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资讯频道
分享

引发公众热议的重大疾病个人救助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不久前, 广东省汕头市唐某(化名)在腾讯We 救助平台发起“5岁白血病女孩求助”的个人筹款项目,17个小时内筹款参与达11845人次,总计筹款超过30万元。

腾讯的个人亲友间互助筹款平台“We 救助”,不收取任何费用,旨在为急需疾病救助的贫困人群提供一个在线互助平台,通过亲朋好友募捐善款,快速帮助到深陷困境中的个人。用户能通过手机快速上传疾病证明,免费发起筹款项目,分享给亲友马上开始筹款;项目结束以后,快速提取善款,这正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改变。

社交关系链背书

个人用户可快速发起救助

唐某年满5岁的女儿去年底被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院提出接受化疗可以有百分之八十的机会康复,而整个疗程长达三年。由于化疗后出现感染,女儿需要注射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每天治疗开支需要几千元。家中还有一对老年父母和年幼弟弟,打工一族的薪酬已无力支再支付高昂的化疗费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唐某今年3月底在We救助平台上尝试发起了项目。

由于We救助的信息主要通过个人朋友圈、微信群等私人关系链传播, 在平台上不设有公开入口。对唐某等项目发起人来说, 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对自身的遭遇相对了解,在基础的信任关系上项目的筹款速度快,信息安全也有一定保障。

据了解,对于捐助人的捐赠行为,We救助平台在用户支持项目和转发项目前,都会强提示用户注意辨别,是否了解项目受助人、发起人或者转发人,从而保证通过社交关系传播时,用户有更多的信息去判断案例的真实性。历经17个小时后,5岁白血病女孩的筹款顺利完成。

腾讯方面介绍称,经过了去年一段时间的测试后,目前We救助已开始运营。用户打开手机微信,即可通过“We 救助”的官方微信号在页面发起筹款项目。通过输入身份证信息完成与微信支付实名认证的匹配,完善发起人基础信息即可上传包括诊断证明、所在医院等受助人信息资料,在进一步填写病情治疗情况、家庭背景信息后,等待审核上线。

在不少公益业者看来,免费的We 救助平台打破了传统公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社交熟人关系为大病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指尖公益筹款渠道。

“指尖公益”不断演进

助推解决传统疾病救助难题

类似唐某这样家庭疾病突发却无力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的遭遇,并不是个案。

据《中国儿童大病救助与慈善组织参与现状报告》显示,在1229个贫困白血病患儿调查样本中,75.1%为农村儿童,76.4%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两万元,而儿童白血病的治疗费一般却高达10万至60万元。上述报告中,所有被调查家庭因给孩子治疗白血病而平均负债超过14万元,其中约47%的家庭负债超过10万元,债台高筑。

公益人士指出,过去类似白血病、癌症肿瘤等疾病不仅耗光病人家庭的所有积蓄, 更因为向亲友甚至非法机构借款而引发新的悲剧,“因病致贫”成了大多数人们心中的恐慌。由于大多数病患者所需的都是刻不容缓的“救命钱”,如何快速而合规地筹到善款始终是个难题。

在很多网友看来,新兴的网络公益众筹平台一方面帮助了一些真正有需求的人;另一方面,“骗捐”、“敛财”等负面新闻也时有曝光。对此,We救助强化了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捐助者”一方的权益保护。对受助人更严格的信息审查,对捐助人多环节的善意提醒,对项目金额的额度限制,都旨在帮助参与者对项目有更多了解,对平台建立信任,对自己的公益捐赠行为负责,推动公益的透明化。

“有一些曾在朋友圈刷屏的反转事件,引起了我们的警醒和反思。如果公众的同情心被滥用的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又该如何获取信任?” We救助产品总监李倞表示,平台有责任去尽可能地推动信息透明化,虽然发起求助的用户可能需要多填写一些资料和信息,但这是对捐款的亲友负责,是对爱心网友的尊重。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让“指尖上的公益”迸发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而技术的变革正在推动公益朝着更透明的方向发展。当人们遭遇疾病与灾祸,不只是束手无策或向机构寻求帮助,随时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及互联网公益平台来打开一扇新的门,探索更积极的可能。

We 救助媒体备询Q&A

Q:  We 救助的定义是什么?

“We救助”是腾讯旗下个人亲友间互助筹款平台,由腾讯社会企业责任部发起和运营。

Q:  针对We救助平台的项目真实性问题,请问We救助团队有哪些预防和规范措施?

首先,在项目发起阶段,发起人身份和账户审核会通过用户的微信及支付行为做好实名认证;

项目内容会由专门的客服人员对发起人、受助人的材料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审核;并且,平台正在引入和第三方医生APP进行合作,主治医生可以为项目提供证实。

其次,在项目的转发传播阶段,在用户支持项目和转发项目前,平台都会强提示用户注意辨别,是否了解项目受助人、发起人或者转发人,从而保证通过社交关系传播时,用户有更多的信息去判断案例的真实性。

Q : 一旦发现We 救助平台有虚假项目骗取善款, 如何处理?

在项目上线过程中,We救助平台尽到了审核义务,同时也建立了及时响应的举报反馈机制。一旦有人举报发现虚假项目,筹款将第一时间冻结,避免未经证实的项目扩散。查实项目确实有问题后,将根据捐款路径把筹款金额原路退回到捐赠者账户。

We救助的筹款主要通过私人朋友圈、微信群等熟人关系链传播,如若项目造假,受骗的大多是项目发起者的一级关系链亲友,这种自断后路的“宰熟”式诈骗具有很高的犯罪成本。一旦发生民事纠纷,腾讯方面将妥善留存证据,配合举报者和相关司法机构进行调查。

Q:  We救助对项目的审核标准是什么?

对项目通过的审核标准一般包括:发起人上传的身份证明材料是否完整,受助人上传的疾病诊断证明的有效期是否在一年内,名字与所填写受助人是否一致;受助人的身份证明材料上传是否完整;项目详情是否有具体填写病情详细,上传治疗相关图片。

对项目提现的审核标准一般包括:如果非受助人本人提现,审核收款人与受助人的直系亲属或配偶关系材料是否完整。

Q、这种高自由度的个人筹款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监管政策?与新慈善法中的条款是否相悖?

根据2016年9月1日施行的《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第十条:个人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时,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

首先,We救助的信息主要通过个人朋友圈、微信群等私人关系链传播, 在平台上不设有公开入口。其次,在用户进行捐赠时,We救助会在页面显著位置强弹窗提醒用户正在进行亲友间的直接赠与,并且需要用户确认是否了解受助人及项目真实性;同时,在用户分享项目至朋友圈或微信群中时,也会提示用户是否了解项目、受助人以及转发人,如果不认识则会提示用户谨慎分享;如果用户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分享,下一位接收者页面显著位置则会提示写明转发用户并不了解该项目。综上可以看出,平台已经尽到了需要承担的提示义务和责任,并没有违反慈善法的条款。

Q、轻松筹此前因安全性问题而导致投诉时有发生,We救助将如何规避?

We救助平台会针对项目发起用户以及捐赠用户做好强提示。对于平台来说,重点是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资讯频道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饿了么联合和番丼饭等10家品牌为外卖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