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邻居董师傅,用秸秆、柳树条、玉米皮等农作物编了很多东西,比如花篮、高压线塔,而且他还制作了很多农具,让城里的孩子们都知道知道这些老物件。”12月23日,太原市小店区康宁街的赵先生拨通山西晚报热线,说邻居董六生师傅正在筹备小店区的非遗展出,他们很多人都很期待。
董师傅为什么会用秸秆编东西呢?24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了董六生师傅家中,看到了很多他的作品,他说自己快乐的退休生活跟这些编制物息息相关。
从小就爱好 退休了才真正学习编秸秆
董六生师傅今年73岁,身体很好,他家摆满了他的各种作品,有用秸秆编的,也有用柳树条、榆树条编的,甚至还有用马兰草和荻草编的。
“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对用柳条编成的蛐蛐笼非常感兴趣,爸爸和爷爷会教我一些最基本的编法,基础就是那会儿打下的。”董师傅告诉山西晚报记者,长大后参军、工作都很忙,根本无暇学习这些,2006年退休后,他才开始醉心于秸秆编制的学习和创作,“有一次,北格村附近来了一些河北农民工,他们会编制形似鳖盖的蛐蛐笼,我就去学,几次就会了。”
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比如蛐蛐笼子,后来慢慢增加难度,比如水塔、高压线塔、花篮……高粱秆、麦秆这些农作物,在他手里,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物件。邻居、朋友、亲戚们看到他编的东西常常爱不释手,他就会送给对方。有人提醒董师傅,可以编这个卖钱,还能补贴生活。可是董师傅不愿意这样,他觉得自己编制的每一个作品都是有生命的,耗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不愿意去拿它赚钱,一般都是自己留着,或者送人,或者去参展。”
董师傅用麦秆、高粱秆编东西的这门手艺,被小店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获悉了,他们特意找到了董师傅。2016年3月,他的“秸秆编结”被小店区人民政府和文化局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眼下,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秸秆编结、制作农具 退休后的他忙碌并快乐着
董师傅说,其实,他的秸秆编结包括很多种,不只有麦秆和高粱秆编结的作品,还包括用柳树条、榆树条、马兰草和荻草等编成的东西。像麦秆和高粱秆、柳树条比较好找,量也够,但榆树条就不好找,马兰草跟荻草更难找。
“我找过很多地方,像北格、刘家堡这些村,都有榆树条。”董师傅说,他一到秋天,就会去这些村子弄些来,方便自己编东西时用。
随后,董师傅给山西晚报记者展示了他的部分作品。有一个高约35厘米的塔,他是用麦秆编制的。底座六边形,还有麦子的根,塔身呈螺旋式上升状,顶部用几根麦穗组成。“底下有根,上面有穗,比较完整,象征圆满、完美。”
他随后又展示了一对用榆树条编制的花篮。花篮高1米,直径在30厘米左右,他说每只编了10天左右,还需要用塑料泡沫打个模子,然后在外侧进行编制,呈现各种花纹,编成以后,把内侧的塑料泡沫扯掉就行。
除了这些编制品,他还手工制作了很多农具模型,包括推车、牛车、筛皮的农村器械等,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些,他都是利用真实材料,以1:12或者1:20的比例做成的。
董师傅的老伴说,那两个小推车里的羊粪和牛粪都是真的,玉米和荻草也是真的。为了更好地完成创作,他三番五次对实物进行对比、测量和拍照。每做一件作品,他都要找到实物,然后按照比例缩小。几年下来,他做了满满一床的各类农具,农村常用的农具都被他做遍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农具,必须有称手的工具。他自己买、找人借,凑来了各种型号的锉子、锯子等工具,细细打磨。像一台扇车,他让儿女们把家里仅存的扇车搬来,自己观察、测量了近一个月,最后才制作成了。
“城市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见过这些农具,所以他们都很感兴趣,经常有人来家里拍照。”董师傅说,他也想有个地方,能让更多孩子看看这些东西。今年冬天,小店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说,准备在昌盛西街成立一个太原市小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邀请他去展示自己的作品,“跟我的想法算不谋而合。”
11月25日,他给自己的书房起名为丛艺斋,意思自己所创作的这些作品,都是跟农作物相关的艺术品。丛艺斋这三个字周边装饰,也是用玉米皮编制的,非常精致。
董师傅说,他们这辈人,不能闲着,所以自己平时编东西、做农具,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作品逼真、实用 他盼着能有更多人喜欢
目前,董师傅已经把一部分作品搬到小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积极备展。24日11时许,山西晚报记者跟着董师傅来到传习中心。
这里还在筹备阶段,不过,二楼展览室里有很多都是董师傅的作品,有箅子、竹篓、竹筐、鸟笼、筷子笼等各类生活气息很浓的作品,墙上的作品展示专门介绍了董师傅的秸秆编结技术。
这里有两幅作品是董师傅的新作,名为旧时民居。一幅为外部样貌,一幅是内部结构。外部样貌这幅不仅呈现了墙壁、屋顶,还把屋里的灶台、土炕都“搬”了出来,以相应的比例做出来。内部结构这幅,把屋内所用的大梁、二梁、柱子、椽子等都列了出来。
他认为,这幅作品可以让更多孩子了解咱们几百上千年来的农村农居,也是长期以来农耕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和智慧结晶。
在董师傅存放其他作品的仓库,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一座高压线塔,做得特别逼真,旁边还有三个人,一个在地面指挥,一个在塔顶操作,另外一人正在爬塔。董师傅说,他退休前在供电部门工作,所以对这些很熟悉,高压线塔就成为了创作素材。
此外,农活时经常要用到绳子来绑东西,他就把十几种绑东西时结成的疙瘩列了出来,取名为“古老疙瘩艺术。”
他创作的作品不仅有观赏性,有的还非常实用。他用麦秆编了一个捕鸟器,鸟一吃东西,就会被罩住。他还编了一个小筛子,平时可以筛东西用。
“如果这个传习中心正式开门了,相信会有很多人来看的。”董师傅说,他希望在明年,把自己创作的这些作品和一些类似疙瘩艺术的民间艺术整理成册,为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
责任编辑:赵睿
- 地方根雕非遗传承人:化朽木为“东方明珠”耀眼世界2018-12-26
- 赏美景品美食了解传统非遗 48名留学生在扬深度体验3天2018-12-25
- 山西代县:非遗项目为农村脱贫注入新活力2018-12-25
- 武汉昙华林第二届非遗手工艺术展开幕2018-12-24
- 生物药学博士拜师非遗传人 用现代科学传承千年技艺2018-12-24
- 郭存勇和他的雨花非遗馆2018-12-21
- 常山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400年的历史你还能听见2018-12-21
- 吕剧非遗传人吕焕岭 唱念做打三十余年展齐鲁风情2018-12-20
- 浙江省第十二个服务传承人月 我们如何走近非遗2018-12-20
- 客家“山歌皇后”徐秋菊:博采众长创新山歌2018-12-20
-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
地方根雕非遗传承人:化朽木为“东方明珠”耀2018-12-26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