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莆仙方言与非遗莆仙戏

柯家驹教孩子们诵读《途次莆田》。钱丽莺 摄

莆仙戏是用莆仙方言演唱,素以“宋元南戏活化石”著称,且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方言作为莆仙戏最重要的载体,可以说没有莆仙方言就没有莆仙戏的传承与发展。作为莆仙文化的重要代表,莆仙戏在过往的近千年时光中,与莆仙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称开始为“起鼓”,即来自莆仙戏开戏前打的三通鼓;又如形容言语性情直接称“三步到棚前”,亦来自莆仙戏传统小棚演出,演员只要三步就能走到台前;再如称无赖泼皮为“刘贾”,即直接取自莆仙戏目连戏的第一反派人物名字;还有比喻心肠软称“灶妈糯米心肝”,同样来自莆仙戏目连故事;而说吃亏换来好处叫“王瑛打换吃”,则来源自莆仙戏《三打王瑛》。像这样与莆仙戏关系密切的方言俗谚大致有上千条,充分说明了过去莆仙人热爱莆仙戏的程度。百姓从莆仙戏中汲取营养与智慧,灵活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莆仙戏又从百姓生活中提取素材,搬演于高台以为教化,两者互为辅成,共同造就。

传统莆仙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至今还有许多已经脱离今天日常生活的用语在舞台上应用,而这些语言无疑是莆仙古方言最生动的活文物、活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文化符号。莆仙方言与莆仙戏的形成都是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闽方言的形成显然与各世代的中国人口南迁史密切相关。比如,莆仙戏文本中的“手?”(袖)之“?”、“氵靓(凉)水”之“氵靓”等皆属古吴语;而莆仙戏常用“迈迎接——”“到此相迈”之“迈”乃上古汉语,或是“劢”的借音词,意为准备或者探望。莆仙戏中称呼母亲普遍称为“姐”,此为偏称,或是唐宋遗俗;莆仙戏“治只”“治人”“是治”之“治”字本字为“底”,作“何”意解,这些又都是中古汉语遗存。还有一些至今无法考证的词语用法,比如莆仙戏中“独己”一词,意为“亲自”;“但吾”一词,为“下半乔”(靓妆、末、丑)自报家门的固定发语词等。这些语言无疑保存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十分珍贵。

然而今天,由于莆仙方言环境的急速萎缩,小朋友口齿不清现象、莆仙戏演员唱念本地话普通话乱掺现象、戏迷观众没有字幕听不懂戏的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这实在是令人担忧,难以想象下一个十年莆仙戏的光景会是怎样?

而针对莆田市艺校学生莆仙方言普遍较弱的情况,即使开设莆仙方言课来改善现状,成效也非常有限。主要是因为方言教学与戏曲教学一样,需要小课堂教学、一对一纠正,因此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学了没有应用,容易造成即学即忘,难有成效。因此,要根本性解决目前的困境,唯有社会共同呼吁关注,不断努力积极地改善方言环境,有意识地宣传普及鼓励“多学多说莆仙话”,只有在语境下活学活用才是最有效的。

据笔者了解,目前莆田市各校园里还未开展专门的方言课程,而是以莆仙戏表演课或者演出性质的媒介呈现方言的继承。莆田教育系统工会副主席肖建珍阐述:“从2012年起,我们开始‘莆仙戏进校园’活动,至目前全市已经有40所小学纳入试点学校,将莆仙戏曲纳入小学三、四、五年级音乐课教学计划里,主要教授戏曲唱腔,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学生至少会哼唱一首。”40所小学在全市范围内还属九牛一毛,但是好消息传来,“已经有文件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要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是摆在眼前的难题亦不少,集中体现在资金不足、人才短缺和方言的遗失等几个方面。“不仅是学生,甚至连学校老师方言都讲不好,外聘专业人才则需要财政支持,而且莆仙戏的韵味也会受影响,方言保护和传承显得尤其重要。”肖建珍说。(福建日报 林爱玲 方晓)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