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旅游频道>旅游资讯
分享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日前市规划局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徐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20年)》及市区历史建筑普查等相关规定,梳理出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并予以公布。

市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历史建筑认定标准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此处保护价值主要是指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条件之一的。

在相关认定标准及普查的基础上,依照具有较强代表性、时代性、特色性等原则,规划部门筛选出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共10处13栋。

原徐州师范大学老教学楼吴韵楼、汉风楼和师源楼,位于和平路,江苏师范大学校内,建于1958年。吴韵楼、汉风楼为三层建筑,师源楼为教学主楼,规模最大,主体四层裙房三层。3座建筑呈“品”字排列,典型的教学建筑,建筑古朴庄重,简洁大方。

徐州工人医院,位于淮海西路,建筑面向淮海西路呈“山”字形布置,主体3层,采用对称手法,布局规整,墙体均由砖砌而成,屋架为木结构,屋顶四面皆为双坡,是当时较为典型的仿苏建筑,反映了当时的年代特征。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位于复兴南路,建于1959年,建筑垂直于复兴南路呈“T”字形布置,为框架结构,红砖墙面,平面对称,布局规整,功能合理,立面形体简洁大方,整齐且质地细腻,是典型的节能型建筑。

云龙山北门,位于和平路,建于1980年,为花岗岩砌成仿明代牌坊式建筑,其形制为三间四柱七楼式,屋顶为庑殿式,整个牌楼,由柱、枋、檐楼、花板和斗栱等主要部分组成的,建筑造型十分优美。

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主楼,建于1981年,主楼建筑主体平面为“一”字形,布局规整,南北朝向,层数为10层,四周由10个大合班教室组成配楼,配楼下面为宽阔的柱廊,设计注重形体,简洁大方。

中山堂,建于1979年,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平屋顶,主体采用桁架架构,外墙面为水刷石。2013年,在北立面外侧,又加建一层玻璃幕墙,铝板外表面。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大空间建筑,中山堂造型庄重,功能合理,尺度适中,比例宜人。

徐州邮政局原生产楼旧址,建筑沿淮海东路呈“一”字形布置,布局规整,与北侧两栋建筑,共同围合成“回”字形院落。主体为框架结构,简洁大方,体现了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风格。

徐州老市政府,由1#楼、3#楼、4#楼与5#楼,围合成大院。楼顶为中式歇山顶,檐下为欧式柱廊,门窗高大为西式做法,外墙用瓷砖贴面,封沿做法既有西方建筑的成分,又有中式建筑的元素,是徐州地区中西合璧的上乘之作。

可以看出,第一批历史建筑都是建于1950年以后,之前的古建筑为何都没列进去?据了解,我市作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为保护地上的历史遗存、遗址,很多优秀的建筑已被登记为文保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而历史建筑名录和文保单位及文物点名录是不重叠的,故未列入。此次公布历史建筑名录,进一步健全了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

责任编辑:胡君毓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旅游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一季度福建“新三样”出口值位居全国第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