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中新网南宁7月18日电(记者 黄艳梅)2018年广西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17日在广西民族大学开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表示,广西将建立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训体系,多举措保护民族文化瑰宝,做强“桂风壮韵”产业。

广西多举措保护民族文化瑰宝打造“桂风壮韵”产业

资料图:民众参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展示馆。 黄艳梅 摄

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分布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铜鼓文化、刘三姐歌谣文化、布洛陀创世文化、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文化,壮剧、桂剧、彩调、独弦琴、马骨胡等艺术文化,以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等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文化。

广西多举措保护民族文化瑰宝打造“桂风壮韵”产业

今年6月29日,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铸造的直径6.68米铜鼓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俞靖 摄

广西文化厅官员介绍,广西将打造民族风情文化产业带,实施民族文化传承项目,建立民族文化产业园区,鼓励工艺美术能工巧匠、传承人和艺人走市场化道路,创建民族工艺品和民族服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广西多举措保护民族文化瑰宝打造“桂风壮韵”产业

资料图:“壮族三月三”成为展示广西“桂风壮韵”风情的民族文化嘉年华。 胡雁 摄

目前,广西壮都、百色田阳县壮文化开发区、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民俗风情园、钦州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一批项目在建设中,来宾世界瑶都非遗文化体验基地、隆安“那文化”生态城、毛南民族风情特色小镇、宾阳炮龙文化园等正在筹建。

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一些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其活态性、完整性成为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活化石”。“世界铜鼓之乡”广西河池市正在建设国家级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启动重点项目和区域保护工程,保护传承铜鼓文化。

广西多举措保护民族文化瑰宝打造“桂风壮韵”产业

资料图:广西龙州女子演绎壮族天琴弹唱。 崇宣 摄

2017年12月,广西振兴传统工艺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将建立大数据,建立广西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总结并推广优秀的振兴传统工艺模式,共创广西振兴传统工艺协同创新平台。

广西多举措保护民族文化瑰宝打造“桂风壮韵”产业

资料图:广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传承人何绍堂制作的鼓楼作品。 融古月 摄

经过多年打造,“壮族三月三”已成为展示广西“桂风壮韵”风情的民族文化嘉年华。目前,广西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名。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