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北京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大卫·卡德(David Card)、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吉多·伊本斯(Guido Imbens)。他们因通过实验方法在劳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在因果关系方法论方面的贡献而获奖。

此前对诺奖经济学奖的预测,已成为近期热门话题。

三大领域成为大热门

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名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该奖旨在奖励在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尽管此奖项并不属于1895年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5个奖项,但一般认为此奖项与5个奖项地位相同 。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首次颁奖。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截至2020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颁发了51次,加上今年两位,共有86人获奖。

在过去10年中,获该奖的学者来自经济学各细分领域,遍布金融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计量学、计量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公司治理以及发展经济学等。

据了解,宏观经济、卫生和劳动力市场是今年奖项揭晓前各界预测时的热门细分领域。

这些领域的学者呼声最高

每年,准确预测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名单都是一项挑战,因为有众多经济学家可供选择。

瑞典林奈大学教授弗罗莱特 (Hubert Fromlet) 在一篇预测潜在获胜者的论文中计算,目前约有250~300 名候选人,是可以被认真严肃考虑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的。

综合外媒报道显示,目前潜在的名单上,呼声最高的为现年87岁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Anne Krueger),她曾任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至2006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代理总裁,随后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其他候选人则包括专注于研究不平等和女性劳动力问题的美国经济学家戈尔丁 (Claudia Goldin),研究政府反贫困计划对儿童影响的美国经济学家柯里(Janet Currie),比利时劳工经济学家伯特兰(Marianne Bertrand)和美国微观经济学家阿西(Susan Athey)。

诺奖经济学奖常常出人意料

知乎答主“ViaX盐趣科研教育”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常常出人意料。

之所以难以预测,是因为授予的不仅是在某个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已得到广泛认可的学者,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各个子领域的“雨露均沾”。

对于奖项得主的预测,不仅仅是一项关于研究价值与影响力的评估,也是一项时间序列上的计算。

文章回顾过去20年时表示,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微观理论领域已经颁给过机制设计、市场搜寻理论、契约理论、拍卖理论以及行为经济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领域颁给过商业周期、贸易与区域研究、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在实证研究当中颁给过市场力量与监管问题、贫困与福利问题,在金融与资产研究中授予过信息不对称、时间序列方法、资产价格研究等等。可以看到奖项覆盖的子领域非常广泛,并且在较近的几年很少颁给同一个子领域的学者。

答主通过对以往诺奖经济学奖的梳理认为,尽管诺贝尔奖获得者往往收到极大关注,但通过诺奖去看经济学的发展前沿并不是一个最为可取的思路。

原因在于,诺贝尔奖主要针对过去10-20年发展迅猛的领域,一般颁发在该领域已经相对成熟的时候。如果想要追踪经济学前沿,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是关注克拉克奖。

两大奖项与诺奖关系密切

据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国际上有两大奖项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密切。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自2002年起开始颁布的“引文桂冠奖”(Citation Laureates),一直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迄今为止,已有59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

据了解,“引文桂冠奖”主要基于Web of Science的论文和引文数据,遴选出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及经济学四个领域中最具全球影响力的顶尖研究人员。而诺贝尔奖对于获奖者的理论提出时间或贡献做出时间并没有限制,因此,“引文桂冠奖”并非是对当年诺奖的预测,可能是一段长时间的预测。

除“引文桂冠奖”外,美国经济协会颁布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也是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克拉克奖还有“小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

克拉克奖于1947年设立,此前为每两年颁布一次(1953年未颁布),2009年起改为每年颁布一次,目前已有43人荣获该奖项。据了解,自诺奖颁发以来,有四成的克拉克奖获奖者在平均22年之后都会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克拉克奖对诺奖的预测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过该奖仅颁发给美国学者,并且是40岁以下的中青年经济学家。

离诺奖最近的中国经济学家

在诺奖竞猜的热门候选人中,还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的现代经济学发展时间非常短暂,还没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在经济学领域话语权很弱。

中国有没有达到诺奖级别的经济学的顶尖人物呢?

从坊间流传的名单来看,国内蒋硕杰、杨小凯、张五常和林毅夫四位经济学家被认为最有希望获奖。不过前两位已经去世,失去了获得诺奖的机会。其中,杨小凯被称作“离诺奖最近的华人”,其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已于2004年去世,享年56岁。

林毅夫本人曾回答关于诺奖的看法。他表示,清楚地知道诺奖的评选规则,所以距离还比较远。据其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审推荐名单中,欧美经济学者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经济学家被纳入的几率很小,而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新生力量的努力。

张五常则是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他与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关系深厚,曾一度因坊间流传的诺奖提名掀起“张五常热”。张五常曾表示,自己得不得诺贝尔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中国的青年很厉害,他们已经很明确,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责任编辑:林晗枝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最新科技前沿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城区7个城中村完成污水收集系统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