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分享

原标题:这缘分简直了!老爸来华留学,儿子也来华留学,父子两代研究生同在一所大学

这缘分简直了 父子两代研究生来华留学同在一所大学

德山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合照,照片里他和父亲都穿上了中国学位服,这也成为两代人“来华梦”“华理梦”的最好见证。

父亲白萨那初来中国时,华东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周围不仅没有地铁,出去一趟还要等好久的公交;留学生宿舍里没有空调的冬和夏,总是格外难熬;查阅网络文献只能到指定的地方……当年的来华留学生不是很多,中国与他国家的合作项目也少之又少。

等儿子德山来到华理读书,学校环境跟父亲的记忆早已大相径庭。5分钟左右的共享单车,即达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空调进宿舍,热水设备正紧锣密鼓安装;足不出寝就可以查阅文献……而且,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合作从政治、经济拓展到更深广的领域。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白萨那和德山父子两代都受益于改革开放,见证了改革开放,就在上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德山还在斯里兰卡场馆用流利的汉语介绍特色产品。20日下午,这个研二学子,作为留学生代表与其他9位改开亲历师生,参加全校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他说:“中国与斯里兰卡两国友谊十分深厚,人民也都很热情,来中国留学是最好的选择!”

华理二代,30年情缘轮回

乌黑的寸头显得格外精神,灿烂的笑容总是挂在嘴角,炯炯的目光中透露着友好——德山常被同学们称为留学生中的“华理二代”,因为他老爸也算是“老华理”。1983年,他的父亲白萨那高中毕业并获得了斯里兰卡国家留学奖金学,带着梦想来到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白萨那专门到北京汉语培训机构系统学习,从拼音到词句再到段落一点一点提升积累,最后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测试。满怀着对化学化工的热爱,白萨那又来到华东理工,一路相继完成了本、硕、博学业。博士毕业后,白萨那曾从事国际教育培训,希望给斯里兰卡留学生提供更多来华深造机会,增进中斯友谊。后来,他又加入宁波市政府的专家学者团,积极推进斯里兰卡科伦波港与宁波港之间合作,最终签下了历史性大合同,对两地经济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因此荣获2007年宁波“茶花奖”。

这缘分简直了 父子两代研究生来华留学同在一所大学

德山还记得,高三那年,父亲曾带着他来过华理。“第一次到华理,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德山笑着说,校园内整齐排列的梧桐、实验楼里名目繁多的仪器、食堂的红烧肉……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华理二代”的梦想种子也在那一刻被种下。

时隔约30年,循着父亲的脚步,德山真的来此攻读。一有时间,父亲也会来到华理,两人在校园散散步,聊一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学校每年还举办哪些活动,哪个食堂的饭菜更可口,如何在图书馆检索文献……

父子合照,都穿中国学位服

从本科至今的6年,德山成了中国通、校园通,在留学生中的绰号叫“资深”华理人。本科时在奉贤校区,他的专业是自动化。“我最喜欢自动控制系统和PLC控制实验课,这门课一举多得,除了找到未来的研究方向,还帮我跨越了不少语言难关呢!”

这缘分简直了 父子两代研究生来华留学同在一所大学

原来,课上教科书是中文的,在预习时,德山比别的同学慢很多,查字典、借助软件工具,才勉强完成作业;课堂里,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拍下来,或者在讨论时请教老师;课后,再次查阅字典,将笔记中的英文转化成中文……经过一学期学习,这位“龟速”行进的同学以优秀成绩跟上“大部队”。

中国学习,越学越带劲,本科毕业后的德山像父亲一样选择继续在华理深造。他还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转专业。“除了兴趣原因外,斯里兰卡需要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人才。”在父亲的深刻影响下,德山身上也表现出“实干兴邦”的气质。暑假里,他来到宁波开启了实习之旅。多年的口语练习,帮助德山顺利通过中金石化公司面试,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自动控制系统管理部。“实习期间,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都能用上,生产力转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德山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合照,照片里他和父亲都穿上了中国的学位服,这也成为两代人“来华梦”“华理梦”的最好见证。

实习编辑:涂鸿娟 责任编辑:润琰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学位服
最新教育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上空铺满了绝美晚霞,你看到了吗?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