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一根针花样百出,一根线回环往复……在绣娘手上,花瓣的绒毛、植物的茎须、动物的表情,活灵活现跃然而出。来自河北定兴的绣娘梁淑平,展示的正是皇宫走出的绝活儿——京绣。2014年,梁淑平和北京房山传承人刘秀花的京绣一同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绣,和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这些工艺门类,并称“燕京八绝”。顾名思义,它们诞生于燕京之地,盛行于宫廷之内。斗转星移,今天,这些历史“瑰宝”虽仍戴着“皇家”之名,但并非仅仅活跃在北京。正如京绣的两位传承人分别居住北京房山和河北保定一样,随着历史递嬗及匠人们迁徙移居、开枝散叶,那些古老的技艺也渐渐散落到了皇城根下、渤海之滨、燕赵大地。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记忆,烙下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历史印记。京津冀三地山水相依、地缘相接,不仅具有地理上的整一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许多习俗和传承都表现出明显的同源共生、相通共享的特征。透过那一方刺绣、一张毯子、一个雕塑,我们触摸到的不仅仅是产品或者作品,而是这片土地上一代代人曾经的生活,它们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共同财富,应当由大家一同去守护。

应该说,在这方面,京津冀协同有着较好的条件。比如燕京八绝,各家都有继承;比如古村落,三地都有遗存;再比如皮影、剪纸、曲艺等技艺,大家的发展水平基本旗鼓相当。目前来看,三地文化机构正有意识地共办展览和研讨会等,不过相较于庞大的历史宝库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这些动作还不够,呼唤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协同,盘活三地的文化资源,在时代变化中留住那些“不变”,在现代发展中不忘那些“根基”。

“学刺绣,三年左右才能独自完成作品。一块1平方米大的唐卡,复杂的绣艺没有个几年是无法掌握的;一件龙袍,需要8个绣工绣上500多天。”梁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人们常说,抢救“非遗”是在和时间赛跑,但事实又表明,精雕细琢的技艺传承需要“慢工文火”。拿出长远眼光、足够耐心去呵护这些“瑰宝”,历史文化脉络才能在一针一线中串联起来、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