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2月24日电(记者王劲玉)冬日的雁门关寒冷异常,但这阻挡不了张淑萍按时到附近的绣坊刺绣。十年来,每天忙完家中的活就出来刺绣成了张淑萍雷打不动的习惯。“这些年两个娃娃上学、家里的老人看病,用的都是刺绣赚来的钱。”张淑萍说。
张淑萍是山西省代县正下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代县自古以来便承担着镇守雁门关的重任,历史上著名的杨家将就曾在这里戍边守城。因这里常年战乱不断,人口流动大,历史上女性很少承担具体的工作,因此“男人守边关、女人做绣工”的传统一直传承下来。
雁门关的刺绣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演变,吸收了苏绣、杭绣、晋绣等元素,最终自成一派,并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传承、发展。
绣娘刺绣。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今年40岁的张淑萍对刺绣并不陌生,“十几岁时就跟着姑姑婶婶们一起绣东西,孩子的衣服、鞋都是自己绣,也没想过这东西会成为赚钱的门道。”在国家大力推动非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张淑萍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在经过正规的培训后,张淑萍的作品很快达到了“非遗”的水准,并广受喜爱。
“最大的绣品卖了2000元,花了一个半月绣出来的,也不耽误给孩子做饭,干起来也顺手,干活顾家两不误。”现在刺绣带给张淑萍的是满满的收获。
绣娘刺绣。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出生在民间手工传统刺绣家庭的高凤兰曾被授予山西省刺绣大师的称号,几十年来,她走访代县各地的刺绣大家,完善刺绣工艺,成为非遗传承人,并创办了雁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在农村推广、教授刺绣技术。
“许多农村妇女打工没时间、务农没条件,而刺绣本来就是赋闲在家的家庭妇女闲暇时间的工作,我们把广大的农村妇女特别是贫困家庭妇女聚集起来,教她们刺绣,不仅提高了她们的收入,也是对刺绣这项非遗的传承。”高凤兰说。
在高凤兰的带领下,雁绣坊近年来培训农村妇女超过5000人次,培训人员涉及十多个市县,并在部分农村建立了职业技术学校,免费定期培训妇女。据测算,目前在代县有超过3000名妇女从事稳定的刺绣工作,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为农村的脱贫攻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赵睿
- 武汉昙华林第二届非遗手工艺术展开幕2018-12-24
- 生物药学博士拜师非遗传人 用现代科学传承千年技艺2018-12-24
- 郭存勇和他的雨花非遗馆2018-12-21
- 常山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400年的历史你还能听见2018-12-21
- 吕剧非遗传人吕焕岭 唱念做打三十余年展齐鲁风情2018-12-20
- 浙江省第十二个服务传承人月 我们如何走近非遗2018-12-20
- 客家“山歌皇后”徐秋菊:博采众长创新山歌2018-12-20
- 福州公布第五批3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2018-12-20
- 无锡市惠山区锡剧和非遗项目进京展演2018-12-19
- 央视关注宁波鄞州非遗文化 这帮练习内家拳的孩子要上央视了2018-12-19
-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
莆仙戏:蝶步平地起波澜2018-12-2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