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18年13000件作品——这位“80后”非遗传承人不简单

张荣在制作泥塑作品。 新华社记者王皓 摄

新华社太原11月12日电(记者王皓)虽已立冬,傍晚的平遥古城依旧人头攒动。古县衙东侧有一家名为“张泥人”的小店,不时有路人驻足参观,啧啧称奇。

吸引大家的不仅仅是展柜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泥塑,还有一位正在埋头捏制关公像的小伙子。“神形兼备,确实捏得像,这功夫了得!”一位60岁上下的老者说道。

小伙子名叫张荣,1983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小村子,6岁时便跟随父亲接触了泥塑。每当父亲到周边的寺庙里做塑像时,张荣便跟着整天“泡”在泥巴里。“那时候喜欢捏一些小青蛙、小坦克,虽然不太像,但很享受‘玩’泥巴的过程。”张荣回忆说。

上大学以后,虽然学习的是机械专业,但一直将泥塑当成业余时间最好的休闲方式。“同学们很喜欢我的作品,我还在学校里办了个人展。”张荣指着照片里青涩的自己,笑着说。

18年13000件作品——这位“80后”非遗传承人不简单

张荣的泥塑作品“韦陀” 新华社记者 王皓 摄

毕业后,张荣到了一家纺织厂从事技术工作,但他一直放不下从小的爱好。业余时间里,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人像,他不断钻研和练习,捏过的小塑像攒了好几筐。

泥塑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平遥泥塑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代表,也渐渐被大众所熟知。

如何让传统的泥塑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是张荣一直思考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张荣走南闯北,拜师学艺。先后跟随雕塑大师梁卫国、张泽学习技艺,并在西安美术学院进修深造,加深了对雕塑的理解。

“我希望用大自然赐予的泥巴,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希望用粗犷而细腻、敏感而丰沛的泥塑手法,再现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张荣说。

18年13000件作品——这位“80后”非遗传承人不简单

“张泥人”工作室一角。新华社记者王皓 摄

从纺织厂辞职后,张荣全身心扑在了泥塑上面,在平遥古城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从自己擅长的人物塑像入手,开始为过往的游客捏人像。

“观人之眉宇、察人之特征,在为每一位游客塑像前,我都要仔细观察游客的神态表情,尽可能做到心与心的沟通交流,然后才投入创作。”张荣说,从最开始捏一个人像用半天时间,到后来逐步变成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再到现在的20分钟,经历了几年的时间。

“塑造诸游人本真尊容,彰显非物质文化魅力”,如今的“张泥人”店铺已成为平遥古城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张荣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获得了平遥县非遗保护突出贡献奖。

18年13000件作品——这位“80后”非遗传承人不简单

张荣的泥塑作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2000年至今,张荣的泥塑作品累计超过了13000件,为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捏过人像。2012年,他先后在中韩和中法艺术交流中,为世界友人现场表演平遥泥塑艺术。2014年,他应邀去北京参加央视民俗文化节目拍摄录制。2015年,他参与电影《风雨日升昌》拍摄,并在剧中出演“张泥人”,首次将平遥泥塑艺术搬上了电影银幕。

“接触泥塑艺术是一种缘分,深入其中并且将其传承下去,不仅需要悟性,更需要定力和耐性。我很享受捏泥人的快乐,也希望将这份乐趣传染给更多人。”作为一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谈起传承和发扬泥塑艺术,张荣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知名电竞企业遭“跨省执法” 超4亿资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