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原标题:两岸交流30年 柯文哲:找出两岸共同前进的路

华夏经纬网12月19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30年前,台湾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今年正是两岸开放交流30周年。值此岁末年终时刻,两岸的朋友可以说同时见证了过去30年的历史缩影。

台北市长柯文哲19日在《中国时报》发表专文指出,1987年7月,台湾解除长达39年的戒严体制,但是两岸因为1949年之后形成的政治对抗与隔绝并没有融化,交流的大门依然封闭。

正是那一年,一群1949年之后从大陆来台的外省老兵,发出了想要回家的吶喊,并且在台湾社会各界的人道主义声援之下,最后促成蒋经国当局在当年10月宣布开放老兵返乡探亲,11月开始受理登记,12月1日正式开放。这场来自台湾内部跨政党、跨族群的运动,以及最终在大陆方面的支持下,从此改变了两岸隔绝的历史,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曙光。

专文表示,30年前,在台大陆老兵想要回家的呼唤,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页。30年来,交流的枷锁一道道打开,交流规模日益扩大。如今不仅人员与经贸交流日趋紧密,交流的范围更是至深且广,包括累计已有18万陆生赴台研习或攻读学位,以及台湾开放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等社会、教育、文化、宗教等领域的交流活动。

两岸间的政治交流,也逐步建立起制度化的对话协商与交流机制。就以台北市为例,2010年台北市长郝龙斌与上海市建立了“上海─台北城市论坛”,活动举办至今,从未间断,包括我上任3年签署11个备忘录。8年来,双城论坛一共签署了30个合作备忘录,并进行将近200项的交流活动。

专文说,其实我对两岸交流的态度很简单,就是秉持5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希望交流增加善意,善意化解歧见。就像许多热心人士一样,30年来,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所做的奉献与努力。

两岸交流30年,民间交流日渐频繁,但官方交流断断续续,原因很难归咎一方,毕竟两岸自1895年隔离至今,逐渐形成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价值观,许多问题仍有待双方努力去克服,但有交流总是好的,因为有交流才有机会化解歧见。

专文认为,两岸从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发展方式出发,也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是让人民过更好生活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两岸深化交流的契机。事实上我在今年9月,也指派台北市副市长率团前往深圳、上海、杭州进行产业交流与参访,目的就是希望透过交流,学习对方的长处,改善自己的缺点,希望透过彼此学习,共同成长。

专文强调,虽然30年来的两岸交流并不全是一帆风顺,但新的局面需要新的合作模式,两岸双方都必须为两岸的和平发展集思广益,寻找出路。展望下一个30年,希望秉持合作代替对抗的精神,只要大家以两岸民众福祉与权益的角度出发,终能找出共同前进的道路。

责任编辑:陈锦娜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