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过半县市老人多过孩子 台湾社会思考“老病死”

台北民生东路上的老人、老屋、老树。记者 陈晓星摄

台湾当局近日披露统计数字,台湾老化指数今年2月首度破百,达到100.18。老化指数指老年人口对幼年人口的比例,当老年人口大于幼年人口时,指数便会大于100。数字显示,台湾22县市中,已有15个县市老化指数破百,意味着台湾有68%的县市老人比孩子多。

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县市包括台北市、嘉义县、云林县、南投县,就这些县市分析,台北市因医疗资源发达吸引不少高龄人养老,而嘉义这样的农业县,青壮年大多外出工作,在外成家生子,往往落地生根,不再返乡。

台湾20多年来一直为降低人口老龄化努力。1993年,台湾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进入“高龄化社会”。之后,老化速度停不下来,2016年5月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数的12.78%,今年2月又攀升至13.33%。台湾当局预估,台湾老年人口明年将达到14%,2026年将超过20%,进入“超高龄社会”。人口老化令劳动力短缺,社会福利负担过重,财政吃紧,家庭和社会都难承受。因此,养老问题成为台湾社会的热点,也是每次领导人选举时的攻防焦点。比如2016年台湾领导人选举,国民党提出的是保险制,就像台湾的健康保险制度一样,以保险作为长期照顾体系的财源;民进党提出的是税收制,即用遗产税和房地产交易税支付养老机构。蔡英文胜选后,于2016年11月试办她的“长照(养老)2.0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台湾将建立起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系统,每3个里(村)就要有一个养老机构。但是,有学者指出,如果养老的财源来自税收,则税收不稳定,“没有财源都是假的”,有台湾民众认为,社区养老的概念太模糊,“送一次饭就算养老”?再加上养老机构时有事故发生,近日桃园市龙潭私立爱心长照中心发生火灾,造成17人伤亡,因此,虽然蔡英文下令她的养老计划“不许失败”,但台湾舆论并不看好,有人铁口直断“肯定失败”。当下,养老还是要家庭各显其能,老人自求多福。

当下,台湾社会出现越来越多反思老、病、死的声音。台湾女作家简媜《谁在银闪闪的地方 等你》书中提出“老,是一门高深奥妙的学问,必须学习”,获得社会的认同。简媜直面老、病、死,用26万字探讨养老、丧葬、遗产等问题,指出我们3岁进幼儿园,7岁上小学,“却从不认为满65岁的人也应到老年学校报名,学习如何面对紧接而来的老病死联合课程”。 “一个毫不准备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他把问题留给家人及社会。”

也有不少社会名流向社会传递了自己对老、病、死的新观念。近日,在台湾有“声音最小、贡献最多”之称的前副领导人李元簇高龄离世,马英九、蔡英文等不分蓝绿的政治人物纷纷上门吊唁,台湾媒体也报道了这位隐居多年的政要的最后生活:在床头贴上“不要帮我插胃管”的字条、交代家人“不急救”、生前表示要树葬……

近日,台湾作家琼瑶也公开了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信中交待无论自己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插鼻胃管,强调不要各种急救措施,身后事不用任何宗教方式悼念,火化后花葬,不发讣文、不公祭、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要出殡,“盼一切从简。”

高龄社会的困境、作家的思考、名人的示范……这些都在悄然改变着台湾社会的固有观念,也在检验着社会的成熟度:“我们的一生花很长时间与心力处理‘生’的问题,却只有很短的时间处理‘老病死’,甚至,也有人特别不愿意面对这无人能免的终极问题”……(记者 陈晓星)

责任编辑:金林舒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年终盘点:过去这一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