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伏脉千年,两岸同根。

漳浦是台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全国首批设立的两个国家级台创园之一。两岸开启交流30多年来,浦台同胞往来络绎不绝,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跨越海峡、一路向西,回到漳浦寻根谒祖、投资兴业、生活学习、安居乐业。

曾经漫漫的一水之隔,不再有海天之遥。从“融冰”到“融合”,漳浦先行先试、敢行敢试,聚焦教育、医疗、文化、经贸、产业“五大板块”,充分发挥民间信仰和宗祠祖庭的精神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宗亲贸易合作新渠道,不断推动闽台同胞联络联谊、交流交往、共拼共赢,努力增进两岸同胞情感,全力打造台胞台企温馨港湾。

同心致远 推动教育医疗合作

这几天,来自台湾的吴昆仑教授正忙着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一起,突破面包、蛋糕、茶点、茶饮等食品的创新研发。吴昆仑原是嘉南药理大学餐饮管理系的教授,在台湾任教期间主持著书6本,发表论文20多篇。

近几年,两岸的教育、医疗团队经常会开展学术、医术交流,通过教育共融、医疗共享实现互利共赢。吴昆仑跟随台湾的教育团队来到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就被这里宜居宜教的工作环境吸引了,而后,他便选择留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任教,教授面包烘焙技法、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绿色安全等方面的前沿知识。

据悉,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由台商李瑞河创办。1993年,李瑞河从台湾回到祖籍地漳浦创办天福集团。30多年来,“天福”这棵葳蕤大树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天福茗茶”连锁店开遍海内外各地,天福茶博物院、高速公路天福服务区、“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天福茶园、天福茶厂、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天福医院等产业相继投用。三十余载栉风沐雨,天福集团逐步发展成为集茶业、食品、文旅、教育、医疗、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集团企业。

吴昆仑告诉记者,他跟着李瑞河的脚步,选择留在大陆发展,将他对食品科学的研究成果与大陆食品发展理念融合,致力研发更好口感、更有营养、更加健康的食品。

教育共融引来优秀教师,医疗共享也招进了专业人才。2022年2月,漳浦天福医院正式开业,彼时,台湾女青年许芷宁正在台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进修,她的老师就推荐她到天福医院就职。“我的老师经常带着医疗团队到大陆交流学习,他告诉我,大陆发展机会多、积累经验快,可以选择去大陆就业,漳浦天福医院刚刚成立,正是用人之际。”在老师的推荐下,许芷宁背上行囊、带着憧憬,跨越海峡来到天福医院。

“到这里一看,我便认定这里了。”许芷宁说,漳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更重要的是语言相通。来到漳浦,许芷宁把台湾最先进的口腔正畸技术与东方口腔审美理念融合起来,专注齿颚矫正、正畸修复矫治、活动假牙及各种口腔疾病治疗。“在这里工作很顺心、生活很舒心,同事们对我照顾有加,群众也非常热情。”许芷宁坦言,如今她已经把漳浦当成了家,工作之余,她还会邀请台湾的亲人和朋友来漳浦游玩,感受海峡西岸的人间烟火。

一花独放不是春,团结合作更能迸发强劲力量。为促进浦台教育融合,漳浦县持续优化台胞子女申请就读中小学和公立幼儿园流程,落实“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积极支持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升格本科院校,吸引台湾学生到漳浦就读和台湾教师来漳浦任教,不断深化两岸校园合作。医疗方面,漳浦积极融入名医入漳“圆山计划”,发挥中医药领域特色优势,吸引大陆台籍和台湾地区中医药人才到浦交流学习,同时加快同溢堂中药博物馆建设,推进天福养生文化村开业运营,整合布局闽南特色康养产业,打造“大陆台商康养休闲中心”,全力促进两岸医疗领域融合发展。

文化共情 联动经贸合作共赢

近日,来自宝岛台湾的歌仔戏姐妹花陈禹瑄和陈禹安,在福建丰归文化芗剧团的戏台上,分别用芗剧和歌仔戏同台合演《汉初风云》。一曲唱罢,陈禹瑄感慨地说:“芗剧和歌仔戏融合在一起,完全没有违和感,这应该就是两岸融合一家亲的感觉。”

芗剧和歌仔戏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你中有我、异曲同工,像姐妹花一样,并蒂绽放在海峡两岸。恰如陈禹瑄和陈禹安姐妹,两人都是台湾戏曲专科学院歌仔戏学生,后来姐姐到大陆经商,直到2022年10月来到漳浦,加入福建丰归文化芗剧团,才重新在戏台上开嗓。而妹妹一直在台湾坚守歌仔戏,成为台湾戏曲金奖小生。

这出合戏是两岸文化的共情戏。漳浦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涉台文物达66处,清代漳浦“蓝氏三杰”蓝理、蓝廷珍、蓝鼎元均为平定、统一、治理台湾作出重要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被载入《清史稿》。在“蓝氏三杰”的影响下,许多台湾同胞的祖先从漳浦迁徙到台湾,垦田拓荒、开发建设。目前在台北、高雄、宜兰、屏东、金门等地区的台湾人,祖籍在漳浦的约有200万人。

为增进漳浦籍台胞对“根、祖、脉”的认同,漳浦立足对台资源禀赋,以“同根同源”为纽带,用“宗亲文化”搭桥梁,探索“文化共情+经贸共赢”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深挖涉台文化,做足历史文章,对“蓝氏宗祠”“蓝理提督府”等一批涉台文物进行修缮管理,建设“蓝氏三杰”历史文化展示馆,面向社会征集“迁台记忆”“两岸家信”档案文献;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将“蓝氏三杰”涉台文化列入漳浦文化名片,一大批文学影视作品相继出版发行演播,积极开展“闽台融合发展”主题采访报道,并在当地报刊《金浦报》开设《祖地文化》专栏。

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漳浦以此为契机,于同年11月成立漳州蓝氏宗亲联合贸易有限公司,由县属国企金瑞公司控股、14个村集体参股,共同形成运营合力,与台北、南投等地区的台湾蓝氏宗亲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个,吸引商(协)会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7个,有效助力两岸宗亲互动交流、共谋商机,为闽台蓝氏同胞搭建更为广阔的联谊联络、经贸合作平台。

搭设平台 促进两岸产业共融

初秋,走进位于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钜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姹紫嫣红的蝴蝶兰在温棚内争奇斗艳。公司创始人黄瑞宝告诉笔者,目前他们已研发出蝴蝶兰品种3000多个,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大城市。

今年是黄瑞宝来漳浦投资创业的第17个年头。2006年,漳浦在全国率先创立台湾农民创业园,钜宝生物成为第一批入驻园区的台企。“漳浦是我的祖籍地,回到祖地投资兴业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政府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大扶持。”聊及到漳浦创业的感受,黄瑞宝侃侃而谈。

近年来,漳浦以蝴蝶兰、果蔬、苗木等主导产业为纽带,深化两岸科技交流、人才合作、联谊联络,积极构建对台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共培育台湾农业优良品种210余个,推广种植养殖面积43万亩,年创产值达35亿元。在全国率先实施台湾征信在园区互认、资产在台湾抵押可在大陆贷款的创新举措,推出“福台贷”“接力贷”等产品,并通过用电优惠、项目建设补助、增强用地保障等措施,畅通台商台企投资道路。在全国首创“台胞科技特派员”队伍,引进“台湾乡建乡创”队伍、“台湾种植能手”,开设高素质农民和培养乡村实用技能人才等培训46班次。

漳浦台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阳来到漳浦10年间,共培育出各类奇珍异果120余种。2019年,蔡志阳被聘为科技特派员,在他帮扶的长桥镇割后村,农业产业顺利转型升级,产质提升,树葡萄、黄晶果、李子、青枣、手指柠檬等水果持续热销。

同是科技特派员的台青邱昭豪原先一直在台湾从事农业推广运营工作,去年4月来到宝旺莱公司任技术总监。他说,漳浦机会多,可以让他大胆尝试,一展身手。一年多来,他运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指导公司及周边乡镇农户实施凤梨果园标准化管理,推行“一品一码”,帮助村民种植的西瓜凤梨、金钻凤梨品质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漳浦累计引进台资农业企业294家,在浦创业就业台胞840人,先后选聘台湾科技特派员55名,带动培养农技人才近千人,有效助推科技融合、人才融合、农业融合进一步深化。

漳浦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秀云表示,浦台渊源关系得天独厚,漳浦将持续放大亲情纽带效应,吸引更多台胞“回乡交流合作”“回家创业就业”,共享商机、安居乐业,让漳浦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温馨港湾。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