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盐铁,在我国古代一直被视为战略资源而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开始,“盐铁专卖”制度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山西就以丰富的盐铁资源而著称,既诞生了明朝以盐商为主体的晋商,也流传下了堪称中国生铁冶炼术的代表作——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古人是如何炼铁的?

领先欧洲1600年的黑科技——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我国古代冶铁技艺是在冶铜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有两种炼铁法:块炼法和生铁冶铸法。从冶炼工艺来看,块炼铁和生铁的主要差别在于冶炼温度的高低不同。

块炼法是最早出现的炼铁法,甚至可能是在烧陶、冶铜过程中发现的炼铁工艺。这种炼铁法生产的块炼铁结构疏松,呈海绵状,孔隙中夹杂有矿石本身存在的许多氧化物,含碳量很低,性质柔软,性能还不如青铜,被称为恶金。

随着社会对铁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几乎在块炼铁出现的同一历史时期,诞生了生铁冶铸技术。即在高大的竖炉内,以高温将氧化铁还原并增碳成为液态生铁,再从炉中放出,铸成锭块或浇铸成器,生铁可经过多种处理方式炼成钢或可锻铸铁。生铁冶铸技术改变了块炼铁及其加工费时费力、生产量低的弊端,为铁器的推广和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以生铁冶铸技术为基础,发展出了一整套独特而且先进的钢铁冶炼和加工工艺。

欧洲一些国家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已能生产块炼铁,但直到14世纪才生产生铁并铸成铁器,我国古代只用很短时间就实现了这一技术突破。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结果来看,我国人工冶炼的铸铁器具约出现于春秋末期以前,即公元前6世纪左右,比欧洲至少早了十六个世纪。

铸铁的最早记载——赵鞅“铸刑鼎”

领先欧洲1600年的黑科技——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三晋是中国冶铁术的发源地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 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这是讲公元前513年,赵、荀在今河南省中南部的古汝水之滨筑城,铸造了一个铁质刑鼎,以颁布晋国法典,这是铸铁的最早记载。

阳城

领先欧洲1600年的黑科技——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阳城地图

山西阳城古称濩泽,天宝年间改阳城县,隶属于泽州与泽州府(今山西晋城市)。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以海拔1888米的析城山为主体的南部山区,山岭陡峭,森林茂密,水源充足,且制高点、关隘口、天然石洞繁多,地势险要。矿藏以煤、铁、硫磺为主,铁矿资源丰富,以俗称"窝子矿"的富铁矿为主,储量小,分布广,矿层接近地表,易于开采。还有大量可以烧制木炭的优质木料,为当地生铁冶铸术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领先欧洲1600年的黑科技——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是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主要包括坩埚炼铁、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制作。阳城的坩埚炼铁和犁炉炼铁即是中国生铁冶炼技术的代表作,以一地兼具这两种冶铁术的形式,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因而更具独特的价值。犁镜是阳城的名牌产品,为步犁上的重要配件。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历史价值、技艺价值和文化价值极为重要而独特,可称国之瑰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赵睿

相关阅读
关键词: 生铁冶铸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