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全国染缬技艺传承人共聚浙江探传统工艺创新之路

四川自贡扎染作品。 童笑雨 摄

中新网嘉兴4月21日电(童笑雨)一双素手浸染百布,一抹蓝色道尽万般形态。4月20日,来自全国的染缬技艺传承人、专家、设计师及创业者齐聚浙江嘉兴“2018‘青出于蓝’第二回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现场,共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创新。

染缬是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传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但在工业性印染技术的冲击下,染缬的魅力已尘封于江湖久矣。

据悉,本次活动集结了中国传统染缬技艺灰染、扎染、蜡染、黎族织染和贵州枫香染等14个传统染缬项目,共涉及9个省、15位传承人。

“振兴传统工艺已成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在致辞中表示,染缬技艺要想实现活态传承,就要从多方面推动创新。

全国染缬技艺传承人共聚浙江探传统工艺创新之路

活动现场,一名传承人向大家展示他的作品。 童笑雨 摄

从鼠标垫到胸针再到印花包袱布,北京阿尤北斗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的尤鸿雁用“麒麟汪”的造型搭建起传统蓝印花布中麒麟形象与现代萌宠结合的桥梁,交出了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共生的完美答卷。

她认为,传统若不能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被接纳,文化就不能走入现代人的生活和内心。

诚然,染缬从辉煌走向暗淡,过时的并非是传统技艺。

“现在的创新,是明天的传统。”浙江桐乡蓝印花布省级传承人哀警卫用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的一句话为引,道出了他对蓝印花布创新的看法。

在传承传统染印工艺的同时,他吸收国画、版画和民间剪纸等多种形式,开发了新图案。此外,他还打造了蓝色的106个色阶,使蓝印花布呈现出万般风情。

在哀警卫于传承与创新道路上游刃有余的同时,也有人遇到了瓶颈。

贵州丹寨蜡染国家级传承人杨芳直言,从学习蜡染到如今已近40年,但如何推动相关产品走向市场仍是不小的挑战。

于此,中国国家画院纤维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凯表示要创新销售方式。

“我们要充分抓住互联网时代这一机遇,发展电商。”王凯说,电商并非简单地开展线上销售,而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平台上展示产品的文化内涵。“此外,要根据数据分析,依据大众需求来生产。”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