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她总是低着头,世界却在她的手里色彩纷呈!

针尖上的

除却“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外,你可知道上海也有独特的刺绣技艺,甚至被写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浦东高桥古镇西街一座清代旧居外,挂着一块古色古香的门匾,上面写着“高桥绒绣馆”几个醒目的大字。走进一看别有洞天,仿佛置身于一个油画展,展厅里和走廊内陈列着一幅幅作品:青黛悦目,田园清新,人物栩栩……

它们便是曾经惊艳世界,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绒绣。这是一门舶来的技艺。上海开埠后,外商、传教士将西方绒绣传入上海,绣娘们学着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绣出各式图案,并融入了苏南刺绣和高桥网花工艺,独具一格的海派绒绣于是应运而生。它绣工精良,源于刺绣,却高于刺绣,且色彩丰富,层次清晰,绒彩绚丽,所以又有“东方油画”之称。

“绣色”三分,一分技艺,二分匠心。精致美丽背后,往往倾注了绣者们无穷无尽的心血和夜以继日的孤独。高桥推出的《上海绒绣》一书中写道,绒绣上“每一针就是一个小色块,一个画面需要用少则几万个,多则几十万个小色块来表达”,足可见其精细。

为了保证绒绣在视觉和触觉上达到统一,它对施针者的视力及下针的精准度都要求极高,看似轻松的每一次运针,其实都是针线与绣布的较量。一件绣品,打磨的不只是时间和功夫,还有心性。执着的绣者们,终日与绷架为伴,与针线为友,千丝万缕间,往往一绣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绒绣是高桥地区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妇女会这门技艺。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几经凋零,也曾一度面临人才断层的危机。“现在的手艺人几乎都是老一辈,如果要全面掌握绒绣的技艺,一般人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大多年轻人不能真正沉下心来。”言语之间,不难听出绣者们的焦虑和无奈。

在与时代洪流博弈的今天,其实我们更需要绒绣这样一门技艺的传承。它更像是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态度,一种精致的修行方式。一针一线,百转千回,在缓缓回归中带我们找回久违的初心、单纯与平静。毕竟,一个城市,一个民族,除了需要林立的钢筋混凝土,更需要一些温柔的沉淀和温度。

一缎绣布,几回寒暑;方寸时间,大千世界。绒绣,绣的是一代人从前慢的韶光与印记,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智慧和美感,是勤勤恳恳的劳作与返璞归真的宁静,是精心雕琢而又不失分寸的细腻与用心。愿岁岁织锦绚烂,一如这年年的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楼市利好政策效果持续 市场预期逐渐修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