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破坏:许多羌族非遗创作与传承主体流失,羌族非遗面临传承人断层与生存土壤松散、激变的威胁;羌族非遗赖以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遭到破坏,非遗传承较好的羌族村寨、社区、展示馆、传习所等,均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羌族非遗以及羌文化所依附的生态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为了在重建家园中保护羌族非遗,2008年11月,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因此,羌族非遗保护的10年就是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10年。

十年,非遗保护的羌族经验

羌族羊皮鼓舞

 重拾文化记忆,重建精神家园

“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开展了大规模文物和非遗资源普查。各级政府组织人员全面收集羌族地区受损的非遗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料及相关实物,以此抢救羌族的历史和文化,抢救羌族先祖的生活记忆。

当地政府先后启动建设了保护区内178个文化生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茂县古羌城、茂县非遗展示中心、北川民俗博物馆等一批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基础设施建筑拔地而起;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北川吉娜羌寨等一大批羌寨修葺一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保护区不仅将因地震损毁的、羌族特有的鲜活文化形态抢救、保护起来,还让灾区的羌族群众能够重拾文化记忆、重建精神家园。

在重建过程中,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绵阳市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城镇建设规划中,突出羌族文化风貌,提高城镇审美价值。两地建设了汶川水磨古镇、映秀镇,北川巴拿恰商业街等特色浓郁的文化旅游乡镇,提升了知名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北川新县城建设充分吸纳了羌族传统居住元素,广场、马路、草坪成为羌族人新的生活环境,与羌族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天性相一致。羌族传统农村兼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空间在新的城镇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保护区内,不少地方建有多个非遗传承、展示中心。这些中心是地方特色文化的大汇聚,也是展示灾后重建成果的新窗口。例如,汶川县建有羌年传习所、羌族碉楼营造技艺传习所、羌绣传习所等若干个传承点;理县建有羌年传习所、博巴森根传习所;茂县建有非遗传习中心、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传习所、羌族碉楼营造技艺传习所、瓦尔俄足节传习所、羌年传习所等;松潘县建了羌族多声部民歌传习所;黑水县建有卡斯达温传习所、阿尔麦多声部传习所、圈德迪(二人舞)传习所;北川建有羌年、口弦、水磨漆艺、古羌茶艺传习所;平武县建有刺绣工艺传习基地、剪纸传习所等。这些带有浓厚家园意识的行为,丰富了羌族民众的精神生活,发挥了非遗守护精神家园、传承优秀文化的功能。

家园重建过程,就是非遗保护的过程

“5·12”汶川大地震后,大量羌族民众从乡村进入城市,或从老城进入新城。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在传统信仰、人际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活动要进行适应性改变,他们的传统文化需要与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相适应。

在重建过程中,人们意识到,重建家园空间不仅要现代化,更要赋予社会与文化意义,建立包含传统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具有生命意义的“家”。于是,当地在立足于家园之上,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羌族非遗保护系统。

为了更好地重建和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新北川建好之后,政府采取了整体性迁居政策。新北川县城的居住主体是老北川县城居民,他们曾经是老邻居、老朋友、老同事。即便是先前不认识的人,因为地震灾难,他们之间也多了扶持、理解和帮助。这种关系的恢复,更有利于保留、传承祖先和前辈创造的传统文化血脉,留住祖先的生活记忆。

灾后,北川新县城构建了多元非遗传承渠道和保护空间,将非遗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羌族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体系,为羌族非遗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保护和传承空间。

因保护区范围较广,所以非遗传承并不均衡。有些地区非遗项目密集一些,在保护的时候,这些地区就成为保护区的重中之重。比如,北川以青片乡为中心,在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多个乡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建设羌族生态风情走廊。这类重点建设区域还包括茂县、禹里乡、锁江乡、龙安镇、白马乡等地。

在家园重建过程中,非遗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包含了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基础上的选择和创新。现代生产方式给传统羌族刺绣带来挑战,传统羌绣“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的制作方式逐渐远去。传统羌绣常以神话传说故事和吉祥图案为题材,表达羌族民众对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如羌绣图案中的吉祥如意(鸡即吉,羊即祥)、金玉满堂(鱼即玉)、三羊开泰、团花似锦,“云云鞋”上飘飞的五彩祥云等。灾后,羌绣题材有所扩大,文化表达更为丰富,这是羌族民众在当代生活基础上的文化选择。

羌族非遗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展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各地以每年“羌历新年”“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瓦尔俄足节、六月初六民间祭祀大禹诞辰、秋季转山会、古羌文化节等主题性非遗活动。据统计,自保护区成立以来,各类非遗活动已举办数千场,参与人数达几十万人次。这些羌族特色的节庆民俗活动,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空间载体,让非遗在日常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

作为羌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羌族情景歌舞剧《禹羌部落》是一个集合了众多羌族非遗的项目。它包括羌年祭祀仪式、羊皮鼓舞、铠甲舞、沙朗、多声部民歌、羌笛、口弦、羌绣等,以四季更替为时间线,将羌族人民的生产劳作场面和民俗活动,如白石祭、成人礼、婚礼、民俗体育运动推杆等搬上舞台,用音、诗、舞、画展现出羌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生产性保护非遗推动羌族地方经济发展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生产性保护项目最容易引起民众、政府和企业家的重视。

羌绣、古羌茶艺、草编制作技艺等项目受到人们追捧。

为做好保护工作,保护区内政府举办了多期“四川藏羌地区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传统工匠培训班”,有效提升了一批具有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传承人的技能。阿坝州成立了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阿坝州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协会,推动促进以羌绣为代表的羌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这些中心、协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了3000余名受灾失地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增收致富。

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而保护区内非遗传承人的参与,也为当地的文化旅游增添了许多亮色。

阿坝州茂县古羌城古羌文化活态展示基地、北川巴拿恰羌族风情一条街等非遗展示园区,集羌绣文化展示、展演、技艺体验活动以及羌绣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传承人在开发羌族文化表现形式、非遗产品的过程中,对非遗传统性的保留远超过其他表演人员。

近年来,平武县修建了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作为羌绣非遗保护和传承研发基地,培训羌绣传承人500余名,让海内外游客充分感受和体验到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产业园的修建,增加了羌族传承人和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实现了羌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保护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关地方政府也积极支持非遗传承人以个人或家族的形式成立私营企业,从事诸如羌族漆艺、茶艺、羌绣、咂酒等相关文化产业。例如,北川草编项目传承人不仅在当地义务教授200多位残疾人和近千名留守妇女学习草编技术,并在各乡镇建立了17个传承培训和生产回收基地,解决了1000名人员的就业问题。

10年过去,地震带给人们的惨痛记忆仍未褪去,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经在党和国家、全国各族兄弟同胞的支持下,顽强地站起来。他们在废墟之上重建了崭新的家园,并与全国人民一道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