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久久为功:一项工程开启全流域系统治理

木兰溪防洪工程的开工建设,是几代人想干而没能干成的事业。

“治理木兰溪一直是莆田人民的夙愿。自1957年水利部开始规划整体治理木兰溪,前后40多年里,进行过五次规划,两次可行性研究,二度上马,都没有取得进展。直到1999年12月,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拉开序幕。”吴健明说。

木兰溪治理之难,难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客观环境。

经历过木兰溪防洪工程波折的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长陈东风说,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技术难题:一是木兰溪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行洪不畅,裁弯取直,抗冲刷难度巨大;二是木兰溪处于沿海淤泥地质,在此基质上筑堤,无异于在“豆腐上筑堤”。

水患治理,科学为先。为此,习近平同志先后四次来到木兰溪现场调研,多次听取并实地检查治理方案和技术准备,强调一定要“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

“这种大型防洪工程,只有在前期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实施。”1999年时任福建省水利水电厅厅长的汤金华对记者说,“为了破解‘豆腐上筑堤’和软土抗冲刷的世界级难题,习近平同志特地请来了国内权威水利专家,终于找到了‘软体排’技术,并通过了水利部的技术鉴定。”

为了让“裁弯取直”对自然原生态影响减到最小,在习近平同志关心下,由国内水利权威专家为木兰溪治理设计了全国首个物理模型,在木兰溪张镇段进行试验。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来到木兰溪调研试验结果,确定成果可行,已具备开工条件。

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为8.64公里,缩短7.36公里。2011年,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从此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不设防的历史。

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之初,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木兰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已起步,但力度尚需加大。”

近20年来,六任莆田市委和市政府班子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拓展木兰溪治理内容。

截至目前,木兰溪防洪工程及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近50亿元,5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段总长37.4公里,占下游河段七成以上。木兰溪下游地区已超过10年未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县级以上城区防洪100%达标。

近年来,从水上到陆上,从下游到上游,从干流到支流,木兰溪治理坚持安全生态相结合、控源活水相结合、景观和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征程。

站在莆田市图书馆向西眺望,一片开阔的水面呈现在眼前,成群的白鹭时飞时栖。

“这片水面叫玉湖,原来的老河道打此经过。为减轻‘裁弯取直’影响原有水生态系统,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将原始河道水面最大限度保留,形成城市内湖,湖心水域面积超过700亩,不仅有效增加和提升了莆田城区水域面积和蓄洪能力,而且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吴健明说。

如今,不再泛滥的木兰溪下游成了一片新的乐土,一座玉湖新城已然成型,不少过去饱受水患之苦的村民,将陆续乔迁至此。玉湖边,青少年宫、科技馆和图书馆,从西到东一字排开。

在木兰溪上游仙游县城关河堤旁的绿道上,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厢是乐队演奏着当地的莆仙戏,那边是广场舞、太极拳团队的健身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说,作为木兰溪上游,近年来,仙游县大力建设防洪生态景观工程,从单纯防洪提升为防洪、生态和景观综合推进。

展读木兰溪流域图,干流之外,最大支流延寿溪上的东圳水库引人瞩目。这片广阔水域,承担着150万城市人口的供水任务,每年为城区内河及南北洋平原等生态补水6000万立方米。2014年起,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启动。

“东圳水库治理构筑了‘四道防线’。”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第一道“保护防线”,上游强化封山育林;第二道“治理防线”,中游严控面源污染;第三道“修复防线”,环库建设河湖缓冲带;第四道“法规防线”,制定水环境保护条例,明确水质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目前,水库水质从过去的Ⅳ类提高到了Ⅱ类标准。

“我们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路子,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统角度,统筹推进,还木兰溪‘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文莱姐妹花逐梦首届世界闽南语青年歌手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