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首投族”(首次拥有选举权的岛内选民)达129万多人,其中年满20周岁的年轻“首投族”大概有八成,占总投票人数的5%还多,被视为影响选情的关键族群。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钮则勋指出,年轻选票虽为兵家之必争,候选人若无法以同理心来认真看待年轻族群的困境,则催票入柜恐非易事。
“青年对谈”引发评论质疑
由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成功大学、东吴大学等共7校学生会主办及近40所大学学生会协办的“2016‘总统大选’青年对谈”12月6日举行。国民党“总统”参选人朱立伦、民进党“副总统”参选人陈建仁和亲民党“总统”参选人宋楚瑜共同畅谈青年政策,盼抢攻“首投族”选票。
青年代表提出对青年就业高工时低薪的看法、如何解决青年居住问题等五大问题。各个候选人都趁机兜售自己的选举政策和理念,同时大打嘴仗。比如,宋炮轰教改并未让学习更轻松、台当局不断涨学费;陈建仁除了吹捧民进党执政时的繁星计划外,更批评现台当局在大学退场机制的盲点;朱除质疑民进党社会住宅政策外,也似有暗讽陈的论文事件。
台湾清华大学学生周柏吟分别评论质疑说,亲民党的青年政策仍以其2000年大选提出的政策为主轴,有走回头路的疑虑;国民党尽管端出住房、教育、育儿等政见,但为朱立伦“黄袍加身”的大戏却让国民党难获青年选民信任;民进党针对议题提出许多不同例子,却也未深入谈到具体方案与政策。
从“无感”到“有感”的背后
钮则勋认为,这场对谈主轴应是解决年轻人关心的问题,只有提出前瞻政策,才能减缓他们对未来的焦虑感。比如针对青年就业和创业问题,陈建仁就透露说,台湾15到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3%,且青年失业率是全部人口失业率的3倍多。关键是,如何端出就业政策牛肉解决问题?
周柏吟感叹,三组候选人的表现都令年轻选民感到忧虑、恐惧,而举办座谈会或辩论也改变不了问题,年轻“首投族”仍“只有在投票日那天才能掌握权力”。
台湾年轻人过去一直被贴上“政治冷感”的标签。他们就业前景“黯淡”,加上看倦了种种政治乱象,所以对选举投票也是无感居多。但“太阳花学运”激发了岛内年轻人的参政热情,这股狂潮经由反核、“九合一”选举一直绵延到现在。
如今四年一个轮回,年轻人发现,政治热情固然重要,就业、住房等现实需求也不可少。问题是,除了手中的选票,他们的处境、压力和心声有几人能懂、愿懂?
表面迎合怎能收获认同
而年轻人手中的选票才是候选人的视觉中心点。除了“首投族“被视为影响明年选情的关键族群外,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教授苏嘉宏认为,这些人的第一次投票,或将决定其未来政治偏好。换言之,这不仅事关某一届的争夺,而是攸关蓝绿对未来数十年选举基本盘的博弈。
比如,从“九合一”选举可以看出,国民党在争取“首投族”特别是年轻“首投族”方面处于劣势。披上战袍参选的朱立伦也在第一时间表示,国民党积极争取年轻人认同,透过政策主张来区隔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差异。明年的选举中,国民党能否争取更多“首投族”,已成为影响选情的一大关键。
钮则勋观察认为,从对谈中可发现,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只想在声势上压倒对方,未必真心想和年轻人交心。各党争取年轻选票的策略仍多只浮面地迎合年轻族群,未必能产生深刻共鸣。蔡英文、朱立伦会借由“3D小英”、“纸箱猫想想”、“朱朱伦小胖卡”等Q版动漫来软化形象,宋楚瑜会以较年轻的穿着及广告中的俏皮动作,建构“小宋”印象。候选人都经营脸谱网等社群。问题是候选人一天付出多少时间亲自和年轻族群对话,了解其困境?若候选人传统家长制心态不改,只硬学些网路用语,年轻人又岂会认同?若缺乏同理心,候选人的选举操作能否让年轻族群买单,恐还在未定之天。
责任编辑:杨林宇
- 最新台湾选举 频道推荐
-
台湾洪秀柱用尽“洪荒之力”辅选花莲市长2016-10-18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