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2017年,武汉市成为中国第四个荣获“设计之都”的城市,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将携手武汉纺织大学打造中国时尚名城,积极保护和传承汉绣技艺,重振汉派服装荣光。日前,光明日报以“把“非遗”搬进大学课堂”为题,报道了武汉纺织大学构建“非遗”特色校园文化,通过守护“非遗”培育特色校园文化,激发“非遗”活力,打造“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让我们来看看武汉纺织大学是怎么做的吧!

把“非遗”搬进大学课堂——武汉纺织大学构建“非遗”特色校园文化

做“非遗”的守护者

湖北省有着悠久的纺织文化,黄梅挑花、阳新布贴、红安绣活、汉绣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荟萃。其中,汉绣作为楚文化的代表,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唯一注重“男工绣”的绣种,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纺大师生的注意。早在2005年,纺大服装学院的教师就已开始深入武汉、荆州、洪湖、仙桃、荆门等地,寻访汉绣艺人,通过考察、走访,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细致的调研。老艺人散失、研究资料匮乏等状况令人心寒。“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态的传统文化。但令人忧心的是,许多像汉绣这样的项目,如今只剩下一口气,再不加以积极的保护和传承,恐怕就要走向灭亡了。”最早进行汉绣研究的专家、纺大教授冯泽民感慨,“我们得做点事,先让‘非遗’活过来。”

30多年前,冯泽民被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视力下降,只能靠余光观察。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一门心思扑在汉绣文化的研究上。30多年来,他带领着学校汉绣研究团队,深入民间寻找汉绣传人、访问大师,搜集整理汉绣资料,甚至寻访到了52年前为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绣织的汉绣挂壁的作者,同时还收集到了许多汉绣老绣品的珍贵资料,形成了《中国刺绣“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湖北省武汉、荆沙、洪湖地区汉绣流派的调查研究》等多篇研究报告,完成了《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荆楚汉绣》等多部专业著作,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汉绣研究的空白。

纺大服装学院教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叶洪光爱“绣”如痴。20多年来,他走访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翻山越岭寻找民族织锦,花费百万用来购买手绣的旧衣服,办了家“非遗”传习馆,用于展览和教学。纺大研究生魏利粉说:“在我们学生眼中,叶老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刺绣‘非遗’守护者。”

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武汉纺织大学继续将非遗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除了加快建设“纺织非遗馆”加大对社会的传播普及外,还将依托自身的学科特色,在纺织产业链上加强非遗产品的产学研合作,利用设计人才优势对传承人进行现代时尚互动,邀请校友企业参与开发更多非遗衍生品。学校还在积极筹备非遗产品的“走出去”,将挑选汉绣、黄梅挑花、红安大布等传承人的优秀作品送出省外和俄罗斯等国参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把“非遗”搬进大学课堂——武汉纺织大学构建“非遗”特色校园文化

培养“非遗”传承人才

多年来,纺大形成了守护“非遗”的传统,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

2010年,纺大发挥本校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将汉绣、西兰卡普等极具楚鄂风情的非遗项目引进校园、搬入课堂,开设公选课,并聘请杨小婷等“非遗”大师担任客座教授。课程初设便成了校园热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纺大的品牌课程,在校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服装学院的学生张子奕大一下学期选了汉绣课,并在大二下学期完成了两幅作品。第一幅作品《兰花》还被老师推荐参加了2015年武汉市文化局举办的“非遗文化十年作品展”。她说:“汉绣课让我见识了汉绣的魅力,也让我意识到汉绣传承创新的现实意义。非遗如此美好,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一名非遗守护者。”

近年来,纺大采用汉绣大师和专业艺人教学的模式,用针线将“非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学子,并通过开设非遗专业,为更多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机会,一大批本科生、研究生来到纺大进行纺织服装“非遗”项目的学习和研究,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分子。

为了帮助非遗传承人群、老民间艺人等摆脱“空有一身手艺而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的窘境,2016年,纺大依托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设了非遗培训班特色项目,邀请老艺人“入校深造”,接受时尚的洗礼。非遗培训班精心设计配色方法、艺术创意设计、非遗衍生品开发、刺绣在服装中的运用等课程,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理论指导,提高老艺人的现代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带领老艺人走上时尚前沿,使他们的作品能够适应当下市场需求,既具有经济价值,又能服务社会,这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与学习、传承技艺。

“高校作为顶尖人才聚集地,是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武汉纺织大学积极响应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主动承担起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依托本校纺织、服装等学科特色,打造出‘非遗文化’校园特色。”纺大党委书记韦一良介绍。如今,“非遗”文化在纺大已经由活过来发展到火起来,并走出校园,产生了良性的连锁效应。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