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探索粤港澳非遗保护合作新路径 创新非遗业态

来自香港的传统客家麒麟队加入今年佛山秋色巡游队伍。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杨逸 陈琬莹 通讯员/应如军 陈文辉 邱文清 董帅 实习生/邵韶)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人文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粤港澳三地民众共有的文化根脉与精神家园。大湾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成为三地共建“人文湾区”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期间,参观了广州永庆坊的“三雕一彩一绣”展览与粤剧艺术博物馆。如今,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与“2018广东(佛山)非遗周”等盛会日前先后开锣,广州为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制订“三年计划”方案、东莞首创“非遗季”“非遗墟市城际联盟”等非遗保护创举也同样亮点纷呈。

如果说,文化认同是构建“人文湾区”的基础,文化创新则是未来大湾区深度融合的活力之源。随着文化交流活动主体、平台日趋多元,大湾区非遗保护的新型合作模式也渐露雏形。南方日报记者深度追访湾区城市在非遗交流、传承、活化等方面交流合作的案例,前瞻粤港澳非遗保护合作的新路径。

渠道融通

打造平台溯源三地非遗根脉

11月2日,佛山祖庙牌坊前,礼炮齐鸣、彩灯飞旋,一场盛大的佛山秋色巡游即将拉开帷幕。巡游队伍踏着乐声、欢呼声出发。全程3.5公里的巡游路线上,43项节目、6辆彩车汇聚成一场民俗文化盛宴。

在2018广东(佛山)非遗周上,香港传统文化艺术扎作师冒卓祺带来三只色彩各异、个性十足的纸扎麒麟,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围观。麒麟扎作技艺在香港已经流传将近200年,它的“根”却在广东佛山。时至今日,这门手艺仍在民俗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粤港澳三地非遗同根同源。最早的澳门广彩手绘艺人大部分来自广州。澳门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澳门广彩手绘传承人李溢坡介绍说,澳门广彩在欧美市场一直销路很广,形成淡雅、柔和、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文化遗产厅研究及计划处职务主管卢可茵介绍说,在澳门首批被列入非遗清单的15个项目之中,就有超过一半同时被纳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地非遗无论在传统文化源流还是外来文化源流方面,形式和内涵上都具有同质性,既反映了岭南非遗对港澳的影响,也表现了港澳非遗项目吸收的外来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张春雷说。

随着大湾区城市交流日益频繁,“佛山秋色”这一民俗活动也在不断升级:自2016年始,佛山秋色巡游活动与广东(佛山)非遗周结合举行;今年,港澳非遗项目的加盟让非遗周扩容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展示的大舞台。

冒卓祺表示,非遗周不仅让更多人认识香港扎作,也使粤港两地扎作艺人开展更广泛交流。“非遗周的平台,打开了港澳非遗传承人的眼界,获得不少文创灵感。”有观众就建议冒师傅在纸扎麒麟上增加声光电特效,将传统扎作升级为公共艺术品。

相同的文化根脉,让大湾区城市的非遗项目很容易走到一起。去年东莞“文化四季”之“非遗季”期间,广州、深圳、佛山、韶关、阳江、河源、云浮、清远、惠州9市与东莞成立“非遗墟市城际联盟”,展示各地非遗产业转变成果。据透露,联盟将进一步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墟市”。

大湾区城市非遗展会百花齐放之余,如何深度融合与转化,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非遗品牌活动,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思考。

张春雷认为,大湾区非遗不仅需要展示平台,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之间建立学术碰撞、思想沟通的平台同样迫切。今年广东(佛山)非遗周为此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合作交流会”,构建区域“非遗保护联盟”等设想也随之被提上议事日程。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杜绍勤表示,目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围绕明年广东非遗周、粤剧“申遗”十周年系列活动,与港澳方面积极展开交流合作,力图发挥各自优势,整体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三地共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人文湾区”。

人才孵化

香港时装设计师向非遗艺人取经

文化根脉的延续离不开传承。大湾区非遗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多地聚焦在年轻人的身上。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人文岭南少年行·我是非遗小记者”活动,上百名“小记者”在汕头采访非遗传人、体验非遗项目,为“遗产日”留下一道“最萌风景线”。

从2015年起,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就面向市民举办一系列体验式、互动性的小型体验课。今年,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出“非遗课来了”品牌活动,让年轻人在与非遗的“亲密接触”中“培养感情”。

“我们不再只是做一名简单的观众,每个人都能亲身参与,自然而然了解非遗和背后的故事。”一位学员分享自己的感悟。

除了线下的系列培训课、单次体验课、大型公开课等课程模式外,线上开放式的“非遗慕课”,也得到网友的青睐。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黄艳介绍,课程不但推动社会公众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互动,也让传承人更认识自身的资源价值,从更多维度思考非遗的传承。

在港澳,近几年随着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公布,以及相关普查研究、法制建设的推进,面向青少年的非遗导赏与展示活动日益增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总监何咏思介绍,香港前年设立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作为非遗展示和教育基地。

刚刚成立不久的香港扎作业工会,一方面积极推动扎作工艺进校园,同时以工作坊的形式定期举办题材不同的扎作课程。“他们虽然都是从零开始,但我们将原汁原味的手艺教给他们,在他们手中就能变换出新的花样。”冒卓祺介绍,参与课程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尤其吸引青年设计师关注。香港时装设计师李冠然就专程向冒卓祺学艺,设计出具有岭南文化元素的系列时装。

时代也对新生代非遗传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大难点,就是复合型人才的不足:他们要既懂得传统文化知识,也要对现代产业发展需求有所了解。”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指出。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9月,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吹响“广作新生代”传承人的集结号,为来自“三雕一彩一绣”等广作项目25名新生代传承人开设“广作新生代提升季”课程。学员们学习非遗、文化、法律等专业知识之外,还得到资深媒体人支招,走上“非遗传播达人”的转型之路。

宋俊华进一步展望,广东进一步探索非遗与创意产业融合的非遗创新人才学科建设,搭建大湾区非遗培训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产业创新

文旅融合让非遗走进生活

过去,大部分非遗项目根植于农耕文明传统。在朝向世界级城市群目标大步迈进的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在现代化大都市语境下实现非遗振兴,将是湾区城市面临的全新命题。

从今年开始,广州就以广绣打头阵,实施振兴传统工艺“三年计划”。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三年,将通过举办广绣新生代提升计划、广绣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对广绣资源的开发和传承、传播进行全新探索。

“非遗保护,不是将非遗放进博物馆,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陈新文提出,非遗活化需要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现代技术、现代产品相结合:“非遗只有不断出现新的产品,有人去愿意消费,它才能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佛山将非遗元素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以提升城市的识别度。在佛山地铁站入口的玻璃墙上,采用佛山剪纸元素作为装饰,镶嵌着一幅幅佛山民间风情画。而在石湾街头,建筑与陶塑艺术相结合,再现“千年陶都”的文化韵味。

越来越多非遗传人对产品与现代审美融合作出尝试。陈新文认为,港澳地区具备国际化、高水平的工业设计资源,湾区各市都有丰富的制造业业态与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些资源都可与佛山非遗项目充分对接,走出一条“佛山非遗+港澳设计+湾区市场”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澳门不少旅游点,游客都能免费得到一本手绘版《澳门文创地图》。多元文创空间的点缀,让澳门的人文之旅增添不少亮色。卢可茵告诉记者,澳门民间蓬勃发展的文创力量,有望为传统工艺提供活化的动力。

搭棚工艺是澳门非遗之一。近年,澳门出现不少的竹棚艺术品,让传统竹棚以观赏性的艺术品形态延续。2016年在澳门大学搭建的作品《三胞树》还获得了A’国际设计大奖银奖。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落成,澳门成熟的旅游业也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新的支撑点。”卢可茵说。张春雷建言,下一步应建立以广、深、港、澳等城市为主要节点的多路径文化旅游体系,让非遗项目深度参与到旅游产业之中,实现粤港澳区域旅游资源的共享,也将大湾区建成世界级观光旅游胜地。

“大湾区非遗保护既离不开对岭南民俗文化生态的保护,营造有利于非遗传承的文化环境,也需要加大创新的投入,让社会力量拥有更多文化创新的政策与空间。”宋俊华预期,三地若能优势互补,共同建立面向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心,未来成果可期。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