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IT科技>科技数码
分享

从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开始

从题目大家就知道我们今天要聊一个什么话题,没错,就是英特尔的七代酷睿平台,而且还要深度来说说。我知道聊到技术问题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拂袖而去,毕竟晦涩难懂的技术名词和各种枯燥的数据无法刺激到您的肾上腺激素,不过您先别着急走,因为最开始说的只是一道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数学题。

“七代酷睿平台好吗”?这是我身边朋友抛出最多的有关英特尔新平台的问题,但面对这个似乎有些无厘头的问题,起初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评判“好”有很多个维度。然而当你系统的梳理一遍该如何回答,并准备输出这个价值判断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吃到闭门羹,“别给我讲那些技术理论,听不懂,你就告诉我好不好”。

到这个时候,我想说的那些“架构”“制程”“战略”“维度”都看起来已经毫无价值,只有好与不好这个结论才是最有用的,面对这样的谈话我都会用“新的总比旧的好,七代酷睿平台是最新的”这句话来收尾,没想到这句看起来颇为无奈的话效果却出奇的好,因为这句话已经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七代酷睿既然是最新的,那肯定比之前的六、五、四、三、二、一代要好!

实际上,除了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人面对技术性问题都想要一个尽可能简单的答案,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懒的思考已经成为了大众的标签。假如您正是像我说的这类人群,其实您只要知道任何技术崇尚的都是买新不买旧,七代酷睿是最新的处理平台,必然是最好也是最值得买的就可以了,对于更深的技术细节没有必要去了解。

当然,如果您喜欢刨根问底并且想从多个维度来了解最新的七代酷睿平台,那下面的内容十分有价值,读完它们您将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的了解到英特尔的七代酷睿平台。此外,您也可直接跳到最后一页,看看哪些七代酷睿游戏产品值得选购。

重芯开始 打破“传统”的改变

习惯成自然是我十分信奉的一则至理名言,在这十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中,一些事情早已从习惯成为了自然,其中就包括英特尔对于处理芯片的更新。

英特尔针对处理芯片的更新采用的是钟摆模式(Tick-Tock),到今天已经有十来年的时间,钟摆模式一年架构更新一年制程更新的规律培养了像我这样广大媒体人的习惯,很多时候看到文章内容中制程或架构的评析就能够知道,噢,原来又过了一年了。

然而这种习惯在这两年却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实际上去年英特尔就应该切换到10nm制程,制程研发方面的困难,英特尔迅速调整了技术路线,决定将14nm制程延伸使用,采取优化迭代的方式,推出了相当于之前Haswell Reflesh地位的第七代酷睿处理器——Kaby Lake。至此,Tick-Tock节奏改变为同一代制程包含革新、优化、架构迭代三个步骤,从两步走变成了三步走。

从第七代酷睿平台开始 Tick-Tock两步走改变为革新、优化、架构迭代三步走

这就意味着Kaby Lake实际上继承了第六代Sky Lake的核心架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英特尔对14nm工艺进行改良升级、号称14nm+ ,新工艺拥有更好的晶体管性能。Kaby Lake的晶体管性能比前代产品提升了将近12%,这给它带来了更出色的能效表现。

三步走战略毫无疑问打破了延续了英特尔延续了十来年的“传统”,更新周期从过去的24个月延长到36个月,意味着性能提升的脚步不可避免变得更慢,英特尔也必须在优化工作上下更多的工夫,这将是个全新的开始。

七代酷睿平台在保持最低端的酷睿m3系列命名不变的基础上将酷睿m5/m7命名改成了酷睿i5/i7(图片来源:notebookitalia)

除了市场战略上打破传统之外,英特尔此次也在产品层面打破了传统。凭借这些年的努力,英特尔已经将酷睿ix系列打造成了认知度最广的处理器平台,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简单的区分方式——i3入门、i5中端、i7高端,而且通过iX后的第一个数字就能知晓到低属于第几代平台,非常醒目。

但作为超低电压Y系列酷睿m的命名,很难让大众第一时间清晰知晓孰强孰弱,同时2合1、超轻薄设备的起势,英特尔自然要提前布局未来,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能够让大众进行快速判断的命名,因此此次在保持最低端的酷睿m3系列命名不变的基础上将酷睿m5/m7命名改成了酷睿i5/i7,加上低电压的U系列依然延续的酷睿i3/i5/i7命名,毫无疑问英特尔已经将处理器生态体系都冠上了酷睿iX这个强大的IP。

七代酷睿都有哪些型号?

虽然市场战略从两步走升级到三步走,产品命名也进行了相应改动,但七代酷睿依然延续着英特尔的产品规律,比如桌面版本的Kabe Lake-S系列,移动版本的Kabe Lake-H系列、Kabe Lake-U系列和Kabe Lake-Y系列。

Kabe Lake-Y系列:主要用在2合1设备上

Kabe Lake-U系列:主要用在轻薄本和商务本上

其中移动版本中的H系列偏向高性能,最多为4核8线程,TDP最高为45W,主要用在高性能游戏笔记本和娱乐型笔记本上;U系列为低电压版,大都是2核心4线程,TDP为15/28W,主要用在轻薄本和商务本上;Y系列则是超低电压版,功耗最低,主要用在2合1设备上。

Kabe Lake-S系列:主要用在高性能游戏笔记本和娱乐型笔记本上

Kabe Lake-S系列:主要用在台式设备上

上述这四张图已经非常清晰的展示了英特尔七代酷睿平台S、H、Y、U系列的所有产品型号和价格,而整体的性能排序为S>H>Y>U。当然,性能和需求未必就是划等号的,如果您需要高性能设备,那只需要看S和H系列下的产品,如果需要轻薄、便携、长续航类的产品,那只有Y和U系列下的处理器才能满足需求。

在这里我想说句题外话,一直以来都有朋友问,处理器不同后缀究竟代表什么意思,而由于英特尔处理器后缀样式繁多,就不展开来一一解读了,只说说上述表中出现的这些后缀。

K后缀:拥有K后缀表示处理器不锁倍频,允许超频,而K后缀代表着同样数字型号的最高规格,比如表中i7-7700K的性能肯定是要强于i7-7700的。如何能够记住呢?其实有一个小技巧,你把K后缀延伸出Key这个单词,也就是钥匙的意思,钥匙可以开锁,自然就锁不住了!

T后缀:T后缀为节能版CPU,同样数字型号中功耗低性能也最低,按照性能排序i7-7700K>i7-7700>i7-7700T。如何能够加深印象呢?可以将T延伸出Tail这个单词,也就是尾巴的意思,尾巴自然是最末尾,你就能够意识到它是功耗和性能都是最低的那一版。

H后缀:高性能版本。记忆点——H就是High(高)的意思

HQ后缀:高性能移动四核处理器。记忆点——High(高)+Quad(四倍)

HK后缀:高性能移动四核处理器(不锁倍频)。记忆点——High(高)+Quad(四倍)+Key(钥匙)

实测数据告诉你性能提升几何

对于技术升级这件事我一直坚信的准则是——实测数据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验证第七代酷睿平台究竟有多大的性能提升,本人特意选取了数值不会过大激增的U系列,也就是低电压版本,处理器型号分别为i5-7200U、i7-6500U和i5-6200U。而在理论性能方面,我们选取了国际象棋、Cinebenchr R11.5/R15、X264 HD Benchmark和Wprime 软件进行测试,他们分别可验证处理器的整数性能、图形渲染性能、视频编码性能和多线程圆周率浮点性能。

Cinebench R11.5性能测试

Cinebench R15性能测试

Wprime 性能测试

X264 HD Benchmark性能测试

国际象棋性能测试

从测试结果来看,拜更高、更坚挺的频率和同频的小幅度提升所赐,i5-7200U的性能大幅度抛离上代产品i5 6200U,十分接近更高定位的i7 6500U CPU。

由于i7-6500U和i5-7200U的三级缓存容量并不一致,i7在同TDP下拥有更高的默认功耗控制潜力,所以i5-7200U 同频成绩不能凌驾在i7-6500U之上是正常现象。

如此看来,Kaby Lake架构,并不是完全没有提升的鸡肋填充产品,相信在移动领域有很大的潜力挖掘空间。

关于超频那些事儿

每种产品类型都拥有自己的玩家群体,而对于硬件产品来说,超频一直是其中最有吸引力的。

既然聊到七代酷睿自然少不了超频的话题,而第七代酷睿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风冷轻松超5GHz”的强悍超频体质,这与前几代酷睿处理器相比,可以说是第七代酷睿处理器最明显的提升之一。

那么为何第七代酷睿处理器能够以较低的电压、以及风冷散热状态轻松超到4.8GHz,甚至5GHz呢?这主要源于英特尔针对第七代酷睿超频进行了两项改善:

这张图诠释了第七代酷睿超频体质为何比前几代强

其一,从底层架构上把BCLK(基频)做了分离设计。从上图右侧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到,BCLK进行拆分,拆分之后在进行超频时,就不会因PCI速度限制而使得芯片或系统宕掉。所以相对于100系主板来说,在200系主板上通过改变基频的方法进行超频时会更加稳定。

其二,英特尔针对第七代酷睿处理器做了AVX Offset Ratio。在英特尔处理器里有两套扩充指令集,一个是SSE2,另一个是AVX。之前在100系芯片组主板上做超频的时候,有时会用到AVX 2指令集,而不会用AVX指令集,通过用户反馈以及英特尔的实际实验,发现这种情况会对超频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死机。而在第七代酷睿中,英特尔对AVX 2指令集的速度进行了下调,这种做法使得200系相对于100系来说能够有更好的超频稳定性。

说完了理论自然就要通过实测来进行检验了,关于超频的实测选取的主频高达4.2GHz的i3-7350K。实测过程中,在维持1.4V核心电压(1.385V固定电压,配给小范围Offset)和42倍Ring 倍频的前提下,继续将CPU的主频拉升到5GHz,仍然十分稳定。于是将镁光的内存拉高进行尝试,DDR4 3600、3400、3200均告失败,到底是内存颗粒还是i3-7350K IMC内存控制器体质不好难以判断,最终稳定的内存频率是DDR4 3000,小参自动,内存电压1.38V。

内存拉到DDR4 3000

5GHz 电压也仅需1.4V

1.43V 5.1GHz 可以正常拷机

彻底稳定需要 1.45V 左右实际电压 Ring倍频最高 44

在随后的的漫长时间里,试图冲击5.2GHz和45倍以上的Ring倍频均告失败。最终确定,这颗i3-7350K ES正显版可以以1.45V 电压稳定5.1GHz主频、44倍Ring倍频。

如果说i3-7350K 默认状态下的多任务性能介乎于i5-2500/3330S到i5-4430/6400T之间的话,超频后的i3-7350K则可以接近四代到七代的主流高频i5处理器。

为七代酷睿保驾护航的黑科技

一直以来,PC体验主要受制于处理器性能,尤其在奔腾、赛扬时代最为明显。而到了酷睿时代,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飞跃,影响PC整体体验的瓶颈从处理器逐渐转向内存、硬盘这样的存储介质。这就是为什么老处理器平台机器加个内存条、换块固态硬盘就能再战五年的主要原因。

这就好比赛车的调校,发动机出色仅仅是成功的一半而已,轮胎、悬挂、定风翼、风力控件等都是配合出色发动机的重要因素。一台PC设备也是一样,处理器出色并不代表一切,英特尔也深知这一切,所以推出了黑科技产品Optane。

NAND闪存性能突破已现瓶颈

要想搞懂Optane是什么,首先要明白Optane核心的3D Xpoint技术是什么?时下,内存与固态硬盘所使用的都是NAND闪存,想要在此基础上去不断提升性能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需要全新的闪存技术来实现性能的突破,3D Xpoint就是针对NAND闪存瓶颈而打造的全新技术。总结为一句话就是:NAND闪存性能提升难以突破之后,3D Xpoint的出现为性能再次飞跃带来了可能。

通俗来讲3D Xpoint是立体的,而传统的NAND就是平面

这就像处理器性能提升过程中,除了暴力拉升主频之外,对底层架构优化也能够达到性能提升一样,3D Xpoint技术就是一种全新的闪存架构技术。大家会问3D Xpoint与NAND有什么区别,其实通俗的说,3D Xpoint就是立体,NAND就是平面,前者利用空间可无限增长,后者只能是眼前那一亩三分地,格局就不一样,谁是未来一目了然。

只有同时拥有200系主板与七代酷睿的用户,才能体验到Optane内存

那接着大家就会问,这个所谓的黑科技和七代酷睿有什么关系啊?您还别说还真有关系,关系还相当紧密呢,Optane内存与硬盘的使用是有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硬件平台都能够使用。总结起来目前需要同时具备两个要求:其一,用户必须有一块英特尔全新的200系主板。其二,用户必须使用第七代酷睿处理器。

注意了 注意了,要想使用Optane内存与硬盘,必须使用第七代酷睿处理器,看来英特尔推出Optane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给七代酷睿保驾护航啊!

番外篇:七代酷睿游戏产品推荐

近两年游戏PC市场十分火爆,大众该如何选择产品,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这么多年来我们面对这个议题,客观来说其实显得有些片面,基本上只是围绕性价比在说,然而实际上,各类群体的诉求点是完全不同的。

类型1:性价比

不可否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要推荐高性价比的产品,根据之前的配置标准,在结合如今市场中4000——6000元的主流价位,对于笔记本设备来说,首推配置酷睿i5-7300HQ处理器、8GB内存、128GB+1TB双硬盘、GTX1050独显的惠普暗影精灵II代Pro,当前在京东商城的价格为5499元。

暗影精灵II代Pro

高性价比游戏台式主机

而对于台式主机,攀升兄弟的这台第七代高端的i7-7700处理器,GTX1050Ti独显的机器性价比颇高,这样的配置仅为4296元,配个显示器5000元就能够搞定,基本上大多数大型3D游戏都能完美驾驭。

类型2:高端性能控

客观来说,在如今的市场中追求极限性能的玩家虽然算是少数,但这个群体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不怕花钱,配置上永远要最高,因此以这个标准来推荐产品,首选的自然是台式设备,而编辑在这里推荐的是来自于联想的拯救者Y720 Cube。

拯救者Y720 Cube

拯救者Y720 Cube选择配置为酷睿i7-7700处理器、GTX1080独显、1T+128G双硬盘版本,价格为12999元,除了超强的配置,外观上机身线条硬朗,造型略显夸张,使用大量三角形拼接成的几何结构使其看起来很有冲击力。因此,拯救者Y720 Cube无疑具备了“专业电竞主机”的气质。

类型3:商务游戏派

我们一直有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整天飞来飞去的商务人士只会选外观沉稳且超便携的轻薄产品,但实际上如今80后已经成为商务人群的主力,甚至越来越多的90后都加入到商务人群的队伍中,就算给他们贴上商务的标签,他们也依然不会丢掉对于游戏体验的诉求。

适合移动游戏派的Alienware 13

因此对于这个类型群体,小尺寸游戏本必然是最佳直选,而纵观如今的市场中唯有Alienware 13能够满足这个类型群体的诉求,尺寸小、配置高是Alienware 13的特点。而笔者更为推荐非OLED屏幕的Alienware 13,因为OLED屏镜面的效果会让你十分崩溃,配置上搭载第七代酷睿i7处理器、GTX1060独显、256GB固态硬盘,驾驭各种游戏大作毫无压力。

责任编辑:海凡

最新科技数码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日本监管机构将责令谷歌停止垄断行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