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以文化育民、富民、惠民 ——贵州着力推进非遗传承发展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纪实(2)

黔东南州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姑娘合唱侗族大歌《蝉之歌》 本报记者 王学思摄

7天的行程,一路上大巴车不知道穿过了多少个隧道、经过了多少座横跨高山峡谷的桥梁。尽管舟车劳顿,但于每位记者而言,途中所遇见的绮丽的山水风光、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村寨,尤其是那些通过手工劳作改变生活困境甚至带动周围人一起就业的身影令他们十分难忘。

9月15日至21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贵州展开,来自北京和贵州的30余位媒体代表从贵阳出发,途经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丹寨、雷山各县和黔南州的三都县,实地探访了当地的非遗保护传承实践。

通过深入采访,媒体代表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贵州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如今正在探索以非遗保护的力量刷新人们记忆中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印象。在贵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事业逐渐改变着山区人们的生活。在这里,“保护成果人人共享”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十、百、千、万”——用培训搭建传承和富民的金字塔

在黎平的肇兴侗寨,沿街的许多店铺销售的运用侗族刺绣、靛染等传统工艺制作的衣服、围巾、鞋包等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这些产品大都出自当地村民之手。而说到这些产品则不得不提起一位年轻的侗族姑娘陆勇妹。2014年,为了鼓励更多的侗族姐妹回家乡务工,她和另一位伙伴陆彦梅带头成立了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要是对侗族靛染、刺绣感兴趣的姐妹,都可以到合作社参加免费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侗族刺绣技艺、侗族靛染技艺和侗族织锦技艺。凡是掌握了任意一项技艺的学员都可为合作社定向生产产品,通过完成订单而获得收益。

“目前,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先后培训了600余人,向参加培训的农户收购产品点值达110万元。许多原先在外务工的姐妹都回来跟着我织布、染布或者刺绣了,而且赚的钱也不比外面的少,还可以兼顾家里。”陆勇妹说。如今她已经在黎平的3个繁华地段拥有了自己的店铺,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90余万元,预计今年会更多。

如今在贵州,像陆勇妹这样通过发展传统工艺而以点带面带动当地群众传承技艺、增收就业的例子数不胜数。为了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群通过培训打开视野,打通新一代传承人连接产业、市场的渠道,自去年以来,贵州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十”即培养(培育)数十名大师级传承人、数十名国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师,以出省(出国)培训为主;“百”即培养(培育)数百名传统手工技艺骨干传承人,数百名省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者、市场营销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大师集中培训;“千”即培养(培育)数千个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骨干,主要依托本土培训;“万”即动员数万名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技艺培训,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人数新增上万人。

多个层次、多种方向的培训工程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扩大非遗的传承人群,提高他们传承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贵州民族手工艺品市场占有率,而且能够大幅度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让千家万户的百姓在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中脱贫致富。以黔东南州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仅该州参加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学员,以“传承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创业的就达225家,实现年销售收入逾7.5亿元,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并带动就业人数在9500人左右,其中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的58%,每家企业平均带动就业人数47人,实现带动就业人员年人均收入2.2万元。

“一村一品”——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探访中,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千户侗寨等非遗项目富集的民族文化传统村落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群对于当地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度和极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以非遗体验和产业聚集为特色的“一村一品”非遗主题村也正在逐步构建,这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将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丹寨的石桥景区,人们能够在当地一个天然溶洞——穿洞口欣赏造纸师傅们抄纸的技艺,同时还可以用山野间随手采摘的花草创作一幅花草纸画带回家。在从江县的小黄村,人们可以在鼓楼下听到全村老少合唱的侗族大歌,陶醉在那如清泉般动听的歌声里。在雷山的控拜村,必先是喝过了拦门酒才可以走进银匠的家里欣赏一件件精美的银饰,兴起时还可以跟银匠学上两招。

如今,通过“一村一品”而对接的乡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资源可以很好地反哺当地的手工艺人,在黔东南州,目前平均每个非遗示范村已实现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乡村文化旅游综合收入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00余元。

“一村一品”的发展趋势,不仅让当地的村民实现了就地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就业致富,而且留住了更多村民参加学习并保护传承非遗,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在丹寨石桥村,有61户纸农在皮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兴武的带领下,成立了石桥黔山造纸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之路。目前,合作社已经有88人参与,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造纸师傅的每月工资在2000元至7000元之间不等。

传统工艺工作站——发展特色工艺产品和品牌

近年来,为了鼓励非遗项目的持有者和传承人群恢复传统工艺、实现就地发展,贵州各地出台了许多鼓励和扶持政策。如黔东南州自今年起,州财政每年要给予州级以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每家不低于5万元、非遗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不低于2万元的经费扶持。对于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纳税5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人以上的非遗企业,州人民政府按年度纳税额的5%进行一次性奖励;对年度创意非遗衍生产品获得国家级品牌称号的非遗企业,州人民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在激励措施的基础上,贵州还十分关注传统工艺的长远发展,注重发展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去年5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在贵阳揭牌,这是在文化部倡导下,高校与地方共建的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以当地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主要目标是提高传统工艺发展水平,改善材料、改进设计、改良制作、提高品质、拓展市场、扩大就业。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工作站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推动及协调下,相关高校、设计机构、民艺研究者进入工作站工作,如今的工作站已成为一个为高校、企业、地方、传统技艺拥有者及管理人员服务的、具有开放性的综合平台。

通过设立工作站,进一步帮助当地手工艺人加深对当地文化传统内涵的认识,恢复和弘扬消失或退化的优秀技艺,通过设计机构的引入,有许多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的非遗产品,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此外,以工作站为平台开展的研习培训、示范引导,帮助当地培养了传承队伍、增强传统工艺发展后劲。目前,贵州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学历班、定向培养学历班等强化非遗传承人能力建设的培养机制也随着工作站相关工作的推进陆续开展了进一步探索。

在实际的运作中,工作站还帮助传承人解决了技术攻关,如印染固色、银器防氧化、辅助器具改良等技术瓶颈问题,极大地促进了贵州传统工艺品质整体提升。如今,由工作站的企业会同当地手工艺人开发出的数百款运用当地民族元素制作的新产品,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山东、四川、江苏等地进行推介营销,预计年产值1.5亿元,让农民学员增收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本报记者 王学思)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堡垒之夜》或将迎来《细胞分裂》联动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