出涉嫌大数据杀熟之前,关于不同手机的用户在APP上消费存在差异的情况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与反感。前段时间,上海复旦大学的某位教授带领团队做了一项“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他们在多座城市进行了实测,合计打车800多次,共花费了50000元,最终得出了一份调研报告。

携程涉嫌大数据杀熟又添新证据 携程虽然极力否认却惨遭打脸

不难猜测,这份报告的结果跟携程“存在”的问题一样,某打车软件同样存在着“手机越贵打车越贵”的问题。对此,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平台获取用户信息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的同时,平台也在通过算法针对不同用户推送“杀熟套餐”。

而我们认为,“大数据杀熟”背后离不开平台的垄断地位。正因为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能对其形成有效威胁,所以平台才敢有恃无恐,毕竟这些平台知道,除了自己,消费者或者用户没有其它选择,所以才敢随意“杀熟”。在业内专家看来,“不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支付意愿存在差异,相比一视同仁、统一定价,差异化的定价行为更能提高商家利润。”所以说,一旦互联网入口出现垄断,“杀熟”现象的出现就好像水到渠成一样。

甚至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平台是商业机构,不是慈善组织。当注册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平台的‘收割期’便随之到来。”并且在他看来,“大数据杀熟”更像是一个“取旧补新”的过程,意在通过从老用户身上“薅”来的费用补贴到新用户的身上。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新用户可以享受平台的补贴,譬如“新人价”之类。这是因为,在平台进入到收割期后,不会再像补贴期那样拼命砸钱了。

所以,老用户在遭遇“杀熟”之后,其中所产生的部分差价费用很可能就成为了新用户的优惠补贴。

面对大数据杀熟,平台用户该如何抵抗?

现如今,关于大数据杀熟的争议一直没有断过。这主要是因为对平台用户而言,这种现象确实是实打实的价格欺骗行为。同时,大数据杀熟不光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并且还存在涉嫌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可能。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那样,平台会抓取你的个人数据信息,才能进行精准画像,而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涉及到越权采集用户信息的行为,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虽然大家都知道大数据杀熟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有些平台的杀熟方式跟行为极其隐蔽,导致很难被定性,基本上过“杀熟热搜榜”的公司,无一例外,无一承认。其实,在遭遇杀熟后选择维权的用户也不在少数。根据《互联网平台竞争与垄断观察报告》显示,大概有62%的用户会在遭遇杀熟后会选择维权。但是,一般维权的方式都是主动“找商家协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杀熟”手法隐蔽,取证难上加难。

为了保护广大互联网用户跟消费者的权益,我国针对“大数据杀熟”的规制也在不断细化。比如《电子商务法》规定,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提供商品、服务搜索结果的同时,要一并提供非针对性选项,明确违反规定的,由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而在去年年底出台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也清楚写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施差别待遇,应就具体情境分析是否构成差别待遇。

至于在处罚力度上,有业界专家建议,一定要确保行政处罚力度足够严厉,才能对平台产生威慑力。比如,有用户提起反垄断诉讼,一旦查处,就要对企业进行处罚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10%。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对用户及消费者实施更精细的保护。

而我们更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起便通的举报机制,不光要对涉嫌杀熟的企业跟平台进行严厉处罚,还要对举报人员进行奖励,费用直接从罚款中抽取即可,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也能让平台拥有危机感,从而有所收敛。

总结:

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就是“信息丢了,权益没了,钱也掏了,用户成了平台算法的猎物。”说到底,数据本身并没有价值倾向,算法本身也没有错,用的好,确实能够让平台的服务更加精准,进而提升用户的实际体验。但大数据杀熟显然是一个反面的案例示范,依据用户画像及消费习惯进行精准溢价,本质上其实就是犯罪。对于用户来说,钱一定要花的清清楚楚,但某些平台净在暗地里搞这些“差异化服务”,这种行为一定不能再被纵容下去!

责任编辑:端焰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科技前沿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饿了么联合和番丼饭等10家品牌为外卖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