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金芳在演唱鄂伦春族民歌
“我是兴安岭的鄂伦春人,我以狩猎为生……”“看这森林像大海一样,望不到边际……”60年后,关金芳几乎已经记不清儿时跟随长辈狩猎的情景,但曾祖父口中高亢圆润、悠扬婉转的鄂伦春族民歌仍清晰地镌刻在关金芳的记忆里,同时也被关金芳和她的学生们传唱着。
关金芳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鄂伦春族聚居村——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白银纳村。作为狩猎民族,鄂伦春人能歌善舞,他们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形成了风格多样的鄂伦春族民歌。
在关金芳的记忆里,小时候,唱民歌就是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走在乡间小路上,有人唱出上句,就会有其他人即兴接唱下句。四季更迭、婚丧嫁娶、喜怒哀乐等诸多题材都可以被长辈们唱进民歌中,有时用同样的曲调换成不同歌词,还能唱出不同的韵味。耳濡目染,关金芳也逐渐成了会唱鄂伦春族民歌的“小百灵”。
“曲库”日渐扩充,问题却接踵而至。鄂伦春族没有创制自己的文字,歌曲传承只能是“口传心授”。随着越来越多的鄂伦春人从游猎转为城镇定居,加之老一辈族人相继离世,鄂伦春族民歌的传唱环境变得日趋恶化。
关金芳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祖父、祖母在唱歌时就经常忘记被祖先用作歌词的古语。“人老了就记不住民歌了,记忆里的东西会随之消逝,年轻人在若干年后也是如此。”尽管祖父、祖母把这视为正常现象,但他们的话却触动了当时还小的关金芳。1971年,为守住流逝中的鄂伦春文化,15岁的关金芳开始有意识地记录、整理鄂伦春族民歌——当时的她没有想到,这件事从此就成了贯穿她一生的事业。
对关金芳来说,起初的整理工作更多是源于一腔热情。在四处走访中,只要听到好听的歌曲,她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方格本,用刚学会的简谱记录下歌词和旋律。几十年间,关金芳整理出500多首鄂伦春族原生态民歌,其中不乏《兴安岭美丽的地方》《试探你的心》等广为流传的歌曲。直到2004年,关金芳受邀赴中国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项目组,为《呼伦贝尔在呼唤》主题演唱会录制歌曲,并参与了对鄂伦春文化的探讨。从此,关金芳对本民族文化有了重新认识——用她的话说,就是“像沉睡多年后突然觉醒一般”,而传承鄂伦春族民歌也从起初的个人兴趣转变为关金芳的文化使命。
此后,关金芳回乡组建了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团员由白银纳村村民组成,分为中老年组、青年组、少儿组。艺术团共有团员上百人,覆盖了白银纳村近半数鄂伦春族村民。团员们利用农闲时间编排鄂伦春族风情演出,也多次走出呼玛县,甚至走出黑龙江省,参加不同类型的演出,每年演出多达数十场。
对关金芳个人而言,民歌传承的步伐从未停止。除了走进当地的中小学校园和中国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高校开展鄂伦春族民歌授课与专题讲座,关金芳还用更多时间将步伐延伸至田间地头。大兴安岭地区非遗中心的教室、白银纳村的文化广场,都成了她传承民歌的讲堂。在关金芳看来,传承鄂伦春族民歌要先让年轻人说好鄂伦春族语言、理解鄂伦春文化,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鄂伦春族群众的生活,传承就是要渗透进生活的每时每刻。因此,在教授鄂伦春族民歌的同时,关金芳也给年轻人普及鄂伦春族语言,讲述本民族的故事和民间传说。如今,关金芳儿时记忆里人人传唱民歌的图景又重新回到了白银纳村。
“鄂伦春族民歌活在鄂伦春人的文化记忆中,流淌在精神血脉里。”谈及鄂伦春族民歌,关金芳常将其比作民族的灵魂。如今,随着鄂伦春族文化灵魂的重塑,来自兴安岭的远古之声正在更多的鄂伦春族年轻人中传唱开来。(实习记者赵若姝)
责任编辑:赵睿
- 择一事,终一生 ——记京剧(唐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2018-06-01
- 福建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条例草案提交初审2018-05-30
- 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05-24
- 仙游为高龄非遗传承人做口述档案 让“绝活”鲜活流传2018-05-21
-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2018-05-17
- 甘肃三代人共演古老“弦子腔”引众“围观”促传承2018-05-02
- 湖北非遗传承人何忠华收徒仪式在武汉举行2018-04-23
- 泥塑技艺塑造“经典”2018-04-16
- 蔡超荣:300年老店创新人 非遗技艺“布道者”2018-01-31
- 福建第四批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单公布 厦门14人上榜2017-11-28
-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
贵州丹寨:古法造纸唱新歌2018-08-16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