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2017年福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海峡网2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澎湃新力量。

实现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是新征程呼唤的新担当。

回眸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鼓浪屿申遗成功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厦门市长期以来在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积极探索与成效。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重大报道、厦门会晤宣传文艺工作、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宣传、“一报一台一网(端)”建设工程、政论节目《中国正在说》、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等,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频现。

回眸2017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中央和省委工作大局,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提供了有力思想文化支撑。

高扬新思想旗帜

盛世迎盛会,共赴新征程。2017年最具标志性的大事,就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作为全年工作主线,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战役。

全省各级媒体精心策划推出“迎接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全面小康的福建故事”等专栏专版、系列述评、大型特刊。党的十九大期间,110多家境内外媒体聚焦福建代表团和新福建建设,刊播报道1.2万多篇。

经中央批准,在省委领导下,省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福建日报精心采写,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7篇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在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出福建贡献。

党的十九大举旗定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中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成为福建思想理论建设的头等大事。

福建省委带头抓好学习,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举行省委中心组专题研讨,并专门召开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举办省管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细抓实。各级党委(党组)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理论宣传宣讲的核心内容,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中央宣讲团来闽宣讲报告会首次实现“九市一区”全覆盖。省委书记于伟国等省领导带头作辅导报告,带头深入福州苍霞新城社区、龙岩上杭才溪镇下王村等基层一线宣讲。省委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33场、直接受众2.3万人次,各地发挥业余讲师团优势,组织“万名宣讲员进基层”活动,开展宣讲13万场,直接受众1009万人次,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然要求深化理论宣传阐释。福建积极创新方法手段,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帮助人们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创新观点、实践要求。

全省各级各类媒体深入开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大型主题采访,《福建日报·理论周刊》《海峡通讯》《福建支部生活》和“东南观察网”等报台网刊“四位一体”理论宣传矩阵联动发力,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在地方卫视中率先推出解读十九大系列节目,宣讲微视频网上征集、网上竞答等活动引起广泛反响,实现了十九大精神的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传播。

全省文艺文化工作者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把握元旦、春节的契机,广泛开展“新时代新征程”福建文艺下基层活动,开展“三下乡”“我们迈向新时代”“春联进万家、万家挂春联”等主题征集、文化惠民、文化扶贫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浸润人心。此外,《摆脱贫困》出版英文版、法文版并面向全球发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福建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研究”等被中宣部作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重点文章在人民日报等央媒刊发推介。

福建还发挥海丝和侨台优势,组建台胞侨乡宣讲小分队,聘请闽籍侨领作为海外宣传员,把握赴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举办中国(福建)图书展销会、“清新福建”图片展和“海丝茶道”等活动的契机,面向海内外侨胞侨眷和国际社会宣介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各级党委(党组)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进一步强化各类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鼓劲传播新福建

过去一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工作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主题宣传出新出彩,“改革创新强动力”“我的脱贫攻坚路”“文明创建进行时”等融媒体报道可圈可点,全年央媒30多次集中宣传福建,为历年最多,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贸试验区等一批典型报道在全国反响热烈。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是有史以来在福建举办的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国际盛会,也是充分展示中国形象、福建风采的难得机遇。

厦门会晤宣传报道书写了福建新闻宣传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会晤筹备期间即策划了“美丽福建 魅力厦门”等专题专栏和大型特刊,会晤期间推出“厦门会晤 中国担当”等专版专栏579个、报道6400多条(次),《习近平主旨演讲为厦门代言!深情大赞:高素质!高颜值!》等融媒体产品点击转发量超过1.4亿次,形象宣传片《有梦的地方就有福》点击量10855万次。

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融合了闽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品质,精彩、特色、震撼,为这场国际盛会留下了一笔浓重的中华文化、福建文化印记。建设运营科学高效的新闻中心,被中外媒体誉为全球最好的新闻中心之一。落细落微、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同样成为厦门会晤亮丽的风景线。

把握承办厦门会晤契机,福建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实施“一揽子”外宣计划,精心制作《你好,福建》《丝路帆远》等一批外宣品,成功举办海丝国际艺术节、丝路国际电影节、金砖五国电影展等一批文博展览、文化交流、对外贸易活动,赴金砖和“海丝”沿线国家开展主题采访,组织好中央媒体“金砖故事 魅力厦门”、金砖国家媒体“海丝行”等采访活动。会晤期间,中央主要媒体刊播了一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报道,在境内外形成巨大声势。

除此之外,对台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深化拓展。海峡两岸文博会、图交会、“朱子之路”等品牌活动,“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青春最强音”两岸高校音乐大赛成为闽台同胞交流的重要文化平台。东南卫视在澳门启播,实现福建三大卫视在澳门全面落地。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实施“海丝文化交流工程”,福建文化已进驻澳大利亚等国家53家海外中餐馆,“福建文化海外驿站”落户马来西亚、菲律宾,海峡卫视高清信号覆盖16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正在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洲传播,进一步放大中国声音、福建声音。

完成好各项重大宣传任务,离不开主流媒体的有力支撑。福建大力实施“一报一台一网(端)”建设工程,福建日报启动新一轮改版,东南卫视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东南网着力提升原创力,“新福建”客户端下载量超过300万,省市主要媒体深入实施“中央厨房”龙头工程和移动优先发展战略,媒体融合加快推进,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高。第27届中国新闻奖我省一等奖作品数量居各省(区、市)第二。

谱写文明新篇章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福建持之以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宣传教育和实践养成并重,在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推动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

廖俊波,这位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县委书记因公殉职后,无数认识或不认识廖俊波的人自发通过文章、诗歌、留言等各种形式怀念他,寄托哀思。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才会受到干部群众的爱戴。

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党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宣部追授廖俊波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省委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重大典型宣传,在京举办5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省巡回宣讲21场,依托各类宣讲队伍宣讲2700多场,直接受众10万多人次,创作话剧《县委书记廖俊波》并在全省巡演,创下全国典型人物宣传报道最高指数。

在第六届58名全国道德模范中,我省廖俊波等3人当选,当选人数与安徽、浙江等省并列全国首位;组织“八闽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2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底,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福建文化多元、深厚、交融,这是福建的巨大优势。

红色文化是历史、是记忆、是传统,是新中国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作为福建历史文化的重要品牌,我省深入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

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在古田会议旧址,一队队游人接踵而来;在银幕荧屏,在书店剧院,一部部红色题材作品相继问世;在网上展厅,在VR体验馆,拿起鼠标、戴上头盔,一幕幕逼真的革命历史场景鲜活再现;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等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广受省内外游客欢迎,用红色文化扶志、用红色旅游脱贫、用现代科技致富的做法取得良好成效。

2017年7月,“海上花园”鼓浪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东西方多元文化碰撞、融合形成的美丽小岛,至今依然散发着它生机勃勃的活力。

不仅是鼓浪屿,过去一年,三明万寿岩遗址成功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实现了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零的突破,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为国家级;由文化部组织开展、我省负责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历时两年的全国首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圆满完成,福建传统工艺振兴工程、闽籍书画名家抢救保护工程、文化文物示范村镇建设等,都为留住文化根脉、留住乡愁作出贡献。

以精神文明创建总评年为契机,福建建立了暗访督查、结对帮扶、内部通报、公开曝光、约谈退出等五项机制,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喜获满堂红。参评的莆田、龙岩、石狮、武平、晋江、沙县全部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厦门、福州、三明、泉州漳州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按设区市计算,福建的全国文明城市占比居全国首位。

繁荣文化新气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强省建设中,福建大力推动文艺创作和文化改革发展,文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文艺创作精品成果丰硕——第六届中国戏剧奖评选中,我省摘得“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梅花奖”实现连续八届蝉联;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我省有6部作品获奖,获奖作品数量在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三,创近年最好成绩。

文化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按照“两效统一”的要求,完善国有文化资产重大变动审核监管机制,健全省属国有文化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评价和薪酬管理体系,推进省级媒体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截至目前,100多项重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两个效益”相统一、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媒体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乡镇影院、地方戏台、文化村史馆、特色博物馆、非遗传习场所、宗祠文化场所、农民文化小公园……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全。“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平台入驻文化单位、学校近千家、对接文化活动500多场次,实现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16年度省文化企业十强企业主营收入、净利润、净资产分别同比增长8.8%、27.5%、1.8%,规模实力有较大提升。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46.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增幅比全国高4.6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4.7个百分点。

长风破浪开新局。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我省实现赶超目标的攻坚之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谱写新时代福建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2024年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在厦门收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