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本市将实行“新高考”。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不再文理分科,学生的高考成绩将由统考科目成绩和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共同构成。也就是说,2017年升入“新高一”的孩子在未来参加高考时,将拥有更大的选择权:除了必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之外,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再任选三门。
为准确把握学生因选考、选科、选课变化带来的学校课程安排、资源配置等变化情况,前不久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中心在全市9所学校发放了3000余份调查问卷,以期通过数据来分析学生学习需求、选科组合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高考改革试点的课程方案研制和学校课程安排、资源配置的准备等提供参考。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进行选科组合时依然呈现一定的“文理倾向”;与其他试点省市“弃物理”现象不同的是,物理学科成为仅次于化学的受欢迎学科。
关键词:选科
实际选科与兴趣不完全一致
据这一研究的负责人、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中心主任杨德军介绍,此次调查覆盖了全市的市级示范校、城区一般校及远郊区学校三种类型,选取了9所学校,共发放问卷3300份,回收3183份,有效问卷3083份。问卷分别调查了学生“基于兴趣”最爱单科、喜欢的选科组合以及实际的选科情况。
调查显示,如果不考虑中考选科因素,仅从兴趣出发,除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外,在选考的六科中,学生最喜欢的是政治,然后依次为历史、物理和地理、化学、生物;而在实际选择时,“六选三”选考科目中学生实际首选的单个科目依次是化学、物理、地理和生物、历史,最后为政治;学生喜欢的三科组合首先是“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其次是跨文理组合,即“两理一文”和“两文一理”。
从调查数据来看,“物理”是学生喜欢程度一般但实际选择人数仅次于化学的科目;“政治”虽是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但实际选择人数较少。在“六选三”科目组合的选择上,文理分科的组合依旧占据首位,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按文理分科思路来选择科目。总的来看,学生实际选择的科目与兴趣科目还存在一定差距。
分析:
生涯指导应加强全科渗透
杨德军认为,新高考改革中的选科虽然是学生选择课程学习的问题,但却需要统筹考虑兴趣爱好、课程选择、专业报考和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生选择还主要是考虑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发展潜能与高考之间的取舍,个人兴趣虽然是主要影响因素,但在部分科目及科目组合选择上更多还是体现了成绩取向和对兴趣的放弃。“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学业-专业-职业-生涯’之间还没建立起内在的关联。”
对此,杨德军建议,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学习发展和生涯发展的指导,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成绩优势和发展潜能。在具体操作上,杨德军认为,生涯指导要落在全学科渗透、全员参与上,“生涯指导不仅仅是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几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学科老师共同的任务,物理、生物、地理等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应该对此角色有所担当。”所谓“全员”则意味着,除了各个学科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之外,班主任、心理教师、高年级学生也应有一定的交流指导。
此外,根据数据分析,科目选择还呈现出了一定的性别差异。杨德军表示,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未来发展的两大支柱,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个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认识来自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家庭、社会、学校办学基础等方面的影响,正确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在选择中学会自我负责。
关键词:开课及考试
农村学生走班积极性更高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学生日后选科,很多学校已经在去年秋天新学期一开始就把所有科目开齐,包括之前很多学校未在高一上学期纳入课表的生物,以让学生们对各个科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相关学科教师的反馈,学科全开,内容多、进度紧,很多孩子在进入高中学习初期精力分配捉襟见肘。此次调查显示,32%的学生能够接受在高一同时开设9门课程,11.5%的学生认为8门比较适宜,10.9%的学生认为7门比较适宜。
新高考改革赋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于是学生的分层走班将成为新常态。数据调查显示,75%左右的农村学生认为有必要走班,比例超过城区学生。杨德军表示,这一调研数据有点儿出乎意料,“在平时与远郊区学校校长、老师的调研中,很多一线声音反馈,担心郊区的孩子们不会选科、不愿意选科,实际看来并非如此。”杨德军分析,随着城乡交流的日益密切,此前部分没有走班条件的郊区校孩子在互动过程中发现了差异,由此可能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走班需求。
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均被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其中,13门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研究数据表明,39.9%的学生希望学业水平的等级性考试有2次机会,27.6%的希望有3次考试机会。从学校类型来看,75.6%的农村学生希望有两次以上的考试机会,高于示范校的65.5%和城区普通校的60.3%。从成绩分布来看,成绩较好的学生希望多次考试机会的比例达到72.7%,高于成绩优秀学生的60.5%、中等成绩的69.7%和成绩不理想的64.4%。
分析:
应细化市级考试评价方案
杨德军表示,此前有部分学校认为,学生不确定的选择将带来资源的结构性不足,出于维持教育教学相对稳定、减少资源投入和组织管理成本等考虑,有的学校会引导学生选择学校固定课程组合、尽量不走班或少走班等,这些做法显然与改革预期和学生需求不完全一致。
针对新高考改革给课程建设、资源储备等方面带来的挑战,杨德军建议,学校应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整体建设,在现行课程方案基础上,既要保证共同基础,又要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选择。同时,也要分析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势、特点和不足,根据学生意向适当储备教师资源并动态配置。
此外,杨德军也表示,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准备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各学校研制完善本校课程设置方案,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市级考试评价方案细则。课程设置方案中,对高一年级并开科目数量、高中三年任意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大致范围、学生选考科目基本确立时间、必修课程开设的时间长度和课时等,都应该有所体现;考试评价方案中,等级性考试的次数、同一时间安排的考试科目等,可以参考学生需求,依据改革的要求和现行方案进行有机衔接。
据介绍,此次参加模拟选科学生虽不参加2017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但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和考试与2017年秋季入学新生状况基本一致,而且是连续的三届学生,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北京市教科院教材课程中心也对2017年新高一学生的选科组合等情况做了调查,数据还在进一步分析中,最新结果显示,部分结论与该项研究显示了一定的延续性。“我们将进行连续4年的追踪调查,记录关键政策公布前后学生选择的变化情况、同一批学生随着年级改变后学生科目选择的变化情况以及同一科目不同年级学生选择变化情况等,为新高考改革持续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校长陪餐”制昨日正式实施 家长可不定期进校园“陪餐”2019-04-02
- 日本小学教科书将现二维码 学生可扫码看教学视频2019-03-29
- 台教育部门防学生染毒 重点在18岁以下防护网2019-03-29
- 最新高考招生 频道推荐
-
2018年高考艺考开幕 济南美院六千考生同场竞2019-04-03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