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推进医学影像共享 让患者少花钱少伤身

医学影像(资料图)  

海峡网1月29日讯 (海都记者 王林成)在当地医院检查后,患者前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转诊治疗,经常都会被要求重新进行X线、CT、B超等各类检查。这样一来,就医费用提高,大医院的诊疗压力增加,而且X线、CT的射线辐射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本不宜在短时间内重复检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实际上影响了分级诊疗的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省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提出了建设省级资料云平台,共享医学影像资料;成立“中心实验室”,推进我省医疗检验结果互认等建议。

现状:共享互认工作已起步 但遭遇不少困难

早在2006年,国家相关部委就提出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疗影像检查互认,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辖区医疗机构实际状况,合理确定开展检查互认的项目,并对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和费用较高的检查项目,组织辖区内有条件的医院间逐步开展检查互认工作。

记者了解到,2013年底,我省就出台了相关通知,在省级医院及市级三级医院开展医学检查结果网络互认工作,成为全国首个全省范围内开展医学检查结果网络互认的省份。

然而,这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难,目前各级医疗检验机构由于检查制度、仪器、质控、成本核算等原因,导致医疗检验结果难以互认,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重复化验检查的现象还很常见。福州等地也尝试建立了医学影像共享平台,但由于推广范围和力度有限,实际应用受益的患者并不多。

建议一 医学影像资料共享 先覆盖省内三级医院

省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陈椿建议,相关部门应建设省级医学影像资料云平台,共享资源。在充分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使接诊医师能及时从院内电脑中调取患者在外院的影像学资料。此外,要真正做到影像资料共享,还应在影像检查的质量上执行统一的标准,保证影像质量的一致性,避免因为质量的差别引发读片上的偏差。

“考虑到各级医院之间辅助检查设备的水平和质量差异较大,所以目前可先在省内三级医院之间实行影像资料共享,根据实施效果再考虑扩大共享范围。”陈椿说道,这对推进我省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方便就医,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缓解三甲医院诊疗压力,均有积极作用。

建议二 成立“中心实验室”推进检验结果互认

针对我省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省人大代表鄢萍建议,应成立区域性共享中心实验室。“区域性共享中心实验室,负责承担区域内的实验准入,评估和设立大型设备质检质控统一标准。同时要引进准入机制,强化中心实验室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避免重复购置仪器,延长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寿命,确保仪器高效合理使用。”鄢萍表示,此外,还要以医院为主体,依托医联体面向社区基层开放,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强化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推进省内有条件的各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

鄢萍建议,还应支持基层社区医院根据临床需要,选派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由中心实验室组织的统一标准化操作技能培训,以保证在常规检验项目方面,社区医院能及时出具报告单,满足临床检查检验的需求。

建议三 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加紧汇集各方数据

2016年底,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落户福州,成为滨海新城最为重要的大数据平台之一。

大数据,可谓医学检查结果共享的重要手段。对此,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福州市委会主委、福州市卫计委主任林澄就建议,省级尽快出台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及开放的实施方案。

“应加紧协调本省其他设区市、省本级以及区域内其他省份的数据统一汇聚到福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同时在省级层面出台大数据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为我省试点城市大数据的管理和开放使用提供依据,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林澄说道。

□他山之石

京津冀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共享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京津冀患者看病,从2016年10月1日起,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132家医疗机构之间对首批27项临床检验结果实施互认,首批纳入互认检验的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乙肝病毒表明抗体等常见检验项目。

在此基础上,2017年1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102家医疗机构又试点实施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工作。首批试行共享的项目共17项,包括7项常规医用X射线摄影、5项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检查项目和5项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项目,均为医学影像学科最为常用、易于标准化、有一定地方共享工作基础的检查项目。

责任编辑:黄仙妹

相关阅读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