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着陆,出舱,微笑,挥手……

阔别地球183天,王亚平和两位战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翟志刚、叶光富,回来了!

带着与女儿的“星星”约定归来。这一天,3位中国航天员带回来的,还有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新的种子,以及中国走向星辰大海的又一个跨越——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将转入建造阶段。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远游》中高歌畅想遨游天宇。

今天的我们,早已实现太空行走,而且,越走越远——

“过去五年,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中国航天砥砺奋进,创造出新的成就,实现了新的跨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这样说。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先哲庄周和诗仙李白的笔下,总是不乏惊人的想象。不过,中国航天人的脚下,可以诞生更大的想象。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中国实现首次月球采样返回。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中国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

2021年10月14日,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中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

“在一年的时间里,奏响了深空探测的‘三重奏’。”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为此而自豪。

如果把时间再拉长一点,中国航天会让你更加振奋。

我们的运载火箭更强更壮。以“胖五”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火箭陆续投入使用,商业火箭不断涌现,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的发射能力。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共完成207次发射任务,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率96.7%。

我们的深空探测走向更远。嫦娥四号首次着陆月背并开展巡视探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羲和号”探日已经取得一系列技术和科学实验成果。

我们的空间站建造全面提速。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等飞行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6名航天员先后进驻,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我们的卫星闪耀星空。目前,我国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通信卫星为农村及边远地区1.4亿多户家庭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遥感卫星影像累计分发超亿景,有力保障气象预报、国土规划、生态保护、海洋经济、灾害应急等需求。北斗卫星广泛用于大众出行、智慧物流、精准农业,特别是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定位导航服务。

…………

“北斗泽沐八方,嫦娥飞天揽月,天问造访火星,天和筑梦天河……这些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很不容易,真是令人万般欣慰!”曾参与许多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见证中国航天许多重要历史时刻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如此感慨。

享受揭晓宇宙秘密的快乐

“第一次更多的是新鲜和好奇,第二次更多的是期待和享受。”这是王亚平在第二次出征太空前的心情。

她期待在太空回看美丽的地球;

她期待到舱外看看美丽的太空;

她期待再次带着孩子们去放飞梦想,开启新的探索。

探索,正是航天的最大魅力。宇宙里藏着太多秘密,中国航天人享受探索太空的过程,享受揭晓秘密的快乐。

吴艳华介绍,过去5年,我国围绕宇宙起源和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等科学主题,依托空间科学卫星和月球探测、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工程,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实验研究,取得一批贡献人类的原创成果——

通过“慧眼”,我们捕捉到了黑洞爆发的瞬间。

通过“悟空”,我们发现了宇宙射线能谱精细结构。

通过“张衡一号”,我们构建了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

通过“嫦娥”,我们知道了月球背面地下结构,证实了月球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通过“天琴一号”和“太极一号”,我们正在努力探测空间引力波。

通过“羲和”,我们将揭晓更多关于太阳的秘密……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00多所高校建立了与空间科学领域相关的学科,为未来空间科学研究的人才储备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太空探索的种子已在更小的国人心里种下并发芽。

“从第一课水膜上盛开的折纸花、水球里欢腾的小气泡,到第二课的‘点水成冰’‘液桥’,一个个精彩的实验令我们印象深刻,也在我们心里种下探索太空的种子。”在看完神舟十三号的“天宫课堂”后,北京四中初一3班的学生们给“太空教师”王亚平写了一封信。

王亚平在给他们的回信中写道:“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

吴杰、李庆龙、陈全、赵传东、潘占春。

2018年,在航天员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航天员邓清明作报告时列出了这几个名字。他们是已经停航停训、再也没有飞天机会的航天员。“守望信仰,坚守寂寞,一次次落选,一次次准备,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备战,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漫长的等待”。

与他们一样,邓清明也多次入选备份乘组,每次都与飞天失之交臂。“我仍然初心不改、矢志不移,拼搏奋进在飞天路上,时刻准备接受挑选、为国出征。”朴素的心声,却有一种无声的力量。

邓清明等人的坚守,可以用三次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的话作注——“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

在走向太空的追梦路上,有着千千万万航天人在默默坚持和奉献。航天工程可谓“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一次发射任务,参与单位常常多达数百甚至上千家,涉及数十万名科研工作者。他们信奉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他们是“嫦娥团队”,是“天问团队”,是“神舟团队”,是“北斗团队”……不断突破,灿烂星河。但是,更多的则像邓清明、吴杰、李庆龙、陈全、赵传东、潘占春那样,埋头奋斗,只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梦想。

“是精神,是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涵养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连缀起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征程,引领着全体航天人砥砺奋进、一往无前。”孙家栋说。

航天“老兵”孙家栋亲历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峥嵘岁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搞航天、干事业,既要靠物质的力量,更要靠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是伟大的精神,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当我们传承与弘扬这种精神,把它转化成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航天事业就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兴旺发达。”

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激励着广大航天人阔步前行、勇敢追梦。正如诗人笔下所言——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在走进深空中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

宇宙无垠,但是,地球只有一个。

美国退役航天员托马斯有一个梦想——“来自地球的人们一同去往其他星球”。当看到3名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为地球上的孩子们授课时,一种交融着兴奋、自豪、亲切的强烈感情油然而生,他称3名中国同行为“我们的航天员”。

“尽管国与国之间存在政治分歧,但各国航天员的共同身份是地球使者,应该代表全人类共同参与太空探索活动。”托马斯说。

中国在空间站上的做法,让托马斯等国际人士感受到了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

“我们愿意把中国空间站打造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平台,和各个国家的航天员、航天科技队伍一起,不断探索浩瀚宇宙,造福人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近日在一次发布会上宣布。

不仅仅是空间站。2016年以来,中国与19个国家和地区、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46项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比如,利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欧洲空间局合作开展伽马暴偏振探测研究;建立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中国气象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121个国家和地区;向全球开放共享高分卫星16米遥感数据,为“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150多个国家提供高分数据产品和空间信息支撑……

接下来,国家航天局将陆续公布后续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以及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行星探测任务的国际合作计划,让航天探索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力量。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将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表示。

家园共有,科学无界。人类在宇宙中有着共同的身份,也必将携手创造一个共同的未来。(记者 陈海波)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科技前沿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巅峰盛典 星光璀璨!昇腾AI创新大赛202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