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伴着草原上特有的悠扬旋律,8月下旬,近20家两岸媒体的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参访。活动主办方全国台联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参访,让台湾同胞更多地了解大草原,也感受到祖国大陆这些年的成就和变化。

从草原腹地到原生湿地,从白桦林到大兴安岭,从国门到边境口岸,记者们一路感受,满是惊叹。

山川壮丽,生态更文明

内蒙古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如衣带般蜿蜿蜒蜒的清澈小河,像一幅壮丽的画卷,让两岸记者沉醉不已。“今天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山川壮丽!终于可以亲身体会金庸小说里郭靖在草原上策马奔驰的感觉。”站在断崖上,俯瞰着大草原上九曲轮回的莫日格勒河,台湾资深电视评论员罗友志颇为激动。

在额尔古纳,笔直而洁白的白桦树干直指蓝天;在阿尔山,青翠密布的兴安落叶松绵延不绝。“这是在台湾无法体验的旅程。”台湾世纪新闻社记者陈苗生随身背着一部相机,每到一处都迫不及待地合影留念,并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晒着九宫格照片。

“这些年来,整个内蒙古一直都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风沙源治理、防护林建设、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清新,全力以赴建设祖国北疆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导游自豪地介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白宇坤感叹,内蒙古的草原和森林真是奇妙,“希望通过我的声音能让更多海外华侨华人领略内蒙古的美。”

除了壮丽的山川、优美的生态,内蒙古吸引陈苗生的还有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和边境小镇的民族风情。“这些对游客充满吸引力的元素,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到。”陈苗生说。

牧民农家,生活更美好

在牧民的家中,很多记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成群结队的羊。家住额尔古纳市致富屯的55岁牧民杨旭,家中养着1000多只羊。

“现在政策好了,才能养那么多羊。防疫检疫不收一分钱,政府还给一些其他补贴。”杨旭由衷感慨,我们牧民赶上了好时代,“我女儿在俄罗斯读研究生,有时间会帮家里在网上卖东西,快递可以送到任何一个角落去。”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牧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2016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11609元。

在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说着一口地道东北话的刘金财也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金财高鼻梁,深眼窝,是俄罗斯族人,在当地经营着一家颇有民族风情的“家庭游”旅店。“2009年刚建起来的时候,我们家是最大的,现在是最小的。”他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说明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滋润了。”

向北开放,活力更充沛

在满洲里,看着在边境口岸来来往往的中俄民众,以及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入国门,记者们心中感动油然而生。

满洲里1902年开通铁路口岸,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草原。如今,满洲里口岸已经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我国沿边口岸中唯一的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国际口岸。据口岸负责人介绍,2017年,满洲里口岸货运量达到3109万吨,居全国沿边口岸之首。

“国门和口岸与我想象中的边境不一样,它不是一个关上的大门,而是中俄双边的贸易通道。”台湾今日新闻记者陈弘志说。

“大草原的悠闲和开阔,边境的多元和包容,是其它地方体会不到的。”台湾新闻促进研究协会理事长黄义雄是第一次看到大草原,此行收获满满的他,还计划以协会的名义,在明年7、8月份带几个团再来参观体验。(记者 程龙)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