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阳戏坛师周昌智:文化就是我们的宝贝!

福泉阳戏(资料图)

编者按: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亚洲磷都”福泉市,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为人所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一种传承了六百余年的古老戏种却在这里暗自生长。

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傩戏有阴戏、阳戏之分,以酬神和驱邪为主的称之为阴戏,以娱人和纳吉为主的称之为阳戏。

福泉阳戏,是傩文化中主要以娱人、自娱和纳吉为主导思想行为的“乡人傩(民傩)”分支,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与民间技艺杂糅的原始戏剧,也是中国傩文化由“阴戏”向戏剧演变的重要过渡阶段。在福泉,男女老少皆有听戏、学戏、唱戏的传统,阳戏在此扎根流传,更成为一方文化特色。

在流行文化、娱乐潮流侵蚀的当下,福泉的老百姓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泉阳戏项目传承人周昌智看来,社会在变、时代在变,阳戏或许也在变,然而,不变的是这一方人对古老文化的痴迷与向往。

周昌智

我叫周昌智,是福泉市道坪镇谷龙村人,我八岁开始在祖父、父亲以及叔父和老一辈花灯阳戏演出班子的传、帮、带及周边艺人指导下,学习本家家传阳戏和龚巴寨地区口耳相传几百年的花灯剧、舞狮等等。现在,我也是福泉阳戏谷龙坛第17代坛师。

在明朝的时候,阳戏是随军从江浙一带被带到了福泉,共传有四十八台。但是到清朝就只剩十八台了,目前,能够正常开展的只有四台。

有一个关于阳戏传到福泉的传说,当年,徐盛(音)将军的第九代子孙叫徐国盛、徐国泰、徐国民,徐国民是传承阳戏的祖师,在他死后,因为无后,我家一位祖公就去服侍姑祖太(指徐国民的妻子)。有一天,居住的木房子被烧了,有个叫“开山莽将”的面具飞到了白枝树上,我的祖公拿着面具就到了谷龙村传承阳戏。

当然,这是传说。

阳戏坛师周昌智:文化就是我们的宝贝!

谷龙小学学生演出阳戏有模有样

为什么以前的人会想到学阳戏呢?在过去,老百姓比较唯心的说法是,出征的军队要用阳戏做仪式,平民老百姓需要阳戏来消灾免难、驱邪驱鬼。以前没有医师、没有药,就用这种带着神秘气息的仪式来治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里和睦。

现在讲究科学,可能看上去,阳戏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它是倒真不假的,也并不迷信。像徒手砍鸡头、上刀山、过火海、悬星吊斗这些都是阳戏绝技,在以前都是很严肃的仪式,不是江湖伎俩所能相比的。

所以,按过去的说法,不管是当官的有钱人家还是普通的穷苦百姓,都喜欢请戏班去唱阳戏,这是一种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希望解难驱邪、无病无灾、富贵吉利。

阳戏传承到现在,慢慢转变为了百姓娱乐的选择。谷龙村是阳戏之乡,这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参加学唱阳戏。我们都感觉古老的东西应该传承下去,它是地方上独特的文化。也正是因为有文化的滋养,大家的生活之余有学有唱有娱乐,家里自然就和睦。所以我们组织唱阳戏、跳花灯的活动,读书的小学生、背着娃娃的妇女、打工的村民等等都会来参与。

阳戏坛师周昌智:文化就是我们的宝贝!

演出前后,周昌智在后台都会认真整理戏服

我在村子里组建了一个将近50人的阳戏表演队,每年都在瓮安、福泉市几个周边乡镇演出上百场。表演队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就只有两个人年龄大一点,一个是我,另一个比我小几岁,其余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觉得学戏有意思,过去的人能够把生活中的智慧编出来唱是很了不起的,都自发地要求参加学戏、传承。

许多专家学者了解到福泉阳戏之后都说,这可是宝贝啊!我们有文化的支撑,但就是缺乏宣传。希望以后能够借助打造旅游景点推广我们的文化,游客来到福泉古城旅游,也可以来道坪镇谷龙村看阳戏。

阳戏坛师周昌智:文化就是我们的宝贝!

每年谷龙村举办“阳戏文化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资料图)

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国家政策好,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更多的心思都会朝着文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争取一代代把古老的非遗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阳戏,走进阳戏,来感受活在当下的“戏剧活化石”。

口述/周昌智

整理/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韦一茜 周雅萌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上空铺满了绝美晚霞,你看到了吗?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