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台湾,“国语”向来指的就是普通话,但民进党当局正在颠覆这一常识。台“文化部”近日大动作推出“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若该“法案”通过,则台湾的“国语”将变成十几种方言、少数民族语乃至手语的代名词。岛内舆论指出,民进党此举意在贬抑中文地位,“去中国化”不但要“亡其史”,还要“乱其语”。

意在稀释“国语”

近日,台当局“文化部”连办6场“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公听会。该草案把“台湾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语言及台湾手语”列为“国家语言”。此处所谓的“各固有族群之自然语言”,包括闽南语、客家语、少数民族语等。

在语言层面搞“去中国化”,其实是民进党的惯用伎俩。早在陈水扁时期的2003年,民进党就试图推动“语言平等法草案”,2007年又推“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但由于引发极大政治争议,未获成功。

如今民进党故伎重演,时空环境却已不同。民进党现在占“立法院”绝对多数席位,行政、“立法”大权独揽,国民党毫无抗衡之力。岛内媒体指出,该“草案”经“行政院”审查,再于下个会期送交“立法院”,通过“指日可待”。

此“草案”一出,引发外界强烈质疑。舆论指出,官方语言的存在意义,本来是为了便于内外沟通,所以全世界多数地方都只有一种官方语言,就算规定有几种官方语言的地区,最后也会自然而然地独尊一语。现在台当局反其道而行之,所为何来?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文章认为,蔡英文当局意在使台湾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国语”面临渐遭“稀释”、“去(单一)国语化”的命运。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表示,语言是重要的文化、政治载体,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语言应是渐进融合的,但台当局的做法却是渐进“拆解”,是瓦解“国家语言”承担的使命,是“柔性台独”。

不该有的麻烦

可以预见,若该“草案”获得通过,将引发一系列本不该有的麻烦。

“草案”规定,“学校教育得使用各国家语言为之”,台当局官员举例,这代表“用母语教学不会被罚”。岛内一名家长就此投书媒体说,自己的孩子本来就因为说不好闽南语而被同学嘲笑,将来如果老师要用闽南语、客语授课,叫他怎么办?更何况,以闽南语为母语的老师如何教授一群以客语为母语的孩子?

“草案”还规定,岛内民众参与行政、“立法”、司法程序时,“得使用其固有之国家语言”。台湾媒体由此推理,若通过此法,那台少数民族“立委”在“立法院”质询,可以使用其母语质询;“立法院”则必须设置译员代为传译,“院长”或官员才能作答。甚至,少数民族人士使用母语到户政机关办理登记,各乡镇公所都须设专人代为传译;否则,即可能构成违法歧视。也就是说,本来沟通无碍的社会,将来可能要变成随时需要第三方翻译。

民进党一直处心积虑想用其他文字取代中文,只苦于无法得逞,于是退而求其次,要将中文先行弱化、稀释、贬抑。蔡英文去年5月会见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时看着讲稿致辞,竟用英文说:I have problem of saying Chinese language(我说不好中文),令各方错愕。台湾地区领导人竟自称连中文都说不好,是哪里出了问题?台湾教育界忧心,民进党的做法,将让台湾下一代变成“英文说不好,中文讲不通”,那才真的是欲哭无泪、“无语”问苍天。

现代“巴别塔”

民进党推任何政策,最爱打“公平正义”旗号,比如追杀国民党,就叫做“转型正义”。这次在语言上动手脚,又喊出“语言平权”“保护母语”“文化多元”等多个动听口号。

李登辉曾说“台语”是台湾“唯一的语言”,现在台“文化部长”郑丽君又说要专门拨款设“台语频道”,又何尝有“平权”的意思。所谓的“语言平权”,真实目的不过是要独尊“台语”,顺带挑唆台湾少数民族和客家人一起“挑战中文”,达成族群撕裂的效果。

“保护母语”同样是个借口。从2001年陈水扁上台开始,闽南语就成了台湾小学生的必修课,今天闽南语在台北以外的台湾地区都是强势语言,根本无需额外使用公家资源加以保护。而且台当局已于6月中旬颁布施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其中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用族语书写公文,已让各地大感吃不消。盖因少数民族语有音无字,只能用罗马拼音代替,写出来根本是无人能懂的“天书”。既有措施已有矫枉过正、多此一举之嫌,增列“国家语言”,就更是画蛇添足。

因为一己的意识形态和选票利益,民进党正把台湾带向内耗和沉沦。“我是人,我反核”,已让台湾面临缺电危机。不承认“两岸一中”,让台海陷入危机,社会对立加剧。“语言平权”,则会在族群之间设置语言壁垒。在全世界都掀起学中文风潮之时,削弱中文地位,也等于削弱台湾的整体竞争力。

台湾《联合报》评论文章说,在“巴别塔”的故事中,世人因为说不同的语言而无法沟通,以致造不起通天塔,蔡英文当局同样在裂解台湾社会,让人们无法合力开创未来。

(作者 王平)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暨泉州乡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