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在这个标志性的日子里,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透露,中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中国官方正式确认“将组建小行星防御系统”的消息迅速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提到小行星防御系统,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各种科幻电影里出现过的威武雄壮的星际拦截系统。

比如《星河战队》里拦截虫族陨石的“地球防御系统”。

中国要打造的也是这样的星际防御系统吗?

饭是一口一口吃的。就现代人类的科技水平来说,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要声明,中国提出小行星防御系统,并非是“太空军事化”。

众所周知,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对地球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当小行星质量达到一定量级后,它的撞击可能导致地球上的大规模生态灭绝。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行星防御不仅仅是某国的问题,更是需要共享全球技术、资源、情报、数据的一个全人类的系统性工程。因此,中方提出小行星防御系统,是为全球提供更多共同保卫地球的方案与思路。

其次,要建设小行星防御系统,其实第一步是搞清楚我们的对手到底是什么情况。

必须承认,目前人类对小行星的了解并不多,甚至很多都是猜测。比如小行星的具体来历、数量,它们的主要成分和结构如何等,大部分都还只是科学推断。直到近年,才首次有人类探测器降落在小行星上取样返回,算是和它们有了初步接触。

但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所有小行星的成分和结构并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根据从某颗小行星上取得的样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帮助制定更普适的小行星拦截方案,也没人说得清。

更重要的是,目前人类对小行星的探测能力也相对有限。

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统计,目前有多达2.8万颗小行星环绕地球飞行,这个数字随着人类观测能力的提升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到底多少可能会撞击地球、会不会突然出现某颗观测范围外的“漏网之鱼”突然威胁地球,这些问题都并非是杞人忧天。

更让人焦虑的是,目前美国监测近地小行星的地面观测站,还受到美国SpaceX公司“星链”卫星群的影响,使其观测结果大受干扰。NASA已经明确警告称,“星链”卫星群可能直接威胁到人类对致命小行星的探测。

因此中国明确表示加入小行星防御系统的第一步,就是完善对小行星的监测能力。

吴艳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首先要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对小行星的监测预警系统,不仅要编目,关键是分析判断哪些是重危型;要对是否有可能解除这些威胁进行技术研究和攻关。

中国航天人从来不玩虚的。早在2019年4月,国家航天局发布就发布《小行星探测任务有效载荷和搭载项目机遇公告》,确认了中国小行星探测任务要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一颗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和一颗主带彗星绕飞探测,达到探测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全面性突破,使我国小天体探测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在2020年9月的一个高端技术论坛上,一名中国航天权威专家就提出,我国应尽快建立国家级近地小行星防御协调中心,组织协调小天体监测预警、危害评估、安全防御和应急处理,牵头制定我国小天体防御体系的发展路线图。发展地基、天基一体化的小天体监测预警平台,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小行星监测数据库,发布有关信息。

在完善对小行星探测能力的同时,也要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吴艳华透露,未来中国将组织编制近地小行星防御发展规划,开发近地小天体防御仿真推演软件,并组织开展基本流程推演。

他表示,要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实施就近撞击,并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为未来人类应对小行星等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的威胁,作出中国的新贡献。

他还建议布局小天体防御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小天体防御任务关键技术验证,建立小天体防御任务地面模拟实验室,并适时启动实施我国主导的小天体主动安全防御任务。此外我国还应加强近地小行星防御基础研究。

目前国际上认为可能采用的行星防御一般是通过主动手段,其中包括核爆、动能撞击、激光烧蚀、离子束牵引、引力拖曳、质量驱动等,破坏小行星的结构或者偏转小行星的轨道。

据老司机了解,中国在如何通过撞击以偏转小行星轨迹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此前中科院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就提出应对大尺寸潜在威胁小行星的“以石击石”防御方案,为积极主动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潜在威胁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选项。

据介绍,所谓“以石击石”加强型动能撞击行星防御任务概念可突破地面发射人造撞击体的运载能力和包络限制,通过在太空中捕获百吨级质量的岩石,从而显著提升撞击体质量,最终实现小行星防御效果的数量级提升。

去年,中国研究团队还在一篇专业论文中提出,中国可以接连发射23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对直径约492米的“贝努”小行星进行接连撞击,就能达到改变其轨道的目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2018年提出的“超高速小行星迁移任务应急响应”的研究项目,需要发射75枚“德尔塔IV”重型火箭,接连撞击“贝努”小行星,推动其改变飞行轨迹。

与美国方案相比,中国的技术路线所需发射的航天器数量要少很多,成本更低,需要的准备时间更少。美国方案需要25年预警时间,中国方案则只需要10年的预警时间。

这个中国方案被称为“航天器火箭末级组合动能撞击方案”(AKI,简称“末级击石”)。通过数值仿真表明,相比于传统动能撞击方案,利用单发长征五号发射“末级击石”任务的偏转效果可等效于三发长征五号发射传统动能撞击任务的偏转效果。同时,对于十年内偏转直径140米的小行星轨道,偏转距离可由不足一倍地球半径提升至一倍地球半径以上,为十年预警时间条件下偏转直径140米级危地小行星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高效技术手段。

这是中国航天人为保卫人类家园做出的卓越贡献。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关键词: 保卫地球
最新科技前沿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