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居闽五世,遂为建人 ——朱熹籍贯考辨
朱熹对镜自画像
位于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的朱子墓
朱子墓碑亭
□高令印 本组照片由福建日报记者吴柳滔 通讯员魏永清 王柳珍 提供
朱熹(1130─1200)的祖籍原在北方。朱熹说:“相传望出吴郡,秋祭率用鱼鳖。唐天祐中,陶雅为歙州(按即徽州)刺史,初克婺源,乃命吾祖瓌领兵三千戍之……子孙因家焉。”(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朱瓌为婺源初祖,朱熹为其九世孙。朱熹的祖父朱森、父朱松入闽定居,朱熹尊父遗言入籍建州建阳。这样,朱熹的籍贯便有建州建阳说、徽州婺源说。本文据入闽朱氏事亦和传统籍贯论说,说明朱熹的籍贯建州建阳,祖籍徽州婺源。朱熹是福建人。
朱熹以上三世迁闽定居
按照中国的传统,一般在新住地居住三代后方可改变自己的籍贯。朱森、朱松入闽,至朱熹已是三代,朱熹还说“居闽五世”(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他是包括自己的子孙。也可以参考当今国家的规定。公安部1995年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地;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199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干部履历表·填表说明》规定:祖父或曾祖父出生地和其长久居住地作为某个人的籍贯。
朱熹祖父朱森、父朱松和朱熹本人,他们在福建的事迹,不仅长久居住,而且决意定居于福建,入籍于建州建阳。
(一)朱森举家迁闽定居
朱熹的曾祖父朱绚的次子朱森(1075─1125),即朱熹祖父,赠承事郎。朱森是儒学家。他说:“吾家业儒,积德五世矣。”(朱松《承事府君行状》)朱森兄弟4人,兄和2个弟弟早逝,婺源朱氏此支脉唯是朱森(清光绪《续修紫阳堂朱氏家乘·朱氏系图》)。北宋重和元年(1118),朱松登第进士,以同上舍出身授迪功郎,被任命为福建路建州(府治在今建瓯)政和县尉。朱森对婺源祖传遗产作了处理,“质先业百亩”(元虞集《朱氏家庙复田记》),于宣和五年(1123),趁其子朱松赴任,举家8口人全部随之,迁入福建:朱森夫妇,三子(松、柽、槔)、二女、媳(朱松妻)。朱熹说:“先世南来,八人度关岭(按仙霞岭)入闽。”(朱熹《与程允夫书》)一般认为,朱森举家迁入福建是为避方腊乱。其实,当时方腊起义(1120─1121)已被镇压下去,婺源一带社会趋于安定(清王懋竑《朱子年谱考异》卷一),乱不是主要原因。朱熹远祖历代多为仕宦之家,大都置有较多田产,至朱森以上“三世皆不仕”(朱熹《朱府君迁墓记》)。当时朱森这支朱家近乎败落,在很大程度上是企图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可是,朱森到福建仅2年即逝,葬于政和护国寺侧。朱熹的父亲朱松在讲到自己少年时家中的经济状况时说:“某少贫贱,进不能操十百之金,贸易取资,以长雄一乡;退不能求百亩之田,于长山大谷之中,躬耕以为养。自顾其家,四壁萧然,沟壑之忧,近在朝夕。”(《韦斋集·上赵漕书》)朱松虽有言过其实,“故乡无厚业”(《韦斋集·送五二郎读书诗》)是事实。朱松说:“先世之业呜咽流涕,奉养日短为终身之忧。”(朱松《承事府君行状》)“饥寒之忧,朝不保夕。”(《韦斋集·上赵漕书》)可见,朱森举家入闽是拟定居发展,近乎移民。
(二)朱松入闽即决意入籍建阳
朱松也和朱森一样,定居于闽之志早决。当朱松的岳父祝确劝其回婺源时,他婉言谢绝。朱松在给其信中说:“婺源先庐所在,兴寐未尝忘也。来书相劝以归,当俟国家克复中州,南北大定,归未晚。”(《韦斋集·与祝公书》)明知“南北大定”几乎不可能,显然是托词。
朱松入闽后,社会动乱,避难辗转各地,始终不出福建范围,更不回故乡婺源。宣和五年(1123)八月,朱松27岁,任政和县尉,举家居政和,住官舍。此首次居政和,5年。“云根书院,在政和县治西五十余步。宋宣和间,县尉朱松建”(明嘉靖《建宁府志·学校》)。建炎二年(1128)七月至次年十二月,朱松举家居尤溪,其中约1年任尤溪县尉,住官舍。这是首次居尤溪。建炎三年十二月至建炎四年五月,举家居政和垄寺,约5个月。建炎四年(1130)五月至绍兴元年(1131)冬,举家居尤溪郑安道的南溪别墅。朱熹就在这年的九月十五日出生于此。居此约1年半。朱松在《与祝公书》中说:“去年十二月初……携家上政和,寓垄寺。(按1130年)五月初,闻龚仪叛兵烧处州,入龙泉,买舟仓皇携家下南剑,入尤溪。而某自以单车下福唐(按福州),见程帅……闻贼兵破松溪隘,骎骎东下,已入建州,攻南剑甚急。某又匆匆自间道还尤溪,六月十四日早到县,而贼兵已在十数里外矣。幸二舍弟已搬家深遯,是日即刻与县官同走至家间所遁处……家中上下幸皆无恙,而随行及留寓舍中衣物、文字之类,皆无所损失。”(朱熹《韦斋与祝公书跋》)绍兴元年冬至第二年春,又举家居长溪(今霞浦县)龟龄寺。绍兴二年春,朱松“欲携家之福州,度鸡屿洋,卜寓桐江,不果”(《韦斋集》卷首《韦斋年谱》)。绍兴三年,朱松寄家属于浦城,赴召杭州,后举家居政和,约1年。次年,朱松的母亲程氏(朱森妻)病逝,葬母于政和将溪;同年,朱松举家居尤溪,寓南溪别墅,约3年。绍兴七年(1137),朱松41岁,举家迁居建瓯:“遂筑精舍于(按建州城南)环溪之上,迁居焉。时文公已八岁矣。”(《韦斋集》卷首《韦斋年谱》)早在建炎四年(1130)六月,朱松说:“某与徐侯有卜居村落之约。每诵杜子美‘白沙翠竹江村路,相送柴门月色新’。徐侯今已迁居浮流(按永安),仆亦寻屋一区,冀必得之,庶几遂践旧约之言。”(《韦斋集》卷六)是年,朱松还举家居建阳城关其妹夫家。朱熹说:“绍兴庚申,熹年十一,先君罢官行朝,来寓建阳,登高丘氏之居。”(《跋韦斋书〈昆阳赋〉》)是年,朱松罢朝官,知饶州,辞;得台州崇道观祠禄,寓于建阳。朱松说:“余方食崇道之禄,来客于建(阳)。”(《韦斋集·富沙驿记》)不久,朱松举家又回建瓯,直至绍兴十三年(1143)三月,卒于环溪精舍。遵朱松遗嘱,次年祝夫人携子熹等居崇安五夫。朱松在闽20年,举家迁居多次,始终未离开福建。这是因为,朱松早已决定不回原籍婺源。
朱松考察福建各地,决定安家于建阳考亭。他“游潭阳(即建阳),见考亭溪山清邃,可以卜居,尝书之日记”(《韦斋集》卷首《韦斋公年谱》)。朱松来不及在考亭定居即卒。“朱子不忘先君子之言,盖至于晚岁而后能筑室,以承其志而终身焉。”(明林俊《重修考亭书院记》)后人称朱子为朱考亭,不仅以里名,而且是称颂朱子遵父训入籍之。
朱松生前宦游闽中,见“溪山清邃”多处,而决定入籍建阳,原因是多方面的。朱松和其弟朱槔,与建阳考亭的陈国器、陈和仲交往至深,朱松在《寄题容膝斋诗陈国器》中有“国器青云姿,逸志追孔鸾。曲肱数椽底,尚有千载前……要知邱壑志,本初轩裳先”(清康熙《建阳县志·杂类志》)句。朱松弟朱槔在《盖竹社与陈和仲昆季诗》中有“朱陈自古同乡社,更约青云作往还”(同上)句。这种情谊非同一般。还有,朱松和朱熹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孝宗乾道六年(1170)正月,朱熹41岁,葬母于建阳县崇泰里后山天湖之阳,名曰寒泉坞(村),即今莒口镇。朱熹的岳父刘勉之原籍建阳马伏,侨居崇安白水,晚年回籍建阳,居住在离考亭很近的肖屯。刘勉之无子,视朱熹为己子,聘为婿,常带朱熹到考亭肖屯看望其岳父母,并葬岳父母于考亭。
上面讲到,朱森举家入闽时,还有朱松胞弟妹。朱松卒时他们都健在,并有一定的功名。但是,朱松并不把孤儿女和寡妻托付给他们,而托付异姓福建之朋友。朱熹大叔朱柽,字大年,任官承事郎,其在乾道七年(1171)前居政和,有子名朱熏。朱柽妻死于乾道七年,朱熹亲操丧葬诸事:“来月之初,须且扶送叔母之丧还政和。”(《朱子文集·答方伯谟》)“近遭叔母之丧,别无得力子弟,丧葬之役,须当躬亲营奉。”(《朱子文集·辞免召命状四》) “叔母丧……熹贫家独力卜地营葬已半年,未有次第。”(《朱子文集·辞免召命状五》)朱熹二叔朱槔,字玉澜,生二女梧、秋。朱槔自负有才,精于诗,上面已引用其诗作,著《玉澜集》(附刻于《韦斋集》后)。宋知名文学家尤袤说,朱槔“心胸雍容广大,有经世之志”,其诗“高远近道”(《玉澜集跋》)。朱熹二姑嫁于建阳城关登高丘家,生子丘羲,字子野。《朱子文集》载有朱熹与丘子野唱和诗多首、书信多封。朱熹二姑30多岁守寡,家境困难,朱松“抚孤甥教之以善学,而经理其家事曲有条理,人无间言”(朱松《朱府君行状》)。朱松还为甥定婚事(《韦斋集·定婚启》)。
(三)朱熹谢绝婺源朱氏迁回故乡请求
绍兴二十年(1150),朱熹21岁,以新进士的身份还乡祭祖,乡亲把朱森离乡时典押的百亩田产赎回,交还朱熹掌管,恳请他迁回故乡婺源。这时朱熹虽未入籍建阳,定居于福建之志已决,根本无意迁回故乡婺源。他把赎回的田产全部归入祠堂,“以其租入充省扫祭之用”(清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二),并把长期乏人祭扫近亲之墓委托具体人负责管理。
朱熹也和朱松一样,在社会动乱和困难时不回故乡婺源,始终在福建辗转。如在“庆元党禁”(1197—1200)时期,朱熹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避迹无定所”(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福州府》)。庆元三年(1197),朱熹避地顺昌。朱熹说:“予顷年经行顺昌,憩筼筜铺……感前事,戏题绝句:鼎鼎百年能几时,灵芝三秀欲何为?金丹岁晚无消息,重叹筼筜壁上诗。”(《题袁仲机所校〈参同契〉后》)“庆元丁巳”即庆元三年(1197)。福建泰宁发现朱熹撰并书《春夏秋冬》四时诗木刻:“朱子隐居小均(坳)时作也。时禁伪学,故不书名,以避祸也。”(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泰宁县》)至长乐:因避伪学禁“寓于方安里之龙峰岩,里人刘砥、刘砺兄弟从而受业,今其地称为晦翁岩。”(清同治《长乐县志·流寓》)至长溪:“庆元间禁伪学,公至长溪,住杨楫家。”(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丛谈》)长溪在今霞浦和福鼎境内。杨楫是朱熹门人。至闽清:“其于闽清凡数至,所历名胜题识殆遍,如广济岩之‘溪山第一’、白云岩之‘八闽岳祖’,皆其亲笔,现勒石尚存。”(民国《闽清县志·流寓》)闽清即今闽侯县。至连江:“宋庆元间,严伪学之禁,朱文公避迹至连江,入安中里仁山留数日。主人礼奉甚周。公取厅门书‘《大学》圣经’其上。”(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福州府》)至福鼎:当地石湖书院刻有朱熹题字“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 清嘉庆《福鼎县志·名胜》)至寿宁:该县遗存朱熹联语“水云深处神仙府,禾泰丰时钟鼎家”“文章华国,诗礼传家”(民国《霞浦县志·名胜》)。此联语尚存。古田杉洋挖掘出朱熹墨迹“蓝田书院”“引月”“聚星”等石刻,并有石室、夜观星象的聚星台等:“蓝田书院在杉洋北门外,朱晦翁书‘蓝田书院’四字勒石……距书院左边数武有聚星台。相传宋韩侂胄迹伪学时晦翁尝潜居此处……其右数武有一池,名引月池,晦翁书‘引月’二字,惟署名则用‘茶仙’。”( 民国《古田县志·学校》)“蓝田书院”石刻上款题有“庆元丁巳春三月”,即宁宗庆元三年(1197)三月;因学禁“引月”石刻署假名“茶仙”。古田杉洋西横路坂,遗朱熹书匾联“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尚存。
朱松病危时,托孤于右朝议大夫刘子羽:“吏部侍郎韦斋朱松,疾病在家,托公筑室于舍傍,名曰紫阳楼,教其子熹,卒以道义成立。”(清光绪《刘氏宗谱》卷一)朱熹和母等迁至刘子羽在其家乡崇安五夫屏山下潭溪旁所筑的“紫阳书堂”居住。刘子羽致刘致中的信说:“于绯溪得屋五间,器用完备;又于七仑前得地,可以树,有圃可蔬,有池可鱼,朱家人口不多,可以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弟子为干官》)朱熹一家在此一直住到1192年迁到考亭,有50年。朱松还把朱熹的学业托付给刘子翚等3人:“手书告诀,所善胡公宪原仲、刘公勉之致中、刘公子翚彦冲,属以其子,而顾谓熹往受学焉。”(朱熹《朱公行状》)他们精心培养朱熹。据记载:“初屏山与朱子讲习武夷,去家颇远,时于中途建歇马庄,买田二百余亩,以供诸费,实与朱子共之,屏山既殁,忠肃公珙尽以畀朱子,资其养母。”(清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二)朱熹一家又特别得到刘勉之的照顾。朱熹说:“弃诸孤,先生慨然为经理其家事,而教诲熹如子侄。既又以其息女归之。亲旧羁贫,收恤扶助,亦皆吊车尽恩意。”(朱熹《聘士刘公墓表》)朱熹叔父朱槔有谓 “孤侄携母依诸刘”(《韦斋集》附《玉澜集》)。朱熹久居崇安五夫,既成了家,又立了业。
朱熹之妻刘清四,追封硕人,刘勉之独生女,于绍兴十六年(1146)与朱熹结婚,生有三男(塾、野、在)五女。刘四娘卒于淳熙三年(1176)十一月,次年二月葬于建阳嘉禾里唐石之大林谷(今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九峰村后塘)。朱熹与夫人刘清四感情笃至,死后归葬一处。此墓地是朱熹与蔡元定选定的。据记载:“朱文公墓在九峰山下大林谷。先是公尝梦曰‘龙居后塘,乃先生归葬之所’,后得地果名后塘。妻刘氏先卒,公定其穴曰宰木亭,而自营寿藏于侧,总名其庵曰顺宁。有塘石雪中诗:‘春风欲动客辞家,霖潦纵横路转赊。行到溪山愁绝处,千林一夜玉成花。’庆元庚申(1200),公卒,遂合葬焉。”(民国《崇安县志·丛谈》)
综上所述,朱熹祖父朱森、父朱松一家从婺源迁居福建,朱熹生于福建,定居于福建,求学于福建,著书立说于福建,逝世于福建,墓也在福建,除二三年外出从政外近70年在福建,其学被称闽学。至今其子孙仍在福建。定一个人的籍贯要从实际出发,如果他三代定居于某地,就不能再说他的籍贯是其祖先的籍贯。特别是,朱熹祖、父三代在福建的事迹,一开始就决意定居于福建。按照中国的传统,一般三代后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籍贯。
朱熹自书“建人”、自署籍贯建阳
徽州婺源朱氏为修族谱,派人来福建调查迁移到这里的朱氏情况,并请朱熹为此在编朱氏谱撰写序言。朱熹一生回婺源仅2次,初次上面已经讲到。另一次即淳熙三年(1176),朱熹47岁,主要是祭扫“复远祖墓”(清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二),为撰写《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调查资料。这次回乡,朱熹发现祖墓不仅未管理好,上次花了很大力气找到的祖墓还少了3穴。朱熹至为感慨。淳熙十年(1183),朱熹在所撰写的《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中说:“先吏部(按指朱松)于茶院(按指朱瓌)为八世孙,宣和中始官建之政和,而葬承事府君子其邑,遂为建人。于今六十年矣,而熹抱孙焉,则居闽五世矣……徽建二派,自今每岁当以新收名数更相告语,而附益之,庶千里之外,两书如一,传之永远,有以不忘宗族之义。……访求三墓所在而表识之,以塞子孙之责。”(清光绪《续修紫阳堂朱氏家乘·明宗》)朱熹把建与徽并列,建是福建朱氏的籍贯,福建建州人。这是考察朱熹籍贯的最主要的根据,是铁证。
朱熹晚年,据其父朱松遗言,定居于建阳考亭。据记载:“宋宣和中,韦斋公宦政和、尤溪时,同游其里,书于日记云:‘考亭溪山清邃,可以卜居。’绍熙壬子,文公始筑精舍,以继先志云。”(明朱世泽《考亭志·考亭图说》)朱熹正式迁居建阳是光宗绍熙三年(1192),其年63岁。而决定安家于建阳考亭,是其父朱松在世之时。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朱熹18岁,参加建阳乡贡考试。次年,朱熹入京会试,获得进士。据《王佐榜进士题名录》记载:“第五甲……第九十名朱熹,本贯建州建阳县群玉乡三桂里,祖居徽州婺源县。”(清朱玉编《朱子文集类编·题赞》)这也是铁证。三桂里即考亭。名录是据朱熹本人填报然后付刊的。此是籍贯,非住址。此时朱熹住址是“建州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朱熹从光宗绍熙三年(1192)移居考亭,至宁宗庆元六年(1200)卒,在考亭共住9年。这里,一方面是朱熹的父亲朱松生前决定入籍之地,另一方面是朱熹思想成熟和完成的时期,因此“世以考亭称文公”(清周亮工《闽小记·考亭》),谓“朱考亭”(民国《重修建阳县志·园宅》),称朱子学为考亭学派。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对籍贯审查特别严格,如有谓“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魏书·食货志》)。宋代科举考试对籍贯的准确与否审查更为严格。凡是高祖以下直系亲属未得到籍贯者,不能参加考试。绍兴十七年(1147)秋,朱熹18岁,举建州乡贡,这说明他已获得建州籍贯,否则他必须回婺源应试。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颁行的《考校进士程式》等规定:“士不还乡里而窃户他州应选者,严其法……贯不应法及校试不实者,监官、试官停任。”(《宋史·选举志》)就是应考要到其籍贯地参加,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对籍贯不符而参加考试,对失察官员予以停职处分。这样,谁敢不认真审察而弄虚作假!朱熹籍贯建州建阳,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假。
某个人的籍贯,是其祖父以上的固定居住地或家乡。一些已离开祖父居住地的人,他们的后代仍要追溯到祖父以上的固定居住地或家乡,来作为自己的籍贯。
朱熹署“新安朱熹”“吴郡朱熹”等眷恋祖籍
有人认为,朱熹屡署“新安朱熹”或“紫阳朱熹”,这就充分表明他“以其祖籍为自己的籍贯。所以说,朱熹是新安人氏,或者徽州人氏,或者安徽人氏”(《安徽师大学报》2011年第5期)。
朱熹对祖籍很眷恋,在序、跋和论著中屡署祖籍,甚至还署已消失的祖籍。这并不表明朱熹自己认为是徽州人或者安徽人。朱熹的祖籍徽州(今属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由于徽州在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前曾称新安,又因新安有紫阳山,朱熹署“新安朱熹”或“紫阳朱熹”,这是讲祖籍。这在朱熹的序、跋和论著中多多。例如,“邹訢”( 《朱子文集·书周易参同契考异后》)、“吴郡朱熹”( 《朱子文集·跋李参仲行状》)、“丹阳朱熹”( 《朱子文集·赠李尧举序》)、“平陵朱熹”( 《朱子文集·题魏府藏赵公饮器》)等。宋俞德邻说:“朱文公解《周易参同契》,而曰‘邹訢’,识者多不知其意。闻之先辈,谓邹本春秋邾子之国,朱其后也。《乐记》读訢为熹,实文公姓名也。”(《佩韦斋辑闻》卷一)“邹訢”即邹县朱熹。东汉灵帝时(约175年前后),“朱寓任青州刺史,灵帝时坐党锢诛,子孙避难丹阳,遂家焉”( 《紫阳朱氏宗谱》卷一)。汉代今浙江以西为吴郡、丹阳(古之丹阳,在今安徽马鞍山东南,属当涂县,非今之丹阳县,今为小村镇)属地。东汉末年,又将吴郡分为吴兴和丹阳两郡,丹阳郡包括丹阳、溧阳等县。东汉献帝时(约200年前后),朱寓的后代“朱良,字朝重,徙居平陵”( 《朱氏通谱》卷一)。晋代曾置平陵县。据记载,南朝刘宋时,“平陵并入永世、溧阳二县,具属丹阳”(清乾隆《溧阳县志·舆地》)。到了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已无平陵县名,其故地今《中国历史地图》仅见平陵山名。总之,邹、吴郡、丹阳、平陵等都是朱熹祖先的迁移居住之地。到了唐朝天佑年间(约904年),其祖先才定居于婺源。
朱熹屡署祖籍,而且还署在南宋时早已撤置的县名,这反映了他的怀祖思想,是和他遵循孔孟之道的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朱熹标榜自己与孔、孟同乡。孔、孟及其门人也确实多为今山东曲阜、邹县人。孔门高徒子游(字偃)的故乡虽不属鲁、邹,却是汉代的吴郡,因此又和朱熹的远祖同乡。此外,朱熹远祖于汉代徙居今苏南,是由于党锢避祸,是时宦官擅政,朝廷腐败,而党锢被诛者多为正直的读书人和廉洁清官。这也是朱熹引为自豪的。详见拙作《朱熹籍贯由鲁至闽考》(《齐鲁学刊》1983年第6期)。
著名国学家钱穆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朱子新学案·朱子学提纲》)南宋末以来,朝野定论:中国文化的主体儒学,其代表者前期是孔子,后期即朱熹,是先后相继的同等级的;而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大都经过朱熹比较准确地整理和注释,研究孔子思想也就是研究朱熹的孔子思想。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被概括为“孔朱学”。福建是朱子学的故乡,朱子学特别突出的特点,是“治心”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朱子学研究的新境界,提升福建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把朱子学的成熟心智、健全人格、安身立命之学的内在本质阐发出来,成为“福建文化强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资源,为提升新时代人们的道德伦理风尚服务。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锦娜
- 尤溪朱子游学季 朱熹故里拜师启智2017-08-23
- 朱熹诞生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尤溪授牌2016-12-18
-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
畲村宣传十九大 畲歌唱出新生活2017-10-3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