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30日电(见习记者 张潼)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在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的鼓楼旁,侗族妇女们正在晾晒新稻米。没有人会发现,这些忙于劳作的侗族同胞,刚刚在鼓楼小广场上为游客们进行了一场侗族大歌表演。
2015年,小黄村的侗族同胞在从江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自发成立了首个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命名的旅游专业合作社。其实,小黄村并非“独苗”,“非遗”助力脱贫致富、撬动文化传承的发展方式,正在贵州开花结果。
与扶贫联姻 “非遗”传承人的致富经
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地”,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为贵州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目前,贵州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及以下名录近6000项。
同时,贵州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扶贫程度最深的省份。近年来,贵州把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非遗”这个杠杆成功撬动了当地扶贫攻坚工作。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石桥镇,有一处奇景——穿洞。洞内水声潺潺,钟乳怪石嶙峋,暗河汹涌,洞深达1500米。这是一处自然奇景,也是自古以来,匠人们建坊造纸的首选之地。
穿洞内,造纸技师正在演示石桥古法造纸技术。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潼 摄
洞中稳定的弱碱性水为造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用这种水所造的纸,能保存1500年而不腐。今年51岁的石桥古法造纸代表性传承人王兴武,已经是他们家的第18代传人。
“我们的纸不用化工原料,制作一张纸要经过120道工序。单纯将植物做成纸浆这块,我们就要用时45天。所以成本很高,价位也高。”王兴武说道。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石桥镇所造纸只是在丹寨附近售卖。如今,王兴武为修复古籍而造的迎春纸已经卖到了国家博物馆、书画用纸更远销海内外,供不应求。
石桥古法造纸的复兴还得益于地方政府的重视。2004年,贵州省对石桥古法造纸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并于2006年成功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兴武申报为省级、国家级传承人。2009年,丹寨县又将石桥古法造纸作坊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古法造纸终于走出被现代造纸业冲击的阴霾,重新焕发生机。然而,名气大了,困扰也接踵而至。原来,王兴武为石桥纸的质量而坚持全手工制造,产量有限。随着市场的扩大,家庭作坊的产量成了困扰王兴武的大问题。
2009年,王兴武带领村民采用传承人+合作社+村民的模式,成立了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如今,这个合作社的人数已经达到88人,年销售额达500万人民币。“根据所做纸的工序不同,每个人的工资也不一样,工资高的每月可达7、8千元,低的也有2千多元。过去,包括我在内的88个人都是贫困户。如今,通过造纸全部脱贫了。”王兴武欣喜的说。
作为“非遗”传承人,王兴武带领的合作社也在不断的创新。目前,通过研发,石桥纸已经能生产出包括花草纸、书画纸、云龙纸等在内的160多款各色用纸。传承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石桥人尝到了在“非遗”的撬动下,古老技艺转化为经济收入的甜头。
与“非遗”兴趣为师 学出来的文化传承
在贵阳省雷山民族中学,一场特别的选修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跳起苗族铜鼓舞,吹起苗族特色乐器芦笙,绣起苗族织锦……这样别具一格的选修课,雷山民族中学每周都有。
雷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虽然是面积小县、人口小县,却拥有包括苗族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县。
雷山中学的学生们正在上“非遗”选修课。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潼 摄
为传承“非遗”项目,同时也让学生们掌握一门实用技艺,雷山民族中学从1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选择适合学生的项目,在学校开设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室、苗族芦笙制作传习室、苗族刺绣培训室等培训室,让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学生以选修的形式参与到课程中。2015年、2016年,在学校老师的悉心栽培下,雷山民族中学先后有两名同学以苗族芦笙演奏高分获得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录取。
同样,贵州省丹寨县也依托非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实施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将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苗族贾理等非遗文化引进中小学课堂,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教育成长平台,丰富了中小学生文化生活,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又使非遗技艺代代相传。
习总书记曾说:“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是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之举。以兴趣为导向,在中小学学生中广播“非遗”的种子,假以时日,“非遗”传承与学生的素质必将获得长足发展。
与“非遗”歌声为伴 唱出来的文化自信
“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这是人们对侗族大歌最贴切的评价。这种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的和声能模仿各种鸟兽鸣虫之叫。
作为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小黄村被称为“侗歌窝”,村中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歌。“基本上农闲时,村里每晚都会唱歌。”村民吴德荣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黄村的侗族同胞正在演唱侗族大歌。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潼 摄
酒香不怕巷子深,长久以来藏在深山间的侗族大歌和独具民族风情的侗寨逐渐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村民吴德荣想着能否将村民们紧密组织起来,将“能歌善舞”变为村民致富的法宝。
这一想法得到从江县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公室的积极响应。2015年,小黄村侗族大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正式成立,合作社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将侗族大歌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多产业进行融合发展。
合作社一方面承接风情表演、侗歌传承、对外教歌、外出表演等;另一方面,社员或民族工艺师傅们可以在合作社里统一制作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民族刺绣、草鞋、民族工艺品,并有专门的经理与客户商谈,保证民族特色工艺品的销路。
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产业,还取得了一个附加效应:小黄村村民的文化自信又回来了。
前些年,受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再加上年轻人外出务工,新老传递出现断层,曾经的侗族大歌面临失传的危险。
“现在村民们打完谷子,3个人以上就开始唱歌了。民族文化回归,村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自觉都提高了。”从江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荣林说到此不由得感慨。
责任编辑:赵睿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贵州“非遗”铺就美丽脱贫之路2018-01-05
- 29项武汉市市级非遗项目公布 武汉民谣、五芳斋汤圆榜上有名2018-01-05
- 网媒山西看非遗:拍“案”叫绝!传统家具成为山西非遗的明信片2018-01-02
-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在天津开馆2018-01-02
- “春雨工程”湖北文化志愿者同江行活动成功开展2018-01-02
- 第三届湘赣鄂皖四省非遗联展亮相湖南长沙2018-01-02
- 龙岩长汀保护非遗 留住文脉乡愁2017-12-29
- “文脉颂中华”古琴非遗走进北京北部文化中心2017-12-26
- 线牵万物连天地 狮舞千载动乾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2017-12-14
- “非遗”保护:“活态”传承焕新生2017-11-30
-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
29项武汉市市级非遗项目公布 武汉民谣、五芳2018-01-0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