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资讯频道
分享

武夷岩茶,以独特的“岩韵”闻名于世,大红袍作为武夷岩茶核心品类,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武夷岩茶的名片和品质代表。而陈年大红袍,更是在此基础上,历经时间考验,多了一份在岁月沉淀下的风味变化与文化积淀。

然而,与广为人知的普洱、白茶不同。尽管武夷山素有品饮陈年大红袍的习惯,但是囿于时代环境限制,建国后岩茶经历了统购统销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后市场又以经济效益优先追求短平快的市场流通,陈年大红袍面临优质原料难找、工艺时间长、制作成本高等多种因素叠加,因此出现了断层。如何打造出优质的陈年大红袍,成为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猴牌老袍庄园主理人汪静宜:十五年的坚持与专注,只为做好陈年大红袍

11月22日至23日,行业首个聚焦陈年大红袍的盛会——第一届老袍节在武夷山成功举办。作为主办方代表,猴牌老袍庄园主理人汪静宜女士,向与会嘉宾们作了“十五年的坚持与专注,只为做好陈年大红袍”主题演讲,从如何与茶结缘、寻茶和拜师、做茶、产品创新、品牌发展等维度,讲述猴牌老袍庄园作为武夷山唯一一个专注陈年大红袍的品牌故事。

“陈年大红袍品类开始兴起,大家对陈年大红袍更感兴趣,愿意尝试。”伴随陈年大红袍时代来临,汪静宜表示,前十五年是猴牌老袍庄园探索陈年大红袍的开创之路;后十五年,随着陈年大红袍品类兴起,岁月为伴,我们静候花开。

以下为猴牌老袍庄园主理人汪静宜接受媒体专访内容整理。

01茶的渊源

做茶源于执念,我认定的事情绝对不会动摇的。

新手喝新茶,老手喝老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往往这是接触茶最常见顺序。然而对于汪静宜来说,这个逻辑恰恰相反。

“从2003年打开先生茶柜开始,浓郁的老茶香扑鼻而来。那一瞬间像入了迷一样,当时就觉得我要品茶、学茶。”谈及与茶的渊源,汪静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先生爱茶,并有收藏陈年普洱茶饼的爱好,这成为自己与优质老茶链接的一个先天条件,这也被自己看作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缘分。

一直以来,自己都十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富有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的老物件,情有独钟。平常有空的时候,也会腾出时间逛花鸟市场,有意识地寻找老器、老珠串等物件,老茶的“闯入”,其实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兴趣爱好能够转化为事业,确实令人振奋。然而,要在这个过程中取得成就,除了个人的热忱,还必须伴随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长期投入和不懈追求的笃定和自信。“对茶了解得越多,我就开始动了心思,想要把茶的好告诉更多人。”对于立顿红茶风靡世界,品牌全球年销售逾百亿,汪静宜感慨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一生要强的她,也暗自发问,茶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中国的茶品牌也做得那么成功?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她决心开启自己的茶事业。“我认定的事情绝对不会动摇的。”对于做茶这件事,汪静宜语气肯定,态度坚决。

02寻茶之路

深入六大茶产区,确定陈年大红袍布局路径。

茶,源于中国,兴于欧洲,播惠全球。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和制作茶饮的国家,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产区,在中国大地星罗棋布。落子何方,成为开启茶事业首先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在打造猴牌品牌之前,汪静宜对全国6大茶类产区进行了深入调查,足迹遍布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等全国茶叶产销标志性地区……经过近5年的寻访,包括与茶农的深入沟通,参观周边茶市场,以及拜访专业机构和人士,在综合文化沉淀、历史发展、工艺制作、商业前景等众多综合因素后,2008年,她最终落脚武夷山,并决心将精力和时间放在陈年大红袍这一拥有辉煌陈茶历史,但似乎又被忽视的茶品身上。

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武夷山素有“双世遗”美誉,不仅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谈及最终专注只做陈年大红袍的原因,汪静宜总结为以下主要三点。

第一是以陈为贵的历史渊源。乌龙茶中的大红袍,是中国陈茶之祖。历来以陈为贵,是中国最具贵族气质的茶类。早在清初周亮工《闽茶曲》中便写到:“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这也进一步说明陈年大红袍在当时具有很高的价值。

第二点是反潮流趋势-不追香。和市面大多追香的茶不同,陈年大红袍更重视焙火工艺的把握,不仅可长期持久保存,还能根据时间推移,实现风味转化,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第三点则是受个人喜好的影响。与自己结缘老茶一样,陈年大红袍这种穿越时空岁月的沉淀,让自己对武夷山这片武夷岩茶发源地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而细腻的理解。

03师承黄老

三顾茅庐成亲传弟子,致力推广优质陈年大红袍。

和中医、曲艺、教育等领域一样,茶界同样十分讲究师承。

在武夷山,黄镇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作为中国商品大红袍研发的创始人之一和著名的制作工艺大师,他除了曾担任过武夷山市茶叶局的副局长,在大红袍研究和制作方面也造诣颇深,拥有超过四十年的经验,并被收录于《中国专家大辞典》。

“在打造和推广陈年大红袍道路上,黄老给了我莫大的支持。”汪静宜表示,黄老在“陈茶”的研究深深打动了她。2008年,自己三次登门拜访黄老,这里面没有任何功利,完全出于对工艺、对茶的理解,以及对黄老为人的尊敬。在和黄老的交流中,他对非遗传统工艺-木炭烘焙,不舍弃原本传统东西的态度和坚持,深深打动了自己。

在执着和诚意下,早已退休的黄老再次出山,加入重启优质陈年大红袍的事业中,不仅担任猴牌老袍庄园的品质总监,还将汪静宜收为自己的关门亲传弟子。

猴牌老袍庄园主理人汪静宜:十五年的坚持与专注,只为做好陈年大红袍

在拜师礼上,黄老还给自己这位关门亲传弟子一份特殊的礼物,——80年代 他亲手推动的第一代商品大红袍。汪静宜说,事后她才意识到这份礼物的分量。作为黄老参与推出的国内第一款大红袍,大部分产品在当年已远销海外和香港地区,黄老自己也仅存两盒,而其中的一盒,便给了自己。

微信图片_20160101012722.png

“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也是一种鼓励。”汪静宜说,自己是所有师兄弟中,唯一拿到这个绝版大红袍的人。在拜师后,除了黄老从审评的方式教做茶,自己也化压力为动力,带着思考和见解去实证,目的就是专注做好陈年大红袍这个难而正确的人生事业。

04 做茶三难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是做好陈年大红袍的关键。

相对于普洱和白茶发展的规范和成熟,陈年大红袍是一条没有参考和借鉴的路。而这种路,走起来注定艰难万分。谈及最大难点,汪静宜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难:山场要求高,对应原料价格高。

‌大红袍的产地非常严苛,只生长于地貌条件独特、百里无工业的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使得优质大红袍生来就具备很强的稀缺性。而猴牌老袍庄园大红袍的对山场要求更高,只选取生长于“三坑两涧一岩”为主的的核心产区的茶青作为原料,这直接使得陈年大红袍的原料成本,在初始阶段就注定了其“高贵”的血统。汪静宜解释说,除了原料本身的优质,这也有陈年大红袍中足火工艺直接决定的,因为只有核心产区的原料,才能经得起完整三火攻焙制而内质依旧饱满,进而产生很高的品饮价值。

二难:十年焙火师傅少,当年屈指可数。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复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于2004年被列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所有茶种中,它的制作过程最为繁琐。汪静宜强调,大红袍是半发酵的乌龙茶,焙火是加工过程中一道重要特殊工艺。中轻火岩茶制作工艺不当易返青,不适合长期储存。因此,猴牌老袍庄园,除始终坚持传统工艺,采用中足火工艺外,所有的陈年大红袍都要求至少有十年焙茶经历的焙火师傅制作以确保质量。而当年,为了找到武夷山屈指可数的十年工龄以上的焙火师傅,她几乎把整个武夷山走了遍,难度丝毫不亚于当年走遍全国茶区。

三难:十五年的坚持,转变市场认知教育。

相对于原料稀缺性和制作工艺最大挑战,培育、等待市场的认知转变,是最难的一个挑战。汪静宜说,尽管大红袍享誉海外,但一直以来,由于价格、产量、客户品鉴阶段以及业内对于商业转化效率的要求等因素,市场主导的并不是陈年大红袍。当时,汪静宜并没有因为这些外部因素而动摇她的初衷,坚持自己的“以陈为贵”。因此,在做陈年大红袍之初,自己和团队便承担了市场教育的重任,一遍又一遍向喝茶人诉说陈年大红袍的典故。这期间,通过收购和自主生产,猴牌老袍庄园每年都能保持一定量的份额用于生产储存期限较长的陈年大红袍,只存不卖。因此,猴牌老袍庄园拥有大量优质的自然陈化的陈年大红袍,仅仅是单一品种的陈年大红袍原料,就收了几十种。

05 持续创新

在打破传统中,制定行业首个优质陈年大红袍企业标准。

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看似简单的一片叶子,蕴藏着无数的秘密。

茶叶拼配也叫盘茶,是茶叶加工的一种工艺,也是大红袍传统加工制作技艺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它是将各类型的武夷岩茶取其所长,中和各项滋味,使最终的大红袍香气、滋味达到更佳。至于拼配的原材料种类和配比,乃各家之技术秘方。

“真正的拼配讲究主副调交融,通过好山场+好工艺,发挥1+1大于2的效果,它不是妥协,而是好上加好,最终出现特别好的状态。”汪静宜解释说,在市场上更多的组合是“好山场+拼中等+外山茶”,进而保证了产量,又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尽管企业控制了成本,但茶的品质有所影响,会影响喝茶人的感受。

在拼配的数量上,陈年大红袍一直以来拼配的数量就是几种。而汪静宜发觉,加入更多不同的品种,会使口味层次更丰富,特别是通过年数的沉淀,他们之间的互动与转化会给喝茶人带来更多惊喜和体验。当她提出十多种茶品的拼配时,震惊了她的师傅,因为从来都没有人这么做过。但当她的师傅以及其他老专家们品尝了汪静宜新拼配的茶后,不得不佩服这位茶界新人作品的独特韵味。正所谓传统行业的创新往往带来更多的惊喜。

“不仅如此,我们还开创了陈年大红袍做基茶的先河。”受到茅台和祁门红茶做法的启发,汪静宜带领团队打造的陈年大红袍,对传统武夷山大红袍进行了又一次大胆且创造性的重塑。选用不同年份陈茶组合成为基茶,在每年新茶的拼配过程中,都加入基茶,为的是每年产品能够保持近似的品质和口味。

和其他很多农副产品一样,茶叶似乎也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在受到气候、天气等多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后,导致口味层次不齐。汪静宜补充说,基茶拼配可以让茶标准化更好——猴牌找到一把金钥匙,通过基茶拼配实现了陈年大红袍相对统一标准的口感,把农副产品不稳定性、多变性降到最低,最终达到一款茶叶90%以上的相似度,这在茶叶行业是非常难的。特别是在黄老指导下,猴牌老袍庄园的优质陈年大红袍口感更丰富,品质也更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猴牌老袍庄园还制定了我国首个优质陈年大红袍企业标准——《猴牌庄园优质陈年大红袍十大标准》,该标准的制定从原料、工艺、焙火、配方、存储、陈化、时间、感官、味觉、品鉴等10个角度进行规范,为消费者在挑选优质陈年大红袍时提供了依据的同时,也为带动和推广陈年大红袍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06 岁月为伴

十五年的坚持与专注,静候花开。

十五年的坚持与专注,岁月为伴,静候花开。

“作为陈年大红袍领导者,猴牌老袍庄园是全球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专注只做陈年大红袍的品牌。”令汪静宜自豪的是,经过十五年多年的积累,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猴牌老袍庄园拥有全球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优质陈年大红袍原料库,成为很多人了解和品鉴陈年大红袍的第一选择。

不管是2009年打造的第一款十年陈年大红袍,还是2019年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十年陈年大红袍上市,亦或者2023年发布的国宝级产品猴牌老袍庄园35年,以及同年壹号诞生……一个个极具里程碑式的影响力产品,成为猴牌老袍庄园在专注做好优质陈年大红袍的征途上最好的足迹。

猴牌老袍庄园主理人汪静宜:十五年的坚持与专注,只为做好陈年大红袍

历史文化赋能、自然优势加持、大师工艺把控与岁月沉淀磨砺,共同构成了陈年大红袍出色的品质内核。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作为陈年大红袍领导者,猴牌老袍庄园该如何应对?

“近年来,陈年大红袍品类开始兴起,大家对陈年大红袍更感兴趣,愿意尝试。就像东方树叶做了十年,现在才得到大家的喜欢,成为无糖茶饮的代表。”随着陈年大红袍时代来临,汪静宜表示,前十五年是,猴牌老袍庄园探索陈年大红袍的开创之路;后十五年,随着陈年大红袍品类兴起,岁月为伴,我们静候花开。

猴牌老袍庄园主理人汪静宜:十五年的坚持与专注,只为做好陈年大红袍

茶桌前的猴牌老袍庄园主理人汪静宜,气定神闲,从容不迫。

她口中静候花开的“静”,或是就隐藏在汪静宜的名字中,象征自己对陈年大红袍始终如一的坚持与专注。而这种态度,也恰如其分地契合了优质陈年大红袍的魅力——岁月为伴,静待花开。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都将自然而然地绽放。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资讯频道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新耀榕城·礼乐梅邑|“寻美福州·闽清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