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北京2022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举行。

2月12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高亭宇斩获北京冬奥会男子速度滑冰500米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

此前,被网友昵称为“小栓子”的中国选手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这些奖牌背后,都有着中国科技团队为参加冬奥会冰雪项目的运动员量身打造的训练黑科技的强大助力。

揭秘!硬科技助力中国冰雪项目夺牌

高亭宇12日夺冠让国人振奋不已,他在比赛中的弯道技术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国家速度滑冰队为了锤炼弯道技术使用了一种名叫“人体高速弹射装置”的设备。该装置可辅助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弯道技术训练,实现加速过程的精准控制,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在速度滑冰运动中,出色的弯道滑行技术是制胜的关键,但却是训练中的难点。与短道速滑不同,速度滑冰的冰道周长达400米,运动员入弯速度最高可达时速几十公里,仅靠运动员自身加速并过弯会非常消耗体力。为节省运动员体力、提升训练效率,借助外力帮助运动员加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优先方案。据了解,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郝继光带领团队接下这一为速度滑冰运动员研制“冰上人体加速器”的任务,制造出“人体高速弹射装置”。

拉住牵引绳、弹射加速、松开绳子、调整姿态入弯——这是包括高亭宇在内的国家速度滑冰队队员使用“人体高速弹射装置”进行日常训练的一幕。

郝继光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视频显示,“人体高速弹射装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配有屏幕的控制台,另一部分则是由电机驱动的弹射装置,上面连接着牵引绳与握柄。运动员在使用时拉住握柄,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可以从静止状态达到指定速度,然后调节姿态、入弯一气呵成。

“虽然这一课题的原理并不复杂,但对我们而言有些‘跨界’,因为我们都不了解该怎么‘帮助’运动员加速”,郝继光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开始的设计方案参考了航天器发射,是在后方给予运动员推力,但这样的加速方式对运动员存在风险。经过反复研究,“人体高速弹射装置”改为牵引式,让主动权把握在运动员手里,有任何问题放开握柄就可以了。

“人体高速弹射装置”的首台设备于2019年4月研制成功,并于2020年初投入国家队训练。据郝继光介绍,这一装置的难点在于实现对整个加速过程的完全控制,需要对弹射弹道进行仔细设计和反复检验,例如如何设定参数能够让运动员既可以完成加速,又能留出足够的时间调整姿态。

目前,利用“人体高速弹射装置”的弯道训练已成为速度滑冰国家队日常训练项目之一。郝继光透露,除速度滑冰外,针对跳台滑雪的人体弹射装置目前也已经研制成功,未来将在训练基地安装应用。

作为一名航天科研人员,这样一次“跨界”助力国家冬季运动项目让郝继光和团队感到高兴和自豪。“航天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冬奥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将航天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应用到速度滑冰训练中,这让我们的工作获得不同的意义。”郝继光说。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科技前沿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会议召开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