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感受传统艺术 襄河道坠子又放异彩

资料图

简板一摇山河万里,口纳一气千军万马。“话说海瑞从广东长途跋涉进京赶考,因打抱不平,与严嵩管家严二结下梁子,欲知后事如何,明天再书。”1月8日下午,在襄阳市非遗中心非遗书场,郝桂萍、郝桂芝、张玉慧表演的襄河道坠子长篇大书《海瑞》仍在继续。

现场来听书的不少观众都是郝桂萍的粉丝。“风采不减当年啊!”张大爷说:“郝老师的表演还是那么精到,坠子书艺术还是那么吸引人。”

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黄佳表示,非遗项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趁郝老师还能说得动,准备录制一部大书,将郝老师的坠子艺术通过音像资料保存下来。”黄佳说。

2015年,襄河道坠子被选入湖北省非遗名录,郝桂萍是传承人。1941年,郝桂萍出生在一个坠子书艺家庭,其父母都是襄河道上有名的坠子艺人。受父母影响,郝桂萍从小就能唱坠子书,8岁就能登台表演。

其妹妹郝桂芝,12岁开始拉弦。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记忆力惊人。《杨家将》《说岳传》等很多长篇大书都存储在她的脑海里。“正在非遗书场表演的大书《海瑞》,现在全靠郝桂芝老师回忆了。”张玉慧说。张玉慧是郝桂萍的徒弟。“晚上桂芝老师给我们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第二天上午大家各自温习、熟悉,下午演出。”张玉慧说,完成一部大书确非易事。

1月8日下午,记者在现场感受了传统坠子书艺术的魅力。郝桂萍老师的表演依然潇洒,豪迈和婉约并蓄;郝桂芝老师自拉自唱,演唱和调式都继承了其母亲马玉兰的风格,很多语言都保留半个多世纪前俚语的味道。

50年前,琴师徐学荣与郝桂萍搭档,襄河道坠子红遍襄阳大小书场、茶馆。“我13岁考进说唱团,后因为变声没变过来就开始拉弦。”今年71岁的徐学荣感叹,多年没有合作长篇坠子书了,现在大家再聚首,将书艺以资料形式留存下来,为此大家都很激动。

责任编辑:赵睿

相关阅读
关键词: 襄河道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