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庄丽芬:这朵“牡丹”,用热爱与坚持浇灌

庄丽芬

庄丽芬:这朵“牡丹”,用热爱与坚持浇灌

《海丝航标颂》剧照

7日,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评奖揭晓,来自泉州的青年演员庄丽芬凭借在南音《海丝航标颂》中的出色表演,荣膺牡丹奖表演奖。

看似,她只用四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曲艺最高荣誉——牡丹奖的表演奖与新人奖双料得主,但在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这朵我省最年轻的“牡丹”走过了一段颇为曲折的求艺之路。她说,“南音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为学艺,她花三年改口音

受到当音乐老师的奶奶的影响,庄丽芬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但懵懵懂懂考进泉州艺校南音专业后,她才发现,学习南音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第一节专业课,老师按南音传统的‘口传心授’法上课,教的是传统曲目《秀才先行》,采用古老的工乂谱。对我来说,它简直就像天书。一节课下来,在曲谱里我只找到第一个字‘秀’,第二个字还没找到,大家都唱完了。”

庄丽芬回忆说,当时班上有20名学生,唯独她是零基础。

不仅是不识曲谱,南音演唱要用泉州的“府城腔”,这让庄丽芬更加头疼。

“我说的是泉港口音,和标准泉州口音差距很大,等于要重新学习发音。”好几次,庄丽芬感觉走进了死胡同,哭着给父母打电话,想家,想退学。

幸有家人和老师的鼓励,她留了下来。“为了学习标准的发音,我有半年不敢回家,防止发音被家乡口音再带偏。”庄丽芬不无感慨地说。

课余时间,不服输的她找到老师黄淑英帮忙正音,录下老师的咬字、演唱,回去再一遍遍磨耳朵。艺校六年苦学,仅识谱、正音这些基本功,她就用了将近三年时间。

庄丽芬说,南音是一门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艺术。“和我一起分配到泉州南音乐团的同学,陆陆续续都另谋高就。我也有过动心的跳槽机会,可终究过不了心里那道坎,最后选择听从内心的真实想法。”她说,坚持下来的理由很简单,从哭着学到不知不觉爱上它,南音早已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育“牡丹”,她在磨砺中悟道

“南音是一门让人能静下心来的艺术。无论演唱者还是听众,静下心来才能发现它的美。”庄丽芬说。

有一年,她随团赴日演出,当演员走上舞台,剧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但音乐一响,剧场又霎时安静下来,观众们专注于每一个音符。那场演出原本只有一个南音节目,后应观众要求又安排了加演。

“谢幕后,日本观众迟迟不肯离去,主动到后台与我们交流了解南音。虽然他们听不懂泉州方言,但好的音乐总会引起共鸣,南音也是如此。”庄丽芬说。

打那以后,庄丽芬更加用心地学习南音、揣摩南音,基本功日臻扎实,专业水平快速提升。她发现,只会弹、唱南音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领略这门古老艺术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摸爬滚打后,庄丽芬渐渐悟出了一些门道,不但出版了被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收藏的个人南音专辑《弦管南曲》,还成功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并多次荣膺福建省重量级曲艺、戏剧比赛的金奖。

2014年,庄丽芬决心挑战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她以传统名曲《鹅毛雪满空飞》选段《落尘》参赛,成功拿下牡丹奖新人奖。

紧接着,她出演中国首部南音剧《凤求凰》的女一号“卓文君”,成为首批“牡丹绽放”培英计划“十朵牡丹花”之一,并当选福建省曲协最年轻的副主席。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心中默默认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牡丹奖表演奖。

为了能在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中有出色表现,早在2017年12月,庄丽芬和她的团队就开始了节目筹备,今年春节过后,她更是每天都泡在排练场,比赛前两天还做了细节调整。因为她很清楚,本届牡丹奖竞争激烈,加上奖项压缩,自己又是二次参赛,评委专家定会格外严苛。

带着一曲由新加坡作曲家吴启仁作曲、蔡湘江作词并导演的南音新作《海丝航标颂》,庄丽芬第二次登上牡丹奖竞技舞台。

舞台上,她朱颜轻展,顾盼生辉,清丽婉转的嗓音沁人心脾,尽显世界非遗南音的典雅与气度,作品主题及艺术呈现均无可挑剔。最终,庄丽芬从140名参评演员中脱颖而出,摘下这朵最俏丽芬芳的“牡丹”,登上演艺事业的高峰。

传南音,她坚持校园教学

在日益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实践中,庄丽芬深切地感受到,南音既能站在中国的最高舞台上,又能站到世界的舞台上,因为“南音不仅是闽南人的乡音,而且是我们的国粹,要好好珍惜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这些年,庄丽芬想的最多的是南音的继承、传播和发展问题。传承从小抓、长期抓,是她给出的答案。她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南音陆续进入泉州的中小学课堂。可喜的是,泉州每年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小学南音比赛,推动南音在校园的普及传承。近几年,一些高等院校也积极开展“南音进校园”活动,比如泉州师院开设有南音本科班、研究生班。

不过,南音在校园的普及绝非一路坦途。“常态化传承南音的中小学毕竟是少数,很多学校只上了一学期或一两年的课程,没能坚持下去,很可惜。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城市青少年大都不会讲标准流利的泉州方言,语言关是南音传承面临的一大挑战。”她说。

在给学生上南音课时,庄丽芬发现,因为传统南音多演唱才子佳人间的爱情,小孩子对这些内容不理解,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于是她尝试用唐诗宋词填词谱曲的南音作品进行教学,孩子们就很感兴趣,学习的意愿很高。

“一个时代流行的音乐必然是当代人喜欢的音乐,南音也不例外。只有让年轻人真正了解、喜欢,南音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她希望全社会一起关注南音、携手创新南音,多一些公益演出,多一些艺术交流,多给青年演员一些机会,让这一千年雅乐代代相传,更好地走出去。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知名电竞企业遭“跨省执法” 超4亿资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