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体育频道>体育新闻
分享

他的世界里从不缺少欢呼和掌声,他走到哪都会簇拥着从各地赶来的粉丝,人们都认为他风光无限,央视纪录片导演梁迈却说:“我这部片子要讲述的是他的孤独与寂寞。”今天晚上10点15分,大家期待已久的央视系列纪录片《转折点-宁泽涛》将和观众见面,这部历经8个月拍摄制作的纪录片,用48分钟讲述宁泽涛备战奥运前后的经历,去探索作为高水平运动,站在人群中内心要面对的孤独。在网易的专访中,导演梁迈详细解读这部片子拍的摄初衷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宁泽涛纪录片今晚播出 央视导演:表现他内心的孤独

拍摄伊始遇重重阻碍 发申请函石沉大海

网易体育:在奥运前为何选择拍宁泽涛的纪录片?

梁迈:奥运前,中央电视台就开始探讨后奥运该如何去总结的课题,最后决定拍一个奥运之后播出的节目。我们决定拍纪录片,计划拍十个人或项目,我负责郎平、林丹、宁泽涛。这些人物不是我选的,是领导决定的。因为我02年就去意大利拍郎平,他们觉得我跟郎平比较熟,比较好介入。宁泽涛是完全陌生的人物,当时我觉得宁泽涛的拍摄价值一个是他的颜值比较被认可,一个是他在短距离成绩打破中国乃至亚洲零的纪录,这点是值得深挖的。

网易体育:您是从3月份开始拍摄的这部片子的,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

梁迈:事实上1月份我就把中央台的拍摄申请函递到了游泳中心,真正见到宁泽涛是3月份,在这期间,我发现想接触宁泽涛特别难,甚至说想见看他一眼都特别难触,中间有种种人,不想把宁泽涛介绍给你,不想让你接近他,可能宁泽涛完全不知道有这个事。3月份的时候,我一个朋友说宁泽涛要拍广告,转场的时候可以和他说一下。我去了,见到他从握手到他坐在台阶上,我把中央台的文给他看了一下,征求他意见,以及我要怎么拍他,希望他有什么配合,大概不到三分钟,转场结束,他站起身,说话也很少:“首先谢谢梁老师,我尽量全力配合拍摄。”拍完广告后宁泽涛去了澳大利亚,我就跟领导商量我去那拍摄,有一种异国风情的感觉,而且国家训练局的游泳池很难进去拍摄,国外游泳中心的主管领导都不在,比较好拍。虽然我申请拍摄的文件石沉大海,但是中心并没有表示我们不能拍摄。决定后我和宁泽涛的室友小黄发微信,当时我只有小黄的微信,他把他们住的地址给我了,我们到了是晚上,我问小黄训练计划,小黄跟我说的的很简单:“明天早晨6点30,我们得休息了。”第二天天还很黑,我跟摄像怕错过,5点30就在门口堵他。后来队员陆陆续续出来,他最后一个,我跟他打了一个招呼,他说你得跟我们教练说一声。叶练当时在悉尼,我就跟齐晖说,齐晖说她没有接到这个通知,问我们有没有文,我说有,她说那为什么没有通知,没说可以拍摄。我说他们通不通知是他们的问题,没有说不行那就是行,这就是逻辑思维,我们确实有文件在他们那。她说得和叶练沟通下,到了场地他们可能跟叶练和宁泽涛沟通了一下,十分钟后说“你们拍吧”。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进入拍宁泽涛。

宁泽涛纪录片今晚播出 央视导演:表现他内心的孤独

纪录片无意揭露所谓真相 要表达他的孤独寂寞

网易体育:很多人好奇这部片子主要想表达什么?

梁迈:现在网上很多猜测我们这个片子是揭露所谓真相以及奥运前五周的经历,这完全不是我这片子的初衷,也不是核心。我这个片子表达的是一个人的孤独和寂寞,包括奥运前的五周也还是孤独和寂寞,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理力量的话,一般人是早就摧垮了,面临这么大的压力,也就是宁泽涛的这种坚持,才让他到了奥运会的跳发台。凡是坚持一件事情,绝对是和孤独和寂寞相伴的,绝对不是简单的在一个很娱乐轻松的状态,就能把一件事坚持住,那是不可能的。

网易体育:您是怎么发现和表达他的孤独和寂寞?

梁迈:我的纪录片并不是我看到了什么,而是我要表达什么。我们在澳洲待了七天,摄像问:“这七天是不是就拍他游泳、训练。”那时我跟他不熟,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他去沟通,怎么去沟通,沟通什么。我跟摄像这么说,片子要表达一个人的孤独和寂寞,你就在水里把这种感觉给我拍透了,你就可以不拍。大家都觉得宁泽涛很容易,颜值又高,好像扎到水里成绩就到手了,我说让那些粉丝看看,他的成绩是怎么来的。所以在第一版的时候,我有一个三分钟的长镜头,我就让摄像一直跟着宁泽涛来回,三分钟都没切,我就是观众看着烦,你三分钟都看烦了,他12年都这样,就做这么一件事情。

我看了他三天,我觉得如果是我我承受不了。比如他每天就到游泳馆,早晨感觉没洗脸没刷牙,头发特乱,睡眼惺忪的,我跟过他们的车,非常安静,个别的聊天你都觉得很刺耳,宁泽涛,也不说话,愣愣的特呆,目光散淡。进去以后先到一个屋子里热身,实际在等游泳池保温罩卷起来,他就冲着摄影说“哥哥我们是无聊地等待呢,没什么可拍的。”完了开始换衣服,听布朗说计划,然后就跳水里,基本没上来过,上来就走了。我临走的前一天,想去宁泽涛房间拍下他的生活,之前听队医王飞说他动不动就唱励志的歌曲,我想让他唱几首歌,他说唱歌就算了,变魔术吧。第一遍变砸了,他说“不行我回屋再演练一下。”我们等了20分钟,我让摄像不要关机,镜头一直冲着椅子,他走了,回来他说这回应该没错了。然后他说这是一个预言魔术,里面有四个预言,当时我对他这个魔术并没有期望值很高,不过就是游泳运动员会玩魔术,等我剪片子我就开始研究他那个魔术,我后来突然他这四个预言在三个月后神奇地一一得到应验。后来我跟他说时他都很惊奇,他都没想到这四个预言是这样的。很多导演可能就把这个当噱头,宁泽涛还会变魔术,我觉得这不是好的纪录片作者敏锐的态度,他们根本没有进入宁泽涛内心的东西。

三人都处在人生转折点 纪录片也需要明星

网易体育:为什么纪录片的名字叫《转折点》。

梁迈:原来我们叫《群山之巅》,群山之巅也是符合寂寞和孤独,高处不胜寒,我表现的并不是很多人误读的他们站在山顶上,从业务来讲林丹、郎平、宁泽涛三个人确实站在山顶上,世界级的,毋庸置疑。真正达到那个份上,你一定觉得高处不胜寒,各种语言对你的猜测,各种不实攻击,你就一张嘴。但是后来为什么改成《转折点》,其实宁泽涛的片子最开始叫《比水更蓝》,他父亲更喜欢这个名字,他问我为什么不用这个名字,我说格局太小,《比水更蓝》说的也就是宁泽涛比较清纯,比较单纯。《转折点》含的意义太多了,每个人生都是转折点,就看能不能把握。这三个人全都在转折点,郎平到底还执不执教,林丹到底还会不会打2020,转折点怎么把控好,对人生非常重要,我们观众看他们的把握和转身也有教育意义。《群山之巅》格局太大了,还有误读的太多了。况且宁泽涛正好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就是转折点,宁泽涛通过这件事情一定成熟了,他面对这么多,这种成熟对他的转折是有意义的。他父亲跟他聊天:“如果你现在不快乐,你就转身,我跟你妈妈商量好了,全力支持。”

网易体育:您也说了这部纪录片是一个系列的,还包括林丹和郎平,您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吗?

梁迈:三人共同的地方就都是运动员,第二都是中国顶级的人物。不同是三个年龄段,老中青。林丹33岁,宁泽涛23岁,郎平53岁,你可以看出他们的成熟与不成熟。我和林丹曾经聊天,他说:“如果我在十年前处理我还处理不到这份上,但是现在我处理也不会像宁泽涛的方法。”郎平两耳不闻窗外事,她都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他们项目不一样经历不一样,但是共同都在这个体制下,郎平是体制外的,她有可以分庭抗礼的筹码,她是最自如的。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熟有多么重要,但是没办法,青春很好,但是没有积累,等你积累足了已经不青春了。

网易体育:拍完这个纪录片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梁迈:我这次拍了宁泽涛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没有明星,我原来对明星嗤之以鼻,拍了宁泽涛之后我发现明星的力量有多么重要,真的能带动一个运动,好多人就是为了看宁泽涛。必须要造星,直播才有人看,女排决赛中央电视台多卖了5000W,收视率超过春晚。因为林丹、郎平、宁泽涛,很多粉丝说我就想看纪录片,这句话触动了我,他们是喜欢娱乐喜欢看剧情片的人,没想到因为他们心中的偶像,就喊出我们就想看纪录片,这对纪录片的发展大有好处,他们大都是25岁以下,纪录片在他们心中划出一道火花,别忘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管他们看纪录片的目的是什么,等到年龄增长,知识丰富,阅读能力的宽厚增加,想到第一次看到纪录片什么感受,为什么看,这是好事,这是意外收获,纪录片有了比较高的收视率,这是最大的胜利。

作者:欧璐婷

责任编辑:黄小群

最新体育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