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分享

课程互开互认是高校合作的有益尝试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林曦(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均发布通告,两校教务部门达成共识,决定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且互认学分,其中北京大学开放27门课程,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清华大学开放12门课程,以理工科为主。(1月14日 北京日报)

名校之间相互开放教学课程、相互认可学分,是高校合作的创新之举。本质上是将各自优势学科的教学师资与培养理念共享,通过课程开设、学生选报、修课反馈的方式促进高校间的交流。这种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一种有益尝试。

首先,“课程开设、学分互认”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是国之名校,有他校学生“蹭课”的传统,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一方面是北京高校群分布集中、交通发达等便利的外部条件促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不光来源于对“科技”与“人文”两类学科的同等重视,还在于这两种学科类型的知识正在发生着某种逻辑关系。例如,人工智能技术正面临着伦理学的难题,大数据技术也面临着数据权利的审视等。

其次,此举有利于推进大类培养、优势培养的教育模式。“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精尖领域的人才需求。而大类培养的模式就是为了打通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的“隔阂”,实现“厚基础”的目标,为人才的复合型培养、跨学科领域研究提供助力。但是近年来,各高校在推进大类培养模式时总是出现非本专业的课程师资力量局限的情况,这种条件约束容易将大类培养逐渐演变为“低质量”培养,违背了“大类培养”的初衷。而名校之间互开优势课程,则可以在实现人才大类培养的同时,保证优势培养的质量。

最后,课程共选、师资共享有效地避免了各高校的低质量重复建设与师资竞赛。高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学科,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相对薄弱的学科。在高校追求“大而全”的学科组织趋势下,一大批学科“平地而起”,过去薄弱学科的建设力量也更为分散,薄弱学科渐趋边缘化,出现了高校学科低质量建设局面。各校为了新建这些学科或补强弱势学科,势必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耗散重金到处“挖人”,导致激烈的师资竞赛。而此次清北的教务合作给了一个有益启示,用合作共享的方式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将学科建设的力量、资源合理分布,通过有效配置实现最大人才培养效益。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关键词: 高校合作
最新教育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