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甘肃“80后”洮砚艺人十五载坚守古老文化传承技艺

近日,在兰州大沙坪上川村,甘肃洮砚艺人黄炳强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埋头雕刻。 杨娜 摄

作为一个“80后”,黄炳强在甘肃洮砚艺人中,属于较为年轻的。十五年前跟随姑父开始学习雕刻洮砚,这门技艺对黄炳强来说,已经从谋生的手段转变成痴迷的爱好,现如今,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选材、出胚、打磨、抛光、雕刻……十余道工序之后,少则一两日,多则十数天,一方洮砚在黄炳强手中成形。近日,在兰州大沙坪上川村,黄炳强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埋头雕刻,刻刀在石头上起起落落,黄炳强额头上的汗珠也随即滴落。

甘肃“80后”洮砚艺人十五载坚守古老文化传承技艺

图为黄炳强在兰州繁华路段的古玩城内,开设了自己的洮砚店铺。 杨娜 摄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甘肃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其以石质温润、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称誉文坛,为历代文人所青睐。

“洮砚在四大名砚之中,将发墨和下墨融合得较好,有自己的特色。”2003年开始学习雕刻洮砚,黄炳强称自己算是洮砚艺人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多数老艺人为文人墨客雕刻了一辈子砚台,自己却并不识字。

甘肃岷县被称为“洮砚之乡”,黄炳强回忆,自己年少时,村里的人十有八九都会雕刻洮砚,加之那个时候原材料易得,一时之间,这项技艺成为很多人的生存之道。黄炳强亦是在这种想法下,开始接触这门技艺,“冷板凳”一坐就是十五年。

慢慢地,黄炳强开始关注洮砚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在跟着姑父认真学习雕刻技法的同时,他学着自己设计洮砚的雕刻造型。拿到一块不可多得的原石之后,黄炳强在仔细研究其纹理特性的同时,根据石头本身的花纹设计图案。第一方刻着松树的砚台获得众人称赞之后,更是增加了黄炳强的信心。

甘肃“80后”洮砚艺人十五载坚守古老文化传承技艺

图为黄炳强雕刻的敦煌莫高窟题材的洮砚。 杨娜 摄

经过多年的筹备,在兰州市繁华路段的古玩市场里,黄炳强拥有了自己的一间店铺,琳琅满目的洮砚摆满柜台,黄炳强如数家珍地向进店选购的顾客介绍砚台的设计制作过程。不同于上一代人喜爱雕刻龙凤的特色,黄炳强的砚台以清雅的山水画题材居多,配合石头原本的纹路,浑然天成。

“技艺的东西可以学习复制,砚台所代表的文化涵义才是最重要的。”随着自己对洮砚雕刻制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黄炳强开始利用互联网有意识地借鉴学习端砚等名砚的雕刻技艺,取长补短的同时,报名参加砚台文化讲解的高级培训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才能雕刻出更好的砚台,这是黄炳强秉持的理念。

由于洮砚的优质原材料近年来越来越稀缺,刻一块少一块。黄炳强笑称,自己曾经和朋友得到了一块“百里挑一”的好石头,前后设计了近两个月,才以丝路文化的主题最终确定了雕刻题材。而这也为黄炳强的洮砚雕刻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将甘肃的传统文化刻于一方砚台之上。

在黄炳强的店铺里,他拿出自己以敦煌莫高窟和丝路文化为主题雕刻的几方砚台,做起了介绍。“甘肃的洮砚再刻上甘肃特有的文化,这块砚台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就会更加深刻,也更有地域特色。”

谈及带动更多人传承这种古老技艺,黄炳强认为,要继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雕刻技艺,加强自己对洮砚文化的深刻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底气去教别人,才能让更多人开始重视传统工艺和文化的传承。(杨娜 高莹)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