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今年是福州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的开局之年。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翻开《意见》,从鼓励台胞来闽就业到扩大台胞社会参与领域,再到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字字句句都传递出强烈的“融合”信号。

5位在榕台胞新年新愿景:飞得更高 发展更好

曾乐福(前排左三)团队在闽清梅城印记街区。(受访者供图)

作为对台前沿,福州始终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在两岸融合上探索新路。如何迎接“由高到更高”的挑战?打造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海峡两岸科创社区、创建闽台乡建乡创样板……去年以来,福州上下勇于先行、创新举措,拿出一项又一项深化融合的实际行动。

5位在榕台胞新年新愿景:飞得更高 发展更好

在马尾的翁财记生产加工车间里,工人正在分检产品。本报记者 包华摄

面对融合大潮,在榕台胞台企同样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大家发挥优势、主动融入,一份份立足福州、充满生机的发展计划出炉。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对话不同行业的台胞,从他们的2024年发展计划感受两岸融合发展新脉动。

我与小镇许下15年之约

【人物名片】

5位在榕台胞新年新愿景:飞得更高 发展更好

姓名:曾乐福

来榕时间:8年

计划亮点:2016年,她带着“到大陆闯一闯”的想法来到福州。2018年她带领8名台湾青年来到闽清,打造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自此,她扎根闽清乡村,开启乡建乡创之路。今年,她又与闽清小镇许下了15年之约。

今年,曾芝颖有了新的名字——曾乐福。新名字有两层寓意:其一,它是英文“love”的谐音,她希望用爱影响身边人;其二,它包含着“乐在福建”的含义。她将接受一项全新的挑战——与闽清雄江签下一份为期15年的合约,以“小镇运营”的身份继续留在雄江。“接下来,我们要从运营角度思考村子需要什么,比如引进哪些业态,如何盘活资源,怎么带动村民自发、积极地参与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这对台湾乡建乡创团队来说是个很大的突破!”

面对全新挑战,曾乐福不怯不怵,只因多年在雄江推动乡建乡创,她深知小镇如何走到今天,也由衷地期望它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关于未来的发展,她甚至已经理出了一些或中期、或远期的思路:

目前大量游客涌入,不少村民嗅到商机,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规范,避免让游客产生不好体验,否则这波热度迟早会过去;业态培育需要得到村民的支持和参与,得召开村民大会,同时访谈村民,挖掘他们的特长和想法,尽量把大家都安排在合适、心仪的岗位;雄江虽然是个小镇,却能孕育无限可能,不仅着眼于两岸,还可以引入马来西亚等地的资源,让小镇在农业、文旅、医疗、商贸等方面都有新发展;福州去年获得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殊荣,我们村子也能与之接轨,比如创建海峡乡建乡创学院,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培训和研学,积累经验……

每每谈起雄江,曾乐福总是这样滔滔不绝。她热爱这个异乡的小镇,所以才愿意用未来15年的时间回馈雄江、闽清对她的支持。“大家对我的好,我愿意用我的时间和团队的努力来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瓜子大王跨界卖水产

【人物名片】

5位在榕台胞新年新愿景:飞得更高 发展更好

姓名:翁英敏

来榕时间:16年

计划亮点:翁财记在1991年落地福州,是最早的炒货食品企业代表。作为台商二代,翁英敏在2008年被一通“子承父业”的电话召唤到福州。如今,他开始把目光投入到卤制品、水产品预制菜等行业。

新年伊始,翁财记公司的门口贴出了一张新告示:因扩大生产经营所需,公司决定增加水产加工生产线,将对生产车间厂房进行升级改造。

翁财记在1991年来到福州马尾时候,炒货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当时,工厂外每天都排满了等待拉货的车。”翁英敏说,很快,翁财记以台湾风味为优势,迅速占领了福州的瓜子市场。

在“台一代”敢为人先的拼劲下,翁财记顺利“登陆”。翁英敏则以“台二代”的新视野、新举措,让翁财记在多元化的道路上狂奔。

“瓜子销售有淡旺季,单靠做瓜子不行。”翁英敏说,一方面,大陆瓜子消费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另一方面,电商风口的来临使得炒货行业开启了互联网电商时代。

开拓新赛道的念头很快萌生。“马尾、连江水产资源丰富,我们将结合台湾风味和美食工艺,推出水产品预制菜。”看着新落成的车间,翁英敏信心满满地说。

在翁英敏看来,实现企业永续经营的密码在于坚持创新。“趋于保守经营的台企要适应大陆商业模式,需要有试错的决心。”翁英敏坦言,“短期未必能盈利,但这是趋势,需要长远的审视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

去年,《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台企申报中华老字号,翁财记也有计划参与。“翁财记在大陆生根较久,台湾品牌的文化底蕴也与大陆相通。”翁英敏说,新的一年,他们还将大力挖掘品牌文化,推动翁财记走向国际。

“心电+”越来越贴心

【人物名片】

5位在榕台胞新年新愿景:飞得更高 发展更好

姓名:王量弘

来榕时间:10年

计划亮点:2011年,王量弘研发出世界上首颗无线心电诊断芯片。2014年,他被引进到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24年,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个性化远程心电监护设备将申请医疗器械认证,并计划探索更多智慧医疗与可穿戴技术。

春节刚过,从台湾返榕的第一天,在福州大学任教的台湾教授王量弘就带着学生们在实验室忙碌。

“这是我们做的第六代‘心电+’,你看看。”一见面,王量弘就向记者亮出自己的科研成果:自重不足25克,体积仅有巴掌大,设备可灵活搭配不同长短的导联线,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等不同人群的心电信号采集。

“心电+”是王量弘带领研究生团队自主研发的个性化远程心电监护设备,使用者无论是在学习办公,还是走在路上,都可以实时监测心电信号,及时主动预警,监测数据还将传输给医生,提高医疗诊断与治疗效率。

去年,王量弘和团队从算法、性能、硬件等方面对产品进行了整体优化,研发工作基本完成,今年将送往机构检验,申请医疗器械认证。届时,心电监护将像在家测量血压一样简单。

跨越海峡来教书、搞科研,10年前,很多人还不敢迈出这一步。彼时的王量弘也没想到,这一跨,不仅看到了“天地宽”,更找到了人生目标。

“如果我们的科研成果能与社会需求对接,造福民众,对我来说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说到对未来的期许,48岁的王量弘充满干劲,“在大陆,同样的研究课题都是以团队形式参与,会有比在台湾多几倍的资源和发展机会。目前心电监护系统趋于成熟,我们已经在着手进行‘脑电帽’的研发,希望未来能继续探索更多智慧医疗与可穿戴技术。”

从被看见到去发现

【人物名片】

5位在榕台胞新年新愿景:飞得更高 发展更好

姓名:魏文

来榕时间:10年

计划亮点:2014年前,在云上鼓岭,魏文打造度假民宿,由此在榕城站稳脚跟。此后,在贵安,魏文打造温馨温泉度假村。如今,他开始转变视角,从专注自身到帮助更多台青发展。

一转眼,今年是魏文来到贵安温泉会议中心的第5年,而他为爱踏上福州土地也已经10年。

贵安温泉会议中心所在的连江县潘渡镇贵安村是福建有名的花园式温泉养生胜地。见到魏文时,他笑容满面,开玩笑说:“我很喜欢这种山水田园的工作环境,就好像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在这之前,魏文在云上鼓岭打造了度假民宿——岚筑。秉承温暖、人性化经营的民宿不仅让魏文在榕城站稳脚跟,也让他被“看见”。2019年,一名“岚筑”客人邀请他加入贵安温泉会议中心,助力贵安温暖服务升级。

因为想接受更大的挑战,魏文欣然应邀。在贵安,魏文把他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植入温泉度假村的方方面面。去年,魏文还将休闲项目拓展到贵安之外,把连江当地的休闲基地、旅游景点融入顾客的行程安排。

2023年对于魏文来说是突破的一年。“我参加了很多活动,希望把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台青。”魏文告诉记者,比如台青刘宇晟正在位于琅岐的海青营地做研学项目,去年圣诞节,他还组织了一场百余名在榕台青参加的聚会。

更大的突破在于贵安温泉的两岸康养项目建设也加快了步伐。“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硬件改造,也对接了台湾团队。”对于魏文来说,这是一件“不做就会有遗憾”的事情。

从“被看见”到“去发现”,意味着视角的转变——从专注自身发展,到帮助更多台青发展。“新的一年,我希望贵安温泉能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希望两岸康养项目能尽快落地。”魏文说。

李校长变成李院长

【人物名片】

5位在榕台胞新年新愿景:飞得更高 发展更好

姓名:李正能

来榕时间:24年

计划亮点:作为台青创业基地“台青第一云家园”负责人,李正能相继在留学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奋斗,现在又计划在医疗美容行业大展身手。

元旦后第一周,李正能就在朋友圈晒出他的新计划——“李校长转眼变成李院长了吗?”配图是3张正在装修的美容院图片。

2000年来榕创业的他,辗转留学服务、教育培训、新式茶饮等行业,去年又进军医疗美容行业,计划引进台湾的医美设备和人才。

“好像大部分事情都在我的预期内。”李正能从容平淡的语气背后,有他在榕多年的创业经验,也有他对市场、政策的熟稔。在他负责的台青创业基地“台青第一云家园”,他常常向入驻台青讲解福州扶持台青创业的政策。

去年,台青第一云家园有不少新变化:名头更响亮了,从市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升级为省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空间拓展了,租下一楼沿街店面,启动新项目;业态升级了,正从教育延伸到餐饮、医美、口腔等领域。

“近期会启动一个特色甜品店,一个儿童牙科项目也正在装修,之后还有高尔夫球虚拟练习项目。”李正能说,希望可以推动台青第一云家园从教育培训基地向汇聚台湾医师和医疗资源的服务基地升级。

新的一年,李正能除了希望自己的医美事业能在福州扬帆起航,也期待着台青第一云家园的创业台青们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一起运营、一起开拓市场”。(记者 唐蔚嫱 冯雪珠 蒋雅琛 潘倩)

新榕语丝

相融相生 与榕共荣

壹成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作为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的福州,近年来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上成绩斐然、可圈可点。越来越多台胞扎根榕城,与这座城市相融相生、共同发展,并在新春伊始定下崭新计划。

福州与台湾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气候相同、民风相近,让许多台胞登陆福州后都有“回家”的感觉。再加上近年来福州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商领域空间广阔,以及各区县都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给予了众多台商施展拳脚的想象空间和实践机会。就像翁财记的翁英敏和发展温泉产业的魏文所说所做的那样,福州的好资源是他们事业落地发展的沃土。

福州宽松的营商环境和暖心的惠台举措是台胞干事创业的有力依靠。从68条惠台措施到推出东二环台胞公租房,再到福马“同城生活圈”的加快建设,一项项惠台暖心举措,让一批批台胞感受到了榕城的诚意与温暖,在成为“新福州人”的同时也自觉向更多台青推荐榕城。在福州创业24年的李正能,早已成了这片热土的代言人。多年来,一批批台青在他的现身说法和热情引荐下登陆福州、扎根于此,共同将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福州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成绩和广阔舞台是台胞融合发展的可靠助力。扎根闽清8年,推动乡建乡创的曾乐福,许下未来15年的“续约”,既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乡亲过往对她的支持,也缘于福州乡村振兴事业广阔的舞台和她对福州可持续发展环境的青睐。同样,福州高校以团队形式攻关科研课题的形式,让台湾科研人员王量弘看到了“比在台湾多几倍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从而让他跨越海峡,在福州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新的一年,我们期待更多台胞登陆福州、融入福州,将个人计划、企业发展与城市进步紧密相融,开创新天地。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财金协同 助企共进”福州水部街道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