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2017年4月12日,悉尼音乐学院的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6名来自中国贵州的侗族女歌者站在舞台中间,看着台下使劲鼓掌的外国人,心中腾起一阵激动与骄傲。

在这个舞台上,她们刚刚演唱完来自家乡、代代传承的侗族大歌。虽然外国人听不懂她们在唱什么,但这种没有指挥、没有伴奏,世界罕见的多声部合唱音乐让他们反响强烈。台上的吴品仙吃了一惊:民族文化的力量真强大。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构成了贵州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的传承,核心在人。人,就是非遗传承的载体,是非遗得以延续的血脉。全省57名国家级传承人,402名省级传承人,在祖辈传下的古老技艺中成长,用心血浇灌民族的“根”与“魂”,把一首首亘古的歌名扬远方。

“一天不唱,干事就感到没劲”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一个迈着蹒跚步伐的侗族妇女,身着侗家简装,站在鼓楼中间,脖子一挺,大伙儿跟着她放开嗓子,一声声侗歌“拔地而起”,如久旱逢甘霖,声声沁人心田。

这是日日唱响侗歌的贵州黎平三龙侗寨,这名妇女歌师就是吴品仙,黎平县的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今年已经73岁。

时间倒回几十年前,年幼的吴品仙整日追逐奶奶和妈妈,咿呀学唱。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戚戚相关,不可分割。侗族人刻在骨子里的爱歌、会歌,给了吴品仙一副天籁般的好嗓子。小学毕业,她被选送到黎平县民间合唱团,因具有演唱天赋和深厚的侗歌演唱底蕴,随后被选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成为村里第一个走出山寨吃公粮的人。

他们大概是最“怀旧”的人,用朴素的坚持延续贵州“非遗”血脉

黎平县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品仙(右三)与村民合唱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韦一茜 摄)

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吴品仙多次到人民大会堂演出。当时她唱的侗族大歌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成的唱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侗族音乐资料。

吴品仙的一生,注定与歌声相伴。退休后,吴品仙更加热烈地投身于侗歌传承事业。2005年,她被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政府认定为侗族大歌歌师,2008年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侗族大歌传唱下去的重任,真真切切地落在了她的肩上。

无论农忙还是农闲,每天晚上,吴品仙与她所在歌师班的40多名侗族妇女都会聚在一起唱原生态侗族大歌。吴品仙说:“侗族大歌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一天不唱,干事就感到没劲。”

传歌40余载,吴品仙培养出的侗族歌师数不过来。

吴品仙爱歌,可侗族大歌失传的恐惧也时常向她袭来。传承过程中后继乏力、中间断层,资金难以维系……这一切时常让这位侗族大歌传承人感到肩头的担子一沉。“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生活,都愿意外出打工,我想留他们也留不住。”吴品仙感慨道。

侗族没有侗文,侗族大歌也没有歌谱,一直以来,侗族大歌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吴品仙担心,如果没有了歌师,侗族大歌就会渐渐消亡。30多年里,她整理了1700多首侗族大歌,覆盖了黎平县的91个侗族寨子。用同音的汉语记录了侗语歌词,把每首侗歌的发音用简谱谱了曲,便于后人传承研究。

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侗族大歌传承下去。

“侗歌窝”里的歌声

清晨,阳光洒落在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上,几声清脆的鸟叫唤醒了沉睡的弥漫着古老而清新气息的侗寨。

这里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小黄村,一个风情浓郁,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的美称,是远近闻名的“侗歌窝”。

已入古稀之年的潘萨银花是“侗歌窝”的灵魂。作为全村唯一的侗族大歌传承人,她唱了一辈子,教了50年,村里几代人在她的耳提面命下,掌握了侗族大歌的唱法和技巧。

在她的梦里,时常传来祖辈的歌声,这歌声来自幼年的记忆。对唱歌的热爱让她在幼年就展现出学歌的悟性。一首歌,老人只教一、两次,她就能学会。

潘萨银花如今已四世同堂,家中代代都经由她口传心授教唱侗歌。“我从小就爱唱歌,以前老人教的我都一代一代传下去了。”

他们大概是最“怀旧”的人,用朴素的坚持延续贵州“非遗”血脉

潘萨银花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周雅萌 摄)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潘萨银花大概是村子里能唱最多侗歌的人了。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就是在这一年,文化部给潘萨银花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2010年3月,小黄村侗族大歌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地点就在潘萨银花的家中。每天傍晚学生放学的时候,也是潘萨银花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学生们围着她,一句句学唱侗歌,声声不息的歌声把白天唱成了黑夜。“家里来不了,那就去街边上,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教。”

从25岁起义务教授年轻人演唱侗歌,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先后教出的弟子达1200多人。

拾起传承人的头衔,她是保持“侗歌窝”里永远回荡着侗族大歌的一颗重要齿轮,褪去传承人的光环,她只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歌师,但她朴素、执着地坚持着一个信念:“我们侗族大歌不能断掉,我们侗族大歌要继续传给下一代,老人传给我们,现在我们也要传给年轻人。”

在潘萨银花等歌师的传唱下,小黄村全村740多户3300多人,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侗族大歌,光是歌队,全村就组建了20多支。他们以唱歌为乐,以唱歌为荣,民族的根在侗族大歌里扎得更深、更牢。

苗族银饰守望者

淅淅沥沥的小雨静静地抚摸着雷山县的一草一木,林间石板路沾满了雨水变得略加湿滑。铛铛的打银声从街边的工作室传来,渐渐隐匿在雨声中。

工作室里,杨光宾的目光坚定得像一块磐石,手中的锤子小心又熟练地落在面前的银块上。从小跟随父亲打银,这铛铛声早已刻在杨光宾的心上。

从1976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因为勤学好问能吃苦,仅两年时间,杨光宾就正式成为师傅。

在后来的银饰制作过程中,他保持着不断学习、总结的习惯,这让他在银饰锻造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他擅长打制苗族全套银饰,包括银帽、银角、银项圈、银压领、银梳子……他制作的银饰不仅注重造型的多样变化,而且着意于装饰纹样的做工精美,工艺技术在全国数一数二,头发一样细的银丝在他的手上可以幻化成各种银饰。

因为他锻造的银饰除了用手,更是用心。

苗族,是敢用性命去求美的民族。他们数度迁徙,披荆斩棘,僻居山林,节衣缩食地把刺绣银饰穿戴在身。他锻造的每一个图案,都有一个故事。在他心里,他锻造的是苗族的悲喜。

时代在变化,做银匠不挣钱了,周围的人或改行另谋生计,或以化学机械加工图利,杨光宾也不动摇,不眼红,清苦地守住父亲传下的手艺。

他只知道,打银是他的生活,他得守本分,继续自己的生活节奏。他还知道,打银这门手艺是杨家几代人传下来的,融进了杨家人的血脉,自己则肩负着将这门家传手艺传承下去的责任。

他们大概是最“怀旧”的人,用朴素的坚持延续贵州“非遗”血脉

杨光宾锻造银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砧板上敲敲打打30多年,杨光宾也带了30多个徒弟。控拜村的银匠多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但杨光宾说:“现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多,好多不愿意学,怕是以后没有人学了,有兴趣的就多教几个吧……”

他担心代代相传的苗族银饰锻造技术失传,对打银的热爱让他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传授给了徒弟们。还出资自办了苗族银饰传承工作室,带了10余名徒弟,随时指导,亲手制作示范。

2007年,经文化部确定,杨光宾成为苗族银饰制作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单。能将苗族的民族文化传承出去,杨光宾感到很欣慰。

他时常想着,能走上银匠之路仿佛是宿命的一种安排。他还想,如果将来有条件,还要建培训中心,收更多的徒弟,把苗族银饰制作发扬光大。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岳端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