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2月2日电(记者多吉占堆 薛文献 王沁鸥)春节期间,珠峰脚下。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藏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度农家新年。“那位‘登上珠穆朗玛峰,周游过世界的小子’返乡过年了!”好消息在乡亲们口中传递着,给节日的农家增添了更多喜庆。
“小子”名叫德庆欧珠,29岁,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在读硕士研究生,西藏登山队队员。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他与队友、同学次仁旦达随地大登山队完成了“7+2”(即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到达南北极点)壮举,创造了西藏登山队挑战人类极限的新纪录。
他们年轻的人生,和众多登山前辈一样,丰富而精彩。
2012:“从没这样登过珠峰”
次仁旦达和德庆欧珠都出生在珠峰脚下,有着相同的黝黑皮肤和瘦削面庞。初中时,两人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进入西藏登山学校学习,成为专业的高山向导。2008年,他们同时参加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并顺利登上顶峰。
同年,地大招收高水平登山运动员学子,他俩又同步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取得本科学历,并先后考上硕士研究生,其中次仁旦达已于去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我们从初中起就是同学,一起进山、登顶甚至遇险的次数,真的已经数不清了。”说这话时,次仁旦达那双时常透着锋芒的眼睛里,泛起一丝温情。
德庆欧珠比搭档话少,他只是说:“如果在山上遇到危险路段,需要两人相互配合、保护,我们只会选择彼此。”
2012年,地大启动攀登珠穆朗玛峰计划,拉开了“7+2”挑战的序幕,次仁旦达和德庆欧珠再一次并肩作战。
“当时,珠峰整体天气状况不稳,两个高海拔营地的运输和建营,不得不一推再推,”次仁旦达回忆道,“对于高校登山队来说,多一天等待,就意味着多一笔开销。”
终于,天气预报显示,5月19日是唯一合适的冲顶窗口。时间紧迫,登山队于17日从海拔7028米营地出发,当日运输并建立7790米营地,18日继续运输并进驻8300米营地,19日直接突击顶峰。
这样的计划,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德庆欧珠说:“通常,运输和建营由专人提前一天完成。我们当时的攀登方案,接近于阿尔卑斯式攀登,即一口气快速冲顶,不反复上下补充物资。这在攀登8000米以上的山峰时,是非常少见的。”
队伍最终取得了成功,为今后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以前从没这样登过珠峰!”次仁旦达说,能够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证明这支以高校在校师生组成的队伍,已达到了半专业甚至专业的水平。
回望艰险:“确实是被风吹趴下的”
从珠峰归来,德庆欧珠与次仁旦达开始了走遍世界的步伐。“周游世界”的旅程,一直与危险、困难相伴。提起攀登路上记忆最深刻的事,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风!风!风!
“我们在乞力马扎罗山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风雪!”“麦金利的风把雪粒吹到脸上,像小石子在打脸!”“文森峰顶风速超过了20米每秒!”……
想到从麦金利峰下撤时的情景,德庆欧珠感到又好笑又后怕:“当时,旦达在前面走,我负责保护他。天气恶劣,我们决定回撤休整。但风实在太大,人在山脊上根本站不稳,旦达便直接趴在雪面上,冲我爬了回来。”
“那确实是被风吹趴下的!”次仁旦达也很无奈。
不过,在两位年轻的“登山老将”眼中,这些“困难”只是“掌控范围之内的技术性问题”。两人津津乐道的,是许多与“第一次”相关的有趣细节。
在北极时,取水必须用新雪。次仁旦达第一次却煮了一锅冰块,化开的全是咸水。北极的浮冰漂浮不定,有时一觉醒来会发现,冰把他们带向了更远的方向,前一天的路都白走了。
“向导还‘吓’我们说,被北极熊盯上可就糟了。”次仁旦达笑着说,“我当时一直在想,如果遇到北极熊,我是撒腿就跑,还是原地装死呢?”
登山人生:“依旧年轻,依旧疯狂”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5日,地大登山队成功徒步抵达南极点。四载追梦之旅,在那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能在‘地球九极’一次次展开五星红旗,我们非常骄傲,也为自己能续写西藏登山队的光荣历史而自豪!”次仁旦达说。
以此为标志,西藏登山队实现了登顶14座海拔8000米高峰和完成“7+2”壮举的登山界“大满贯”。
借着春节假期,次仁旦达和德庆欧珠刻意放松放松,规划一下未来。“把在全球学到的户外产业管理经验,尽快应用到国内来。”这是他们最先想到的。
“欧美的许多高海拔山峰,不仅可以攀登,还围绕山体建立了户外产业链,包含滑雪、徒步、游览观光等一系列项目,”次仁旦达说,“西藏的户外运动资源独一无二,我们虽然起步晚,但起点可以更高。”
其实从去年登山大会开始,次仁旦达就着力进行了创新,设计了西藏首条滑雪登山体验赛道。德庆欧珠则正在组织西藏登山队进行滑翔伞训练,填补了西藏航空运动领域的空白。
次仁旦达还计划借助自己擅长的数字媒体技术,拍摄和制作更多登山影片,传播户外文化。目前,他的影像工作室已在拉萨成立。他的一些作品,现在常常被地大老师在课堂上放映,让坐在教室中的普通学生,也能了解山的魅力。
管理专业出身的德庆欧珠则在思考,如何借鉴欧美登山营地的管理经验,改进国内的高山救援和环保体系。不过,他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新的一年,他们两人的行动计划表,早已排得满满当当。
“自己在十几年里学了、做了这么多,有点如梦如幻的感觉,有些消化不过来,”刚满30岁的次仁旦达感慨道,“但我们依旧年轻,依旧疯狂。登山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向前。新的一年中,我们会继续攀登不止。”
责任编辑:海凡
- 双十一购物节,手机销量的最大赢家是锤子坚果Pro22017-11-11
- 锤子坚果Pro 2,我觉得不行,但锤子科技这次要成2017-11-11
- “刘海”问题尚未解决,刚拿到iPhone X的强迫症患者哭了2017-11-10
- OPPO R11s上午十点火热开售,线上线下同步开启2017-11-10
- 腾讯视频动漫宣布引入《名侦探柯南》全部剧场版动画获点赞2017-11-10
- 最新体育新闻 频道推荐
-
张继科爆冷出局 张继科1:4惨败止步首轮 张继2017-11-12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