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资讯频道
分享

王长昇:患者的每句感谢都是我最享受的时刻

王长昇被评为医院十佳医师(图片由医院提供)

海峡网讯(东南网记者冯川叶)“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每一位医学生的入学誓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王长昇从医23年来,始终铭记誓言,用爱心与仁心帮助患者解决病痛,脚踏实地践行医者本分。“急患者之所急,解患者之所忧”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精湛的医术,令王长昇赢得了无数患者的赞许和信赖。

危急时刻,精湛医术化凶险

2018年4月,怀孕近7个月的孕妇圆圆(化名)不慎从3米多的高处跌落,半身无法动弹,危急情况下从宁化县送到附一医院急救。经过仔细检查,圆圆被诊断为多发性胸椎骨折脱位伴双下肢截瘫、右锁骨及肩胛骨骨折、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创伤性湿肺、右侧液气胸、先兆流产、头皮裂伤,伤情病情叠加,两条人命关天。相关科室医生会诊后认为,由于胸椎骨折脱位等原因,圆圆双下肢的运动功能消失,仅存有一些模糊的感觉,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才会有希望,否则,圆圆的下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根据目前胎儿情况,胸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等情况,决定立即将圆圆从产科转到脊柱外科王长昇的治疗组上。

必须精准地复位爆裂脱位的胸椎椎体并行椎管减压,才能解除胸椎脊髓神经压迫,让圆圆有机会重新站起来,这是一般县市级医院无法胜任的高难度手术,更别说患者是一位身怀六甲的孕妇了。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压倒王长昇和他的团队。

会同产科、麻醉科、呼吸内科、手术室等,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王长昇为圆圆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凭着精湛的医术,耗时3个多小时,顶着巨大的压力完成了这例“接受了IVF(试管婴儿)中晚期妊娠合并严重胸椎骨折脱位截瘫”手术。

圆圆出院时,她的家人特地给王升昇他们送来了两面锦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家一样的温暖,亲人般的呵护”。

今年6月,圆圆带着她已经1周岁的儿子,专程前来感谢王长昇和去年救治过她的附一医院医疗团队。

王长昇:患者的每句感谢都是我最享受的时刻

圆圆(化名)为王长昇团队送来了锦旗(图片由医院提供)

医者仁心,要把患者当亲人

芳芳(化名)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脚无法触地,疼痛难忍,无法入眠。入院检查后王长昇认为她需要立即手术,但一开始芳芳对手术十分恐惧,难以接受。

普通人闻及脊柱手术,无不谈虎色变,能熬且熬,熬不住了能保守就保守,结果小病熬成大病,并不知道当今的医疗科技进步,已经使许多脊柱疾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解决。经过王长昇耐心细致地解释,芳芳接受了进行手术的建议。王长昇为她实施了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芳芳手术后的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在病床上放声大哭。医护人员以为出了大事,急忙赶来询问。只见芳芳抓王长昇的手千恩万谢道:“好久没能这么舒服地睡一觉了,简直太幸福了!”两天后,芳芳出院了。

“行医不是做生意,要把患者当亲人。”怎样才算把患者当亲人,王长昇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急患者之所急,解患者之所忧”。王长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同事的眼里,王长昇是常常“求人”的。附一医院患者众多,各种影像检查常常要提早较长时间预约,所以,遇到急症和外地患者,王长昇总是处处“求人”,加急帮病人做检查。不知情的人以为这些患者是王长昇的亲属,但实际上他与他(她)们非亲非故。也有人对此说三道四的,他却总是说:“病人大老远地来,多住一天就多花一天的钱,能帮的尽量帮一下。”

在患者的眼里,王长昇几乎永远带着一张微笑的脸。在他眼里,患者都是一样的,没有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分。他认为,医患之间只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感,治疗过程中双方就能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并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而要建立这种信任感,医生必须以“医者仁心”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推心置腹、真诚相待,并且这种沟通需要体现在医疗过程中的每时每刻。

王长昇有一个习惯,无论工作到多晚,哪怕是凌晨,临下班前,他都要到病房里转一圈,把每个患者的情况再询问一遍。每晚睡觉前,他必定还要一一回复患者或是患者家属通过微信或者短信向他提出的各种咨询。

有人不解:查房这种小事还要大主任亲自出马,交给自己带的研究生或者助手去完成不就好了吗?他总是解释道:“因为每个医生对病情的理解以及经验存在差异,会导致对患者病情的处理的不同。有时候患者身体出现的一些微小状况,很可能是出现并发症的前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意义重大。”在他看来,查房绝非例行公事,不能敷衍了事。与其他医生一样,他也会遇到“难缠”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属。问到他这种时候怎么办时,他会笑一笑道:“把他们当自己家的兄弟姐妹就是了。”

无悔奉献,源于敬畏与热爱

王长昇经常说:“每次听到患者和家属真诚地说一句谢谢,就是我最享受的时刻。”

脊柱外科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重点特色专业和优先发展学科,手术数量、强度及难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在这个科室里,对病患诊治的工作量占据了医生工作的大半,属于他们休闲的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之后的一些跟踪工作往往还要长达两年甚至更久。

每天2-3次的查房,连续几台的手术加上时不时的会诊,一天下来1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是王长昇的工作常态。他的休息的时间经常被压缩到只剩4、5个小时,住院病人经常惊奇地发现,昨夜手术到零时已过的他,一大早又出现在病房中。有人问他:常年这样超负荷工作,如何可以承受?他总是笑着回答道:“因为喜欢医生这个职业。”

越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慕名而来的患者就越多。除了门诊,王长昇的时间基本上是在手术台前度过的,并且往往一站就是大半天,直到深夜做完计划中最后一例手术方才得以松一口气。若是要正儿八经地做个统计,可能他持刀的次数远远超过了拿筷子的次数。就算到了周末,他的绝大多数的时间还要花在做科研、参加学术交流、支援基层医院上和带研究生上。

这种超高的工作强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要叫苦不迭了,但王长昇却乐在其中,因为他对自己从事的医疗事业充满了热爱,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辛苦的付出,从这个事业中不断收获着满满的“成就感”。

中学时,王长昇就是理科学霸,动手能力强且富有钻研精神。学医以后,他从硕士到博士一路走来,兼任福建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等近10个医学学会的社会职务,又是福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他更是清楚医生这一职业的神圣。“当医生就像是慢跑,你要沉下心来磨炼自己的耐力。”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20多年来,他发表论文20余篇(由SCI、MEDLINE、CSCD等收录)。他擅长脊柱微创治疗,尤其是在脊柱内窥镜下、微创通道辅助下脊柱微创外科手术及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感染、脊柱肿瘤、脊柱退行性疾病等脊柱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方面。同时,他对脊柱脊髓损伤的干细胞治疗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2015年,爱钻研的王长昇成功取得了“一种脊柱通道镜连接组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王长昇参加了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为救治地震伤员成立的爱心病区工作,参与了福建省第一例四川地震伤员的手术治疗工作。2009年,他还参加了为期近4个月的福建省对口支援汶川地震重灾区和四川省彭州市的灾后重建医疗卫生工作,为彭州市人民医院开展近20例大型脊柱外科手术,填补了该院乃至彭州市卫生系统的多项医疗空白。此外,他还为该院及骨科的医务人员举办了多次学术讲座,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技术,受到当地卫生主管机关及领导、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及病员的好评。

美国的特鲁多医生以充满人文情怀的铭言“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概括了医学的职责,成为从医者的道德准则。王长昇牢记特鲁多的这句铭言,并且崇尚之深、恪守之坚。2018年,王长昇荣获“第一届中国医师节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十佳优秀医师”称号。他在《感言》中写道:……回顾行医心路历程,当年风华正茂,现今两鬓斑白,终日以医院为家,恪尽职守;然见病者痊愈、笑容真露、轻声言谢时,倍感欣慰,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黄仙妹

相关阅读
关键词: 王长昇 十佳医师
最新资讯频道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