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铜陵打造“活”起来非遗文化 每个人都是非遗传承人

金狮小学的孩子们在市文化馆非遗展示馆内参观,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铜陵的白姜、义津的米面、项铺的生腐、太平的烧饼……在市文化馆二楼非遗展示馆内,一个个“小店铺”古色古香,诉说着铜陵的风土人情。烧姜阁、失蜡法、竹马灯、大通杆秤……这些传统技艺从口传面授化作一行行文字,展现祖先的智慧。

“哇,快来看看这个,是竹马灯哎,我听老师说过……”非遗展示馆内,铜官区团委组织30多名金狮小学学生来此参观,领略铜陵非遗文化的魅力。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听着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互相交流心得体会。“非遗是什么?包括哪些?我们带孩子来参观,就是让孩子们对此有些了解,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人。”铜官区团委书记胡岚说。

亲身体验 群众了解本土历史

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民间美术,一块块展板,一个个故事,采用现代技术和传统元素相结合的模式,宛如一条时空隧道,呈现出铜陵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必须建设一座非遗展示馆,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让群众体验文化魅力,让非遗‘活起来’。”市文化馆馆长陈建平说,非遗展示馆将全市各类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使其成为市民了解本土历史文化的一处博物馆。

探索创新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在建立展示馆的同时,铜陵市每年坚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等为契机,举办各类非遗展和相关活动,逐步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并依托国家针对非遗保护工作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紧抓机遇、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作为安徽省“非遗”保护五个试点市之一,铜陵市先后编辑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调查整理了7类205项(其中枞阳县109项)非遗名录,22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43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遗名录,其中铜陵牛歌、钟鸣竹马灯、铜陵白姜制作技艺、传统铸铜失蜡法、铜陵凤丹制作技艺、枞阳东乡武术成功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重打锣鼓重开台,我出牛歌给你猜……”说起铜陵牛歌,大家并不陌生,随着文化进基层的越来越频繁,铜陵牛歌走进大街小巷。前不久,“铜陵牛歌”传承人王晓梅和左晓群来到市一中,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为了让‘铜陵牛歌’这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我们走进市一中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未来我们还将深入田间地头、工厂等,传唱牛歌。”左晓群说。为让更多市民了解铜陵的非遗文化,由郊区文体局、大通风景区管委会联合出品,郊区文化馆监制,安徽捌零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的纪录片《拾遗》让观众看后念念不忘,非常震撼。

该纪录片通过8个小故事,一一展示了铜陵白姜制作技艺、大士阁香会、大通鹊江龙舟赛、大通小磨麻油制作技艺、大通茶干制作技艺、大通木杆秤制作技艺、剪纸等8项非遗项目。主创团队希望通过此纪录片,把这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非遗项目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完善制度 保障非遗文化传承

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也正在加速进行。在非遗文化传承上,铜陵市不断完善传承人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和资助制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支持他们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对工作生活困难的传承人予以帮助。加大保障力度,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建立传承人动态信息报告制度。同时,铜陵市各县区、乡镇文化站以及作家和民俗专家围绕非遗的挖掘、整理、抢救做好文章,并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文化产品和拓展文化服务,通过“生产性保护”,让古老的技艺“活”起来,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随着社会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历史尘封,要将非遗发扬光大,必须将其根植群众、融入生活。近年来,通过戏曲进校园、非遗进基层、举办非遗展等活动,铜陵市传统文化保护发展深入人心。政府对非遗项目强力扶持,一些濒危非遗项目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也大大提高。

非遗从最初的自然状态,到政府统筹引导,再到市场推进,必然要经历一个从纷乱到规范的过程。当前,铜陵市正积极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保护历史文脉,将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传统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铜陵日报社 李莉)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