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由于母语描述时间的方式不同,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根据你使用的语言加快或减慢。
英语使用者可能会说“漫长”的一天,而希腊语使用者或许会说一“整”天。科学家认为,这些细微差别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来自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Stellenbosch University)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ancaster)的团队称其研究还表明,使用两种语言会刺激大脑采取新的思考方式。
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兰卡斯特大学的Panos Athanasopoulos表示:“语言能悄然改变我们的认知,让我们用这种语言特有的方式感知时间。”
在实验中,40个西班牙人和40个瑞典人看了几段电脑动画,内容是一条缓慢增长的线。所有动画时长均为3秒,但线条的最终长度并不一致。
研究人员预测,瑞典人因为用描述距离的方式谈论时间,所以更难估计流逝的时间长短——他们的预测是正确的。
而西班牙人用描述体积的方式谈论时间(他们会说“小”憩而不是“短暂”休息),因此不管最后线条多长,西班牙人都能更清楚地意识到,动画长度均为3秒。
研究人员之一,斯坦陵布什大学的语言学家Emanuel Bylund解释说:“瑞典人往往认为,线条长得越长,所需时间也越长;西班牙人却不会被此迷惑,他们似乎认为不管线条延长多少,所需时间都相同。”
在另一个实验中,志愿者看了一个罐子被慢慢填满的动画,动画长短固定,但罐内填充物的最终数量不同。果然,这次西班牙人更难估计过去了多长时间。
有趣的是,在没有特定语言的口语提示时,志愿者能更准确地估计时间,大声问出“过去了多长时间”似乎会触发某种大脑活动。
为了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招募了74个西班牙语和瑞典语的双语使用者,并给他们播放了相同的动画,最终结果相同:研究人员用瑞典语指挥时,志愿者更容易被线条动画迷惑;而研究人员用西班牙语指挥时,志愿者对时间的感知更容易受到罐子动画的干扰。
我们应该注意,在几段动画中,线条长度以及罐内物体数量的差别并不大。研究人员称,只有在差别不易察觉,即线条既不太长也不太短,罐子既不太满也不太空时,志愿者才会受到语言的干扰。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研究小组怀疑,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中,较长的物理长度表示更长时间(如“漫长的”一天),我们的大脑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线的长度越长,画线所需时间也就越长。
Bylund说:“我们猜这可能是由经验引起的偏见,因为我们在空间中移动时,移动距离越远,所需时间越长。就连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可能都觉得物理长度和时间长短有关,这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我们通过在空间中移动的经验得出的结论。”
这也证明使用多种语言能让脑内特定区域更发达,这在本次实验中体现为志愿者能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感知时间。
Athanasopoulos解释道:“学习一种新语言能让你很快适应以前从未意识到的感知维度。”他还补充,双语使用者在两种思维方式之间切换的方法表明,语言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他说:“语言能悄无声息地潜入情绪、视觉感知等最基本的感觉,现在我们又发现,时间感知也不例外。”
该研究发表于 《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
责任编辑:海凡
- 告别蠢钝 绵羊实力自证:我们还能认出奥巴马呢2017-11-10
- 科普:每天活动半小时 死亡风险真能远离你2017-09-25
- 震惊!科学家研究发现食草恐龙不完全吃素 还能吃小龙虾2017-09-25
- 《王者荣耀》新英雄一般什么时候出 新英雄的上线规则2017-09-10
- 福州市4个创新平台入选省工程研究中心2017-08-24
- 尝试电子烟可能导致青少年吸传统香烟2017-08-23
- 台湾当局力推“语言多元化”意在“文化台独”2017-08-23
- 台当局力推“国家语言多元化”的背后2017-08-22
- 美国研究:超3000万个“好工作”不要求大学文凭2017-08-17
- 海外华文热持续升温 华文教师盼语言与中华文化融合2017-08-14
- 最新科技数码 频道推荐
-
被国产手机打趴!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份额狂降2017-11-14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